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3日上午,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983期邀请到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张小稳教授带来题为“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的欢愉——寒食节的诠释史研究”的精彩演讲。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罗启龙博士担任本次讲座学术主持。
关于寒食节起源的争论,张老师先简要介绍了学界关于寒食节起源的争论:一种观点是“改火说”,认为介子推焚死的故事是以与改火有关的习俗为背景编造出来的。故事的原型应该是改火活动中被烧死的代表谷神稷的人牺。张老师并进一步阐述了改火说的内涵和源流,认为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而在改火过程中,需要灭旧火、禁火,并取新火,在禁火期间,只可“寒食”。
另一种观点是“从最早到最晚的记录来看,寒食的目的是要纪念一个当地的英雄人物——介之推”。张老师分析认为介子推的故事自先秦开始仅有雏形,随着长期传播,人们不断添加新的要素,至东汉末年蔡邕《琴操》一书才形成后世流传的完整版故事。
关于寒食节的性质,张小稳教授先介绍了隋唐之前寒食节的性质,认为在两汉至魏晋之世,寒食是太原郡的民间习俗,按照当时人的解释,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但不为官方所倡,反而因为其有害于人的健康而被官方禁止。为地区性的哀思。但到隋唐以后,这种观念发生了转变,由于寒食期间要禁火、冷食,时人将其与周代的禁火联系在一起,明确提出寒食节源于周代的禁火之制。周代的禁火之制从官方角度被视为寒食起源,而子推说则为民间俗传。唐玄宗时正式把寒食节纳入国家的法定节日,明确寒食禁火、改火是为了协理阴阳,节宣气候,其中并未提及介子推。正是因为国家意志的加入,禁火、改火说在唐之后几成定论,学者提及寒食节,每每以周制禁火和钻燧改火释之。
关于寒食节的蔓延及其习俗的变化,为什么在隋唐时期对寒食节起源的解释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张小稳教授指出,原因在于寒食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广泛传播,引起了节俗和节日性质的变化。
首先是地域上的传播。两汉时期,寒食最早只是太原一个郡的习俗,为纪念介子推因焚死不乐举火而形成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食习俗开始跃出太原、并州并向全国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众的大量南迁,寒食习俗也被带到了南方,生活于南朝梁陈之时的宗懍做《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从春节开始一年中的岁时民俗,其中便有寒食节。
随着地域性的广泛传播,寒食的习俗也大大丰富了。寒食习俗的核心是禁火、冷食,人们首先在冷食上做文章,发明了各种各样制作考究的冷食食品,有干粥、醴、酪、饧、大麦粥、挑菜等。同时,人们又为其加入了健身娱乐、相互馈赠等内容。在北方,人们“自作饮食,祠神庙,及五色缕、五色花相问遗”,南方有“斗鸡、镂鸡子、斗鸡子。打毬、秋千、施钩之戏”等。
隋及唐初,寒食习俗由民间蔓延至上层社会。南朝时宗懍以怀旧的心态描述了南朝的寒食习俗,表明那时寒食已经在士人中间流行。隋代寒食成为城市中流行的节日,唐初更是流行至王公贵族中。
随着寒食节跃出原生地域和民众,其纪念介子推的核心内涵亦随着在地域上的远播而逐渐被淡化,甚至淡忘。人们在保留寒食习俗的同时,更多地加入了自身享受的内容。制作精美的食品,亲朋好友之间互相馈赠,开展竞技娱乐项目,娱乐成分不断增加。原先带有恐惧性的地区性悲苦纪念变成了全民性的欢愉,节日的重心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讲座最后,张小稳教授讲述了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张老师认为,清明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后106或107天,汉代出现。寒食节于东晋南北朝之后逐渐固定为冬至后105日,寒食三日,二者时间相近。而清明在寒食节中,需要承担取新火、祭祀扫墓和踏青等方面的功能,其中扫墓由纪年介子推改为哀思过世的父母。但至元朝时,寒食节重要的一部分——改火仪式作为君权天授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被抛弃,寒食节的核心要素就不复存在,作为一个节日的理由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寒食节自元代便不复存在,而清明节则流传至今。
张小稳,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在听了张教授分享关于寒食节研究成果之后,不少观众表示,对寒食节与清明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变得愈发清晰。
文:罗启龙 图:孙小媚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