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982场在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著名学者陈兵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儒家与道家的心性修养之道”。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龚晓康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
讲座中,陈兵教授从孔孟老庄出发分别对先秦儒家与先秦道家的心性修养之道进行了详细解读。
陈兵教授指出,在先秦的典籍中有关心性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尚书·禹贡》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先秦儒家的心性修养之道可分为五个层次:致中和、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明明德、止定静与无思无为。陈教授立足经典,以《中庸》《大学》《孟子》等相关典籍阐释了先秦儒家的心性修养之道。他表示,“致中和”实际是一种情绪管理,是儒家的心性修养的目标,若是能做到“致中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便胜过了常人。紧接着,陈教授以《大学》文本阐释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大学》将“正心诚意”释为“毋自欺”,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作为修身养性之功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实际上表达了人类的使命和价值观的定位。
陈教授进一步指出,君子学习修养之道的核心在于“明明德”。“德”指道赋予人自身从道得到的东西或功能,“明明德”便是要弘扬人良性的、善的德性。孟子将“明德”解释为人人本具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是人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同时孟子提出了求其放心、养浩然之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养性之道。“止、定、静”作为先秦儒家的心性修养之道的第四个层次,言明了通达圣人之法,作为求证德道的心法修养功夫,世人通过止于至善、定、静、安、虑最终便能得到智慧,通达圣人,荀子亦讲“虚一而静”,强调通过“虚”与“一”达到“大清明”状态。
随后陈教授谈到,“无思无为”是儒家心性论最高的境界。古人以为,心与神的沟通需要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便是无思无为,即是要求排除心理的杂念,不再产生心理活动,达到心灵的清明以沟通人神。
在论及先秦道家的心性修养之道时,陈兵教授表示,道家典籍谈及心性时多是言“天”“性”“道”。道家老庄的心性修养之道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归真返朴,绝圣弃智;二是撄宁,县解;三是守一处和,致虚守静;四是无私无己。道家认为人的天性是朴素、无知无欲的,而儒家所言之人本性中“仁义礼信智”的“智”需要丢弃,但在“绝圣弃智”后人的本性中仍然留有着一种高明的智慧。道家心性修养之道的第二层次为“撄宁,县解”,即是要摒弃外界的干扰,维系内心的平静,生死忧乐无所动心。更深层次的“守一处和,致虚守静 ”则是要求要秉持以“道”,不受物欲诱惑,守住内心的平和宁静。
陈兵教授指出,虚是内心没有任何波动,是道的属性,心静到极点便是道,道就是一,没有分化与对立,守一便是要守道,道家通过专气致柔、心斋、守道、坐忘等方式追求“道”。道家追求长生,希冀在精神上达到“逍遥游”之完全自由的境界,肉体上获得长久,长生不死,因此他们希望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永恒的“道”,与之合一,达到“与道合真”。
最后,陈教授指出,与儒家相比,道家心性论最高的境界是为“无私无己”,不考虑个人利益才是真正的心性。在整场讲座中,陈兵教授从浅至深地阐述了先秦儒家与道家心性修养之道的不同层次,即从做君子,到做圣人,再到真人,至人,最后达到天人境界。最后陈兵教授进一步提出,虽然后世宋明儒对心性修养有着诸多发展,但始终未达到先秦的高度。
讲座临近尾声时,主持人龚晓康教授进行了总结与点评,认为陈兵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深刻,具有极大的价值。本次讲座最后,陈兵教授耐心、细致地与听众朋友们进行交流互动,回答了阳明的心性修养之道与先秦儒家心性的区别与联系、如何看待佛家心性修养之道等听众朋友们较为关心的问题,广大市民朋友表示深受启发。
陈兵 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工作六年,1987年调四川大学宗教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12届政协常委。历年来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百余名。主要研究佛教思想、近现代佛教、佛教与现代社会、宋元明清道教等。
文:龚晓康 图:帅汀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