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书院李秋莎博士主讲钦明书院《仪礼》月会《丧服》研读

发布时间: 2023-09-26 浏览次数: 12

    924日,钦明书院通过线上方式组织《仪礼》第六次月会,研读《丧服》。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教师暨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李秋莎博士任主讲。

    李秋莎先导读了“丧服”的题解,再引《礼记》中《大传》《丧服小记》《间传》等篇中的相关内容,讨论了丧服服叙与变除的基础准则,最后对《丧服》经、注作了简要疏解。因时间有限,《丧服》疏文未能通读。随后,与会者就“称情立文”与“立中制节”的关系,丧服服叙中“亲亲”“尊尊”“长长”“有别”四者的运用,为嫡妇、庶妇之服如何推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李秋莎提出,《丧服》一篇,在《仪礼》中颇为特殊。此篇独因所述服叙、变除繁复而有传,但其服叙及变除,所依据的准则又始终一致,通贯全体。因此,阅读之前,适合先依据“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等准则,对五服以内的亲属关系、称谓,与未经变化的基准丧服服制烂熟于心,再深入了解亲亲、尊尊、名、出入、长幼、从服(属从、徒从)六种服术,参考变例,熟悉实际运用中丧服的加减有无。

    《丧服》分章基本以服叙精粗排列。读完之后,可以再参考徐渊《仪礼丧服服叙变除图释》一书,以服丧者为中心,讨论其出于不同身份(如为士、大夫、公及其子,为女子子,为妻、妾),为不同亲属经服术调整后的服叙。在这两次阅读中,均需始终留意丧服基础准则在其中的运用。正因丧服服叙及变除之繁复,其所展现的丧礼乃至整个礼制的准则及其运用在礼仪中是最为严整而细致的。由此,可切近体察礼之所以为礼,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文理密察。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 李秋莎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