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谢乃和教授主讲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 贵州大学查飞能博士主持

发布时间: 2023-08-20 浏览次数: 23

    2023820日上午,第986期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有幸邀请到东北师范大学谢乃和教授为听众朋友带来一期“谈谈商周国家治理中天命观的演变”的精彩演讲。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查飞能博士担任本次学术讲座主持人。

    谢乃和教授长期从事先秦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知微知彰的学术成果。谢教授在讲座中与听众分享了商周天命观的演变,重点阐述商代、西周、东周三个历史阶段天命观的损益变迁。

    关于天命观与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谢教授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引入商周天命观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政治合法性自人类有政治生活开始,既已成为一种必须的政治诉求,解释了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提出的三种统治类型:法制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卡里斯马型统治,进而指出天命观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观念,与商周时期的政治正统性、合法性紧密相连。

    关于商周国家治理中天命观的损益变迁,谢教授将商周时期依据历史总体变迁划分为商代、西周、东周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三个阶段国家治理中天命观的演变。结合研究动态与现状,谢教授首先认为商代以帝为天,上帝信仰是商代王朝的宗教,是神灵体系中的至上神。商代的天命观念在甲骨文里主要通过“帝”“上帝”神来表达,上帝神具有广泛的职能,包括控制自然的雨、雷、雹、风、云,影响农业收成、政治等。商代上帝神非祖先神,但与商人建立了拟血缘关系,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与伦理性,是商族实现以“大邑商”为核心的复合制国家政治合法性塑造的重要路径。

    在商周鼎革与西周天命观念形成中,天命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周人将天、帝同一。商代晚期随着王权的强化和祭祀方式的转变,商人的思维观念产生了重大调整。至商周鼎革之际,周人将本族信仰的天神与商人的帝神合并,从“扬梦”“恭敬上帝”宣传天命,构建出新的“皇天上帝”信仰,为新政权的合法性张本;将王命、王权、封建制结合,来巩固周邦为核心的天下秩序,强调天命与德的关系,提出“以德配天”。西周天命观念在袭承中发展,形成“损益”式的新特质。

    东周时期天命观在“多君(诸侯)”政治局势下逐渐嬗变。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东周时期王纲逐渐解纽,天帝信仰发生了转变,但并非是对商周王朝中天帝信仰的质疑。东周时期由于封建制所形成的各级贵族“多君(诸侯)”利用天命观为各自的政权寻找合法性,形成了多元天命观。名义上的周邦虽然继续宣传天命,但承认周德已衰的事实,为诸侯国提出拥有天命提供可能。在诸侯争霸局势下,春秋时期各级贵族“多君(诸侯)”宣扬天命展现了以周王权为中心的礼崩乐坏时代特征。

    总体来看,无论是从受天命的主体、客体,还是天命观念的具体政治内涵,商周天命观的变化是一种继承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损益”之变,而不是一种政治文化的“剧变”。滥觞于商周王朝、基于政治合法性构建的天命观历经东周诸子的理论总结,进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天命政治理论学说。

    在谢教授主讲之后,参与此次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的听众积极与谢教授互动交流。谢教授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对听众朋友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引发听众朋友进一步寻绎和思考商周天命观的细微之处。听众朋友在聆听了谢教授讲座之后,对商周国家治理中的天命观有了进一步认识。

    主讲人谢乃和,1977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组部,2020)、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2019)、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组部,2014);美国Dartmouth College访问学者,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大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历史学CSSCI期刊《古代文明》编委,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双一流协同建设学科中国史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中国先秦史方向研究,近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9项,出版《古代社会与政治》《封建制与商周早期国家管理模式研究》《清华简<越公其事>辑释与文本研究》等著作3部,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周易研究》《古代文明》《华夏考古》《中国历史文物》《军事历史研究》等专业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或部分转载,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励6项。

    主持人查飞能,历史学博士,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负责文博专硕工作,主要从事先秦史、青铜考古研究,公开发表先秦史、青铜器文章十余篇,主持省级项目一项。

 

文:查飞能 图:郭富春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