《聊斋志异新评》——研究《聊斋志异》的重要参考资料

发布时间: 2023-07-10 浏览次数: 10


《聊斋志异新评》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蒲松龄早年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时才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穷困潦倒,以教书为业,用毕生精力完成了《聊斋志异》,共431篇,约40余万字。 

但明伦(1782~1855),字天叙,号惇五,一号云湖,贵州广顺州(今长顺县)人。嘉靖十五年中举人,二十四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此后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东道、湖北襄阳监法道等职位。但明伦一生著述甚丰,所著有诗、古文、辞、奏疏等,虽遭战乱大半散失,但是保存下来的《聊斋志异新评》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与学术价值。


对《聊斋志异》的细致评点

《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它以丰厚的思想艺术内涵吸引了众多评点家的注意,评点本的出现拉开了对作家的认识和作品理解的序幕,也加速了《聊斋》的传播过程。 

据统计,《聊斋》评点者在清代前后共有十六人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王士祯、何守奇、冯镇峦、但明伦四家。其中但明伦所作的《聊斋志异新评》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评点本之一。书中收有431篇作品,眉批有1454条,夹批1428条,总评143条,若干圈点,总字数为115千余字。 

眉批是在书眉和文稿天头处书写的批语和注解,而夹批是在字里行间所作的批注,这两种形式以简洁、直接为特点,古人读书时常借助这两种形式,随感而发,随手批点,有一定的随意性。 

《聊斋志异新评》中的批注中,常能读到但明伦信手拈来的批点内容,或评小说内容,或谈小说结构,或批写作手法等。夹批有时只有一二字,有时数十字,眉批空间相对大,字数通常较多一些。相较而言,篇末总评则展现出评点者对《聊斋》作品的整体感受,但明伦共对146篇作品作了总评,且总评多为篇幅较长的宏论。


对《聊斋志异》的独特解读

    在《聊斋志异新评》中,但明伦善于在作者对小说人物之行动或语言的表层描述中,对人物心理及其变化轨迹做出合理的推测,形成其个人阐释。例如 在《青梅》篇,但氏依据阿喜尼庵遇青梅到与张生拜天地期间所表现出的 “俯首徘徊 ”左右不知所可 ”无以自主 ”等行为,推测其心理道:
   女始愿不及此,自座中闻梅之言,知梅意中有此;抵任闻母之言,知母意中有此;然终不敢望此,不遽信此也。得此传神之笔,乃一一活现纸上。
    这样,读者便得以借助创作文本和批评文本的相辅相合形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完整理解。事实上阐释作品题旨确是明清小说评点的重要方面,虽然有时囿于评点家自身的思想局限,可能出现观点良莠互现的情况,但这些契合当时思想实际的、出色的评点的确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但明伦在《聊斋志异新评》中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多元丰富的评点世界,他的评点方式与内容在十几家评点中堪称翘楚,成为《聊斋》刊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明伦的评点本是使《聊斋》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助力。他通过逐篇、逐段、逐句地评点,带领读者体会作品独特的意蕴,感受作者独具的匠心。

 

来源:贵州文库 2023-07-07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