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贵州》封面专题:发现屯堡

发布时间: 2023-10-10 浏览次数: 10

 

发现屯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屯堡文化蕴含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深刻内涵,让其精神价值为更多人所知晓、让百花齐放的中华文化大观园更加绚丽多彩,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凝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精神伟力的重要力量。 

屯堡遗风六百余载,熠熠生辉照古今。作为明朝守卫、开发和管理边陲地区的主要依托,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启了中央更加有效治理贵州新的历史阶段。屯堡文化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文化价值,传承着贵州建省以来的文化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 

文明溯古,日月当从先辈鉴;博物思源,春秋还待后人参。站在600余年后的今天回望历史,天龙屯、云山屯、鲍家屯、青岩古镇、隆里古城等屯堡遗迹,在沧桑巨变中铸就了贵州多民族大融合的格局,蕴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文化价值,为构筑贵州人民自信自强精神新高地、凝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提供了强大动能。

(执笔 / 周芸吉)

 

 

 

屯堡文化:贵州建制的历史背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陆青剑 姜雨熙

屯堡人家院落(潘宗义 摄)


屯堡九溪村(贵州图片库供图)


屯堡建筑(王超英 摄)

安顺地戏(潘军翔 摄)

 

提要:密布于各地的屯堡,就像是一部活至今日的明朝历史,是探究明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 

明代贵州版图上,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延伸的驿道,清晰地标示着明初建立的24个卫。这是1381年明王朝调兵征南凯旋班师,军队奉令沿着滇黔、湘黔驿道即今沪昆高速公路一线设置的军事存在,大明政权的西南板块自此有了一个巨大的安全屏障,滇黔地区的军事安排初步完成。而卫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朝廷在贵州建立行省成为可能,1413年明王朝设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其背后就是卫所制度的支撑和推动。 

卫所制度奠定建省基础 

2022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安顺屯堡考古调查。当年5月,该所完成安顺羊边城遗址测绘及安榨城遗址的调查工作。这是贵州首次从考古的角度,对屯堡及相关遗存展开系统的调查工程。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看来,安顺是贵州目前保存卫所及屯堡遗存最丰富的地区,率先对该地区开展屯堡考古,以此再延伸到其他卫所设置地及湘滇黔古道一线,将有助于探析明代中央对贵州开发历程,归纳明清贵州发展模式。 

根据既往考古资料、三普资料、古代文献等相关研究成果,考古人员掌握元明时期遗存100余处,并以州府、卫所遗存为干,以屯堡、墓葬等为枝,以驿道、庙宇等为叶,主次分明地开展考古工作。考古队先后完成对云山屯、鲍家屯、羊边城、安榨城、屯军山、顶营司城址等实地踏勘及城墙解剖,并利用航拍、拓片等方式对文物点进行资料采集。 

眼见为实,这个需要考古科学作支撑。600多年的遗风古韵除了能触摸的活态场景外,对于过往云烟,考古调查、勘探研究提供的是时空蝶变的遗存符号。此次屯堡考古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贵州文化多样性阐释提供生动案例,同时也将对贵州建省、城市分布格局、交通网络的发展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管理进程进行探索,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提供生动素材。 

安顺屯堡多集中在西秀区和平坝区。从现在仍在使用的地名来看,西秀区主要是屯,平坝区主要是堡。的本义是包起来、卷起来、围起来,特指驻军或屯垦而形成的村落;的本义是土石构筑的小城,有比较坚实的围墙,且内部较为繁华。当年明朝廷在全国推行卫所制度,目的是加强地方稳定。 

为什么要在驿道沿线设置卫所?安顺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孟凡松博士认为:在交通要道设置卫所,便于管理,再一个是黔中地区有大量尚未开垦的土地,能为屯军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明军进驻之后,在这里开垦出大量农田,保证驻军能养家糊口。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屯堡地区为什么都拥有那么多良田好土的原因。 

通过对官方权威记载和民间资讯如家谱、契约文书等资料的深入研究,孟凡松得出一个结论:当年大明军队的30万人征服元梁王后,大部分回到原来的部队驻地,少部分留在黔中。那时留下来的少部分军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御,且训且耕,为边疆稳定提供安全保障。孟凡松说。 

处于平坦地区的平坝卫、普定卫(今安顺)和安庄卫(今镇宁),在贵州24个卫中的地位显得十分突出,原因在于它开垦的土地最广。即便在今天,这一带的坝子仍是贵州的主产粮区。明朝廷在黔中地区设置的第一个卫是平越卫(今福泉),继而是洪武十五年的普定卫,接着才是洪武二十二年的安庄卫、洪武二十三年的平坝卫。从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提供的卫所示意图中,可看出黔中地区的卫所设置大都在洪武二十二年、洪武二十三年,这之后,贵州行省建立。 

已故的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商传多次到过安顺,他曾在相关学术活动中表示,密布于各地的屯堡,就像是一部活至今日的明朝历史,是探究明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屯堡遗迹是珍贵的历史遗迹,更是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传承。 

历史积淀绵延不绝 

贵州建立行省之后,黔中的屯堡地区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因为军户原籍大多是江淮一带,因此在军屯(后发展为民屯)这个特定的历史空间里,自然保留着原籍的风俗和节庆习惯。自成体系的发展路径,使数百年来屯堡里的风土民情绵延不绝。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是黔中地区最大的屯堡村落,2019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步行村道,老建筑石墙斑驳,依稀讲着光阴的故事。九溪村有36洞、15535177人,都是一个小乡镇的规模了。如今已把屯堡服饰制作技艺传给下一代的裁缝师傅张世福,在九溪村老年协会担任会计,同时也是一个资深的地戏表演爱好者,他所说的36洞,指的是3条街道6个门洞,而这样的格局,在屯堡初建时就已奠定。 

张世福说,居住在九溪村的居民,均按照姓氏聚居,一个门洞进去,这边一溜是朱家,那边一溜是张姓。长期以来,各个宗族之间和谐共处,显示出屯堡人内部的亲和与有序,村里的10多个协会、3个地戏队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我们这里还有一支女子地戏队呢。曾带地戏到韩国参加世界艺术展的张世福,说起屯堡和地戏无比自豪。 

九溪村的屯堡民居在平面布局上强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总体上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和特点,一般都由正房、厢房及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有的屋面覆盖的石板拼成菱形图案,门头精雕细琢,花窗精美漂亮,随处可见精致的石雕和木雕,每个细节无不传递着吉祥喜庆、耕读传家的文化内涵。明朝初期名将、贵州都指挥同知顾成的后裔,至今仍生活在这座古韵四溢的石头寨子里。 

中国最大的屯堡在黔中,黔中最大的屯堡在九溪,民间就曾有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少三人的说法。这里的安平,就是今天的平坝。由此可见,古代的九溪虽为村寨,但其繁华程度堪比城镇。在人口富集的九溪村,民俗活动丰富,玉皇会、观音会、蟠桃会、开秧门、雷神会、河灯节、牛王会、祭灶神等从年头热闹到年尾,可从中窥见和感知黔中屯堡的人文肌理。 

九溪的典型性,引起中国社科院的关注。安顺学院教授、贵州省屯堡研究会秘书长张定贵说,21世纪初,中国社科院推动的中国百村调查研究课题,黔中地区就选中九溪村,并以《屯堡乡民社会》的名称结题出版。该书对九溪村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村落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符号、公共空间、乡村重建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乡民社会概念和乡村重建的内源性资源的重要命题。 

中国的古村落很多,屯堡村落显然是非常亮眼的那一个。除了人口富集的九溪,云峰八寨的特色同样引人注意。作为黔中屯堡核心区,本寨、云山屯、雷屯、小山寨、章庄、竹林寨、吴屯、洞口寨构成云峰八寨,为屯堡文化研究和文旅融合探索提供了生动的活态场景。 

云峰八寨隶属西秀区七眼桥镇,距安顺城区10余公里。作为屯堡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本寨处于显要位置。张定贵指着一座座耸立的碉楼介绍说,本寨人一直按祖训传承着建筑、服饰、饮食、节庆等习俗,遗韵犹在。古朴典雅的石头建筑依山而建,各家各户自成体系的封闭式合院,分布在曲折的小巷两侧。户与户有暗门相通,家与家有高墙相连,形成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易于自守的格局。 

资源优势的现实转换 

叮叮!当当!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屯的一处木雕作坊,传来有节奏的雕刻声,周明和他的4个搭档正在制作面具。初中时就开始雕刻微型面具的周明,手里一直没放下过刻刀。20世纪90年代,周官屯400多户有80%的人家从事面具雕刻。 

周明介绍,全国许多旅游景点出售的面具,大多源自安顺周官屯,他的作坊主要制作傩面和地戏面具两款产品。在整个黔中屯堡地区,凡是跳地戏的寨子,所用的面具都出自周官屯。2011年入列中国傩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后,周官屯的傩面和地戏面具更加俏市。 

周明的木雕作坊斜对面的名师合作社陈列室内,各式各样的傩面和地戏面具琳琅满目。当不少地方还在探索如何把自己的特色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时候,周官屯的面具已在全国开枝散叶数十年,成就了中国傩雕第一村的美名。安顺学院旅游学院院长、贵州省屯堡研究会会长吴羽对周官屯的探索路径颇为赞赏,在他看来,屯堡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来自民间的内生力和强大的自我激发模式,对屯堡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样具有巨大价值。 

在安顺,鲍家屯的知名度非常高。这个与九溪河一衣带水的村子,相传是明朝驻军军官鲍福宝奉命驻扎的地方。600多年来鲍氏子孙代代传承烟火不息,至今已有2000多人。 

九溪河的支流大坝河,自西南进入鲍家屯坝子,然后绕小菁山东流,经坝子东南流出,具有自流灌溉的水利条件。鲍家屯的先人们以巧夺天工的智慧,设计修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水利工程系统:将大坝河分为两条干渠,再经过二级分水坝,将水量分配到下级渠道,可以满足不同农田自流灌溉的需要。两条干渠最终在村口汇合,经村东北流入九溪河。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水利遗产保护奖”“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些响亮的名头,擦亮了鲍家屯农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 

鲍家屯古代水利工程有完善的工程设施,且保留完好,反映出历史时期屯堡自治管理形态,对于今天深入研究屯堡文化有重要意义。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秘书长吕燕平认为,从农村水利的视角来看,这一工程得以延续,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意义,对于新农村建设有较高的示范价值,是研究农村水利维护、水资源分配和公共工程管理的生动实例。 

鲍家屯拥有让人艳羡的旅游资源优势,太傅府、将军府、崇文院、习武院、武官院、鲍大干故居、碉楼、汪公殿、大佛殿、关公殿遗址、鲍氏宗祠遗址、明代水利工程、水碾房遗址、灌溉支渠、古河道等,这些要素推动鲍家屯在农文旅融合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此外,位于安顺市平坝区的天龙屯堡,通过南京寻根、正月喊山等活动,开启了黔中屯堡地区与江淮后裔的互动,引来可观的客流。跟众多的屯堡一样,天龙人对地戏怀着特别感情。作为平坝天龙屯堡文化展示区天龙地戏队的队长,郑汝红经常在天龙屯堡文化传习馆为参观者提供讲解服务:薛仁贵、关羽两个人物的面具都是红色,人们怎么区分他们呢?少将眉如一支箭,女将眉毛一条线,武将眉毛似火烈焰……” 

天龙屯堡除屯堡村寨外,还有驰名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山伍龙寺。绝壁孤峰上缭绕数百年的香火,至今已成天龙景区的一大招牌,它与深藏于天龙屯堡民居中的三教寺形成呼应,诠释着亘古不变的人文根脉。如今,古迹繁多的天龙屯堡已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阵列,大步行走在将屯堡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的路上。

 

 

流淌在岁月长河的屯堡文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阮丹


屯堡文化之乡——鲍家屯(张燕 摄)

提要:追本溯源,屯堡文化蕴含的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深刻内涵,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更显意义深远。 

一座石头城,历经600多年风雨洗礼,依旧屹立黔中,承载着屯堡文化深厚的内涵。 

安顺是贵州屯堡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在云峰八寨的云山屯和本寨、天龙屯堡等地,依旧保留着古老的石头房建筑群,是屯堡文化典型的文化标志。 

追本溯源,屯堡文化蕴含的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深刻内涵,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更显意义深远。 

岁月轻抚下的云山屯 

云山屯曾是商贾往来交通要道,既是军屯也是商屯,商业气息浓厚。 

云峰八寨被认定为最大的、最完美的明初文化村落,是研究屯堡文化的核心区。云山屯在云峰八寨中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2001年和2005年,云山屯先后被国务院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爬石阶、踏青石、过石路,古人在云山屯仅设有一条通往村寨的石板路。顺石阶而上,来到云山屯小广场,可见云山屯大屯门,屯门两侧依据山岩地势构筑的寨墙,高矮不一的墙体就是当时用来军事防御的。 

大屯门初建于明代弘治年间,两旁的寨墙高约78米,厚约1.52米,全长1000米左右。寨墙上有炮眼和垛口,一旦发生战争,就是一套完善的作战体系。 

走进明清一条街,因为历史不同,房屋建筑也有区别,前面部分属明朝建筑风格,中间部分为清朝建筑风格,后面部分为民国时期建筑风格。 

这条主街贯穿全寨。沿街行走的过程,便是历史繁华光景再现的过程。四合院书馆里的琅琅书声;云山驿馆来往的商人;临时茶驿里喝着大碗茶;高台戏楼上演地戏表演;财神庙里人们祈福平安富贵;染织坊里挂满染布;铁匠铺里打造着兵器;马帮商人正在德生昌药铺抓中药;还有农舍、马厩、博局、卦摊……还有许多巷道和房屋、碉楼,凡此种种,皆是过往。 

值得一提的是德生昌药铺,建于清末民初,据传当年在安顺和平坝一带买不到的膏丸丹散在这里都能买到,药品一应俱全。当时马帮们常坐在马背上交易,因此商铺铺台设立很高。 

这条长约600米的屯堡古街,曾有许多豪商富贾慕名而来,云集于此,在鼎盛时期有1000多户人居住。 

究其原因,云山屯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碉楼和寨墙依山势的起伏分布于两侧山腰,中间主街道隐匿其中,为这里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是躲避匪患、抵御外敌的理想之所。 

600多年过去,这里留下宁静如水的岁月痕迹。云山屯和它所代表的屯堡文化,已经成了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更多的人走进屯堡古村寨。 

散发着历史光芒的本寨 

六百年风云暗蕴,八千里星月可追。这是本寨碉堡下方屯门两侧的楹联。碉堡上方是长方形的瞭望口,左右两边是十字形的射击口,寨墙上有着大大小小的炮眼,这座由石头垒砌的城堡几经战乱,常年饱受自然侵蚀,被学者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 

本寨作为云峰八寨另一处屯堡文化的核心区,2000年被世界吉尼斯认定为最大的、最完整的明初屯堡文化村群落,还被原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1年本寨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评为全国传统古村落 

明洪武年间,屯堡人的先辈调北征南到安顺,他们在这里屯田驻扎。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延续明代江南的文化生活习俗,又与当地民族文化习俗交融共生,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屯堡文化。 

本寨就是其中宜居宜战的典型代表。本寨名为村寨,实为军营,明朝将士在这里打造军屯,修建巷道、寨墙、碉楼、宅院,无一不透露着战争的痕迹。狭窄巷子、交错复杂,且巷巷相通,宅院户户相连,将屯堡人祖先战时为军、闲时为民的生活展露出来。 

屯堡人祖先因忌讳十字路口的与失守的同音,便将所有路口建为T字形的三岔口,站在中间,眼观三方,没有死角,视野更远。s形巷道,蜿蜒曲折,仿若迷宫。军事枪眼窟窿,大小无数,枪眼外窄里宽,便于观察射击。每个洞口有其存在的原因。用大石块铸造的碉堡坚硬无比,如此层层设防,步步为营。 

本寨中的三合院、四合院,看似独立,实则前后相连,与巷道连成一体。暗门、暗哨众多,用来通风报信。宅院之间暗门相通,高墙相连,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易于坚守。 

一边操练军队,一边自给自足。完备的军事防御为将士的家属、亲眷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本寨中的高宅大院较多,王家碉楼建于明初,是本寨7个碉堡中最早的一个;宏坤别墅建于明代,民国年间杨氏子孙再次修复,也是村寨中保存较为完整的院落之一。 

在随后的岁月里,这些屯堡村寨散发着600年前的光芒,屯堡人与贵州各民族不断相互交融,促进了民族融合,深深地影响了贵州的发展。 

穿越在时光里的天龙屯堡 

源出江淮六百年,耕戍田陇;枝发云贵三千里,守望家山。这是天龙屯堡景区门楼的第一副对联,再往里走,很快就见到第二副门楼楹联,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两副门联道出的是天龙屯堡大迁徙的历史过往。 

天龙屯堡是西进云南的咽喉要道、重要的关隘和驿站,往来商贾众多。如今走进古镇,石墙斑驳,商铺林立,游客熙攘,增添了一种穿越之感。 

沿着古镇主街穿行,身穿凤阳汉装的人从身边走过。在古今碰撞中,领略大明风情。 

来到天龙学堂旧址,身着宽衣大袖的凤阳汉装的屯堡嬢嬢在这里设了临时驿站,为往来的人们送上可口的大碗茶。屯堡嬢嬢们排排就座,说着地道的屯堡方言,成为天龙屯堡的一道独特风景。 

咚咚咚……演武场里传来阵阵急促的锣鼓声,正在表演地戏《三英战吕布》剧目,演员头戴脸子,手执戈矛,高亢嘶哑的声音,边唱边舞,上演一场视听盛宴。地戏只有武戏,没有文戏,《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英雄剧目,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地戏在屯堡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屯堡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这种独属于屯堡地区的民间戏曲,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地戏流传至今,与屯堡人的精神寄托息息相关。 

屯堡人祖先在这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现在依然坚守着这些民俗活动。屯堡过大年、抬汪公、跳地戏、玩花灯、唱山歌……通过热闹的庆祝,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这些为屯堡文化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活态场景,屯堡文化也成为安顺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源。以屯堡文化为核心,天龙屯堡致力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景区深入挖掘屯堡文化,修缮屯堡民居,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屯堡文化旅游古镇。 

安顺不断用好屯堡人家招牌,擦亮中国屯堡文化之乡名片,持续挖掘屯堡文化精神价值,讲好屯堡故事,丰富古镇、古村业态,打造屯堡特色饮食,盘活景区项目。重点做好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升级旅游文章,以黄果树瀑布为核心,整合安顺龙宫、屯堡、格凸河景区,大力打造一流的旅游环境,努力将屯堡建设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隆里古城:古风遗韵 繁华盛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杨宇峰 

锦屏隆里古城里的龙标书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陈慧 摄)

锦屏隆里古城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陈慧 摄)

 

提要:隆里古城历史悠久,文化故事和文物遗迹中,交织着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发展脉络。 

……一声清脆的锣响,标志着隆里古城的夜生活正式开始,居民们坐在路旁墙角,三三两两话家常,时而传出轻微的嬉笑声。岁月无情,于此却仿佛酿造了一坛老酒,历数百载岁月而悠久醇香。 

这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作为明王朝调北征南、屯田戍边的军事城堡,现在仍较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故事和文物遗迹中,交织着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发展脉络。锦屏县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秀廷介绍。 

民族融合 携手并进 

隆里古城是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的主体所在,据记载,明王朝为维护西南地区的长治久安,按照卫、所、屯的方式,屯军为民、垦田为生。军队屯居之后,其家人随之入黔定居,并由此带来了更多的商人及其家眷。数百年来,他们于此繁衍生息,渐渐发展壮大。 

行走在隆里古城的大街小巷,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痕迹,在路旁古老的建筑物中零星浮现。 

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久居贵州的苗、侗等民族大多会选择建吊脚楼,以隔绝湿气等。来自外来的汉族军属按理是不会建设吊脚楼的,但是我们在隆里古城中又看到这样的建筑,这便是各族群众相互理解相互交融的明证之一。锦屏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育瑞介绍。 

我们家祖上是汉族人,随着定居日久,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群众交往渐多,感情日益深厚。如今,隆里古城已经是多民族聚居了。隆里所村村民胡坤涛告诉记者,他的母亲、妻子、儿媳均是少数民族。 

隆里所村通过开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以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共同发展为主题,以民族团结+N”模式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实践民族团结推动乡村振兴创新工作新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党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等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将民族团结创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融入群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着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2020年,隆里所村共有31个村民小组11624265人,村内有汉、侗、苗、布依、土家、回、彝、壮、瑶、仡佬、畲等11个民族聚居。 

龙标为寄 文以传世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的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数百年后的隆里古城寄来了一座龙标书院。若说隆里古城是汉文化矗立西南的一座灯塔,那龙标书院便是最重要的光源。 

经过我们考证,王昌龄虽被贬谪到夜郎西,但是大概率没来锦屏,更不用说彼时尚不存在的隆里古城了。杨秀廷表示,明王朝安排至此屯兵的军民,虽然作为军户,但出于弘扬、传承汉文化的需要,他们创办了书院,并选择了与贵州有联系、生平命运又颇为相似的王龙标作为寄托。 

龙标书院在数百年岁月中为隆里古城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不仅有黎平府的第一个开科举人王大臣,还有举人、进士30余人,曾为原黎平府的20所大书院之首。 

隆里古城最初的居民大多来自安徽、江西等地,出于纪念祖地、光大门楣的思想,这里的每个姓氏都有各自的名号,如:三槐第、济阳第、苏湖第、书香第、雁门第、弘农第等,只要看见门头,就知道这家人姓什么、祖籍从哪来。如今,隆里古城户籍人口中有王、胡、江、杨、陈等76个姓氏,仍有部分可以追溯到祖籍所在。 

“隆里古城的发展壮大便是由这数十个姓氏撑起来的,虽然驻守数百年,但真正有战争的时候并不多,承平日久之下,文明得以延续并越发璀璨。”杨秀廷介绍,这里是中国与挪威王国国际合作项目“贵州生态博物馆”之一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州省“舞龙艺术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族群众的协同努力下,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走得越发稳健。 

中原遗韵 南疆锦绣 

隆里古城的居民原为军户,忙时征战、闲时耕读,后来清军入关,改朝换代之后变军所为民所,失去了屯兵驻守的职能。杨秀廷介绍,将军所变为民所,不管是从政治还是军事角度来说,都反映了隆里所附近已无战事,这些调北征南而至的汉族同胞实现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初步交融。 

隆里古城鼎盛时期,号称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光是这周围地方,就生活着上万人。胡坤涛说,如今的隆里古城,除了建城以来便基本不变的城市布局,还在城外延伸出现了更广阔的居民生活区。他们延续着隆里古城的建筑风格,却也杂糅着各个时代的建筑特点,历史的点滴痕迹都在一砖一瓦间呈现,静待人们的探访挖掘。 

隆里古城不仅较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还传承沿袭着玩花脸龙、唱汉戏、迎故事等故土文化的传承方式,有着中原遗韵,南疆锦绣之称。杨秀廷告诉记者,坐拥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隆里古城吸引了许多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每年都有专家学者、学术社团、学生组织等来这里调查研究。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隆里古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化茧成蝶、逐年升温,周边村寨也从中受益。目前隆里古城景区有旅游客栈4户、农家乐16个、农业观光园1处,游客的选择更加丰富。此外,隆里古城还以民俗节庆活动为引爆点,让游客体味花脸龙、迎故事、唱汉戏等隆里三大瑰宝文化精髓的同时,漫步古城小巷,品味小农户、小商铺、小客栈特有的米花麻叶、印盒粑、油茶、稻花鱼等特色食品,带动古城居民增收,推动古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共同繁荣。

 

 

青岩古镇:且以诗意共远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陈香琳 

游客在青岩古镇游览观光(乔啟明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盛亚亿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商贾云集而立城。今日之青岩,正以全新的姿态示人;未来之青岩,将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青岩古镇,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历经明清两代,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素有南部要塞”“筑南门户之称。 

近年来,青岩古镇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始终未变的,是镇内古朴的建筑风貌和保留完整的屯堡文化遗韵。 

如果说,以喻文化,远方以喻旅游;那么,让文化和旅游在共创美好生活中深度融合,才能让旅游更有诗意,让文化更好地走向远方。 

以文塑旅 让旅游更有诗意 

沿青岩古镇北门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房屋,斑驳的石墙,青灰色的瓦顶上高高耸起的檐角……4条主街,26条小巷,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这里不及丽江、大理那般浪漫喧嚣,也没有北平遥,南凤凰那样声名赫赫,但这座由军屯发展而来的小镇,却有其独特的魅力。 

镇内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清朝大学士周渔璜,还有云贵第一文状元赵以炯;街巷之中,隐藏着众多宝藏之所,汇集了寺庙、阁楼、牌坊等各类明清古建筑群景点近百处。 

见证青岩古镇变迁的赵公专祠,牌坊上八仙雕塑栩栩如生的万寿宫,连接城墙的定广门,象征青岩古镇600年文运昌盛的文昌阁……这些建筑好似沉默的叙事者,漫步其中,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游人至此,无不触及历史背后的风云变幻。 

“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街市,是贵省南部要害。”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旅行家徐霞客经过青岩古镇,在《徐霞客游记》中留下了对它的赞誉。 

与江南小镇的秀气截然不同,青岩古镇是座带着阳刚之气的古镇。它是明朝军屯制度的一个缩影,是贵州境内曾经遍布的一座座石头城堡之一,人们将这些石头城堡组成的村寨称为屯堡。 

屯堡作为明王朝守卫、开发和管理边陲地区的主要依托,是可感可知的历史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演变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岩古镇在用好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景区的同时,不断挖掘屯堡文化,赋予古镇旅游业鲜活的元素,使其拥有更加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增强了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感知和体验,有力地推动了青岩古镇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以旅彰文 让文化更好地走向远方 

当月光缓缓洒向青岩·寻坊文旅休闲街区的河面,伴随着河水流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正沿岸放灯,河灯顺流而下漂向远方,如点点星光照亮夜空…… 

放河灯除了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也送上了对家人的美好祝愿。青岩给我留下了满满的回忆,白天逛古镇,感受到当地文化的浓厚,观看了当地的特色演出,还品尝到许多好吃的美食,不虚此行。来自浙江的游客宋阳开心地说,第一次来到贵州,第一站到达青岩古镇,这次古镇游让她十分难忘。 

一盏河灯,一份情思,一个祈盼,在灯火和焰火的交相辉映中,寄托了人们的思念和愿望,也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浓浓的国风中感受到青岩古镇的热情与魅力。 

继续穿梭于荧光文创集市,于寻坊文旅休闲街区邂逅仲夏荧光,于宫灯巡游中感受热情奔放,来一场穿越时光之旅,与大明时期的青岩进行对话。在古街实景中,在与NPC沉浸式互动中,在探索古道迷雾剧本中,体验夏夜市井的喧嚣和繁华。 

此刻,彩灯划破夜幕,也划破人们内心的孤独,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打卡拍照,记录下夜游青岩的全新感受。 

这是青岩古镇今年暑期推出爽爽贵阳·遇见萤光之黔游青岩活动后景区出现的热闹场面,不仅打破时空重现百年古镇人文风情,也打造出了流光溢彩的夜经济。 

经过前期的精心策划与筹备,青岩古镇与天河潭旅游度假区、桃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和白马峪温泉康养度假区联合推出爽爽贵阳·遇见萤光活动,722日举行启动仪式,当天青岩古镇的客流量就实现过万。贵阳青岩古镇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主管陈敏介绍,在人们对旅游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旅游不再只是游山玩水这么简单,这种创新融合特色文旅资源、多种亮点呈现的玩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夜色之下,霓虹闪烁,国风与国潮相伴,欢笑与喝彩交织。从文化味十足的夜市沉浸式演艺,到创意精巧的非遗+”,商业、文化等丰富多元的夜间消费新场景,皆成为青岩古镇这个暑期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了解,自2020年青岩古镇推出大明志系列项目开始,就深耕文化+演艺创新,结合科技、创意、互动等表现方式,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大明时期的场景,给游客带来独特而综合的体验。 

新兴业态不断兴起,在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为青岩的文旅产业增添了不少新玩法,让这座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古镇人气高涨。 

文旅融合 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景区,更在社区。随着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占比日益变高,游客的关注点逐渐从风景名胜转向日常生活。 

每到周末,家住花溪的张平都要到青岩古镇赴约,在那里,一群喜爱太极拳的朋友定期相聚,交流练习太极拳的心得。 

原来,青岩古镇依托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镇里不仅组建有太极拳队,还结合当地文化陆续成立花灯队、舞龙队等民间文艺队伍,每逢春节、端午等重大节庆或少数民族节日,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为百姓文化生活添彩。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向来以人的宜居和乐居为目标。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不是取决于多少高楼大厦、人文景观,而是在于它能让人感受到的舒适温度。 

近年来,青岩古镇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挖掘资源潜力,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文化旅游市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名片,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全镇3.7万余人幸福感成色越来越足。 

如果说旅游给予了青岩以底色,那么文化则赋予了青岩以灵气。为更好地挖掘青岩屯堡文化资源,花溪区委宣传部策划拍摄的《花溪屯堡文化之旅》系列短视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将持续助力青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商贾云集而立城。今日之青岩,正以全新的姿态示人;未来之青岩,将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文旅融合发展视野中的屯堡文化 

石峰

安顺屯堡游客留影打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陈慧 摄)

位于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的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邱高顺 摄)

 

提要:屯堡文化承载着明朝以来汉文化的精华,蕴含着屯堡人的智慧,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极具文化资源优势以及旅游开发潜质的屯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屯堡文化被视为贵州汉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明朝以来汉文化的精华,蕴含着屯堡人的智慧,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极具文化资源优势以及旅游开发潜质的屯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600多年前的故事也会在21世纪继续上演。 

明初,为了西南边疆的稳定,明王朝在西南地区设置了大量卫所,由此也开发了大量屯田,一批士兵以及家属从此定居贵州。后受调北填南政策的影响,江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一批民众也迁徙至黔,就形成了一个个屯堡村落。时间流转,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屯堡结构的相对封闭以及迁徙至黔的汉人共同的祖先崇拜,使得屯堡人保留了大量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文化,比如别具一格的村寨民居、与其他汉族不同的语言特点、独特的服饰以及传统习俗,让屯堡文化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化。正是这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屯堡村落能够以此为基础,开发旅游产业,促进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开发屯堡的文化旅游能够形成品牌效应,占据更大的旅游市场。屯堡村落主要聚集于安顺,安顺的旅游以黄果树瀑布、龙宫以及平坝樱花闻名,而这些景点都是靠其独特的自然属性为卖点,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景点的属性单调,游客的娱乐性不足。屯堡文化作为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屯堡村落的数量多,人口密集,覆盖面积广阔,旅游的内容丰富。从地理位置上看,屯堡集中于安顺,广布于平坝区、西秀区、镇宁自治县和普定县,与贵阳城区的距离不远,又与沪昆高铁、沪昆高速、贵昆铁路相衔接,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从各个屯堡村落的分布来看,主要是沿着交通要道分布。且屯堡村落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聚集于黔中地区,适合集中开发,带动片区发展。将屯堡文化与安顺的自然景观相整合,不仅将丰富旅游内容,改善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还使安顺的旅游业有了文化支撑。正如相关学者所说,丰富的自然景观,是安顺旅游业的立足之本;厚重而深远的文化景观资源,则是安顺旅游业的灵魂所在。 

开发屯堡的文化旅游还能够拉长旅游产业链,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深度挖掘屯堡村落的文化内涵,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规划的加工,进而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再经过旅游市场的交换,可以发展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可以将村落中空置的村寨民居装修成具有特色的民宿;将独特的服装、配饰等发展成特色品牌工艺品,供游客购买做纪念;还可以安排跳花灯、地戏等传统习俗进行表演,获取演出费。天龙屯堡的文化旅游可谓是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典范。早在上世纪末,天龙屯堡就以安顺地戏为核心产品,为旅游开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本世纪初,天龙屯堡文化旅游以私人运营的模式正式出现,就迅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发展模式,为此后各地屯堡文化旅游的开发树立了典范。2012年,国有企业贵旅投正式收购天龙屯堡旅游公司,改变了其原有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旅游业与多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了观光旅游为主、休闲旅游为辅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并存观光旅游、文化休闲旅游并存的精品旅游发展模式。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不仅可以保护这些传统文化,还能获取经济价值,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屯堡文化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2016年,教育部发布消息,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而屯堡村落作为具有600多年历史,具有明代活化石之称的传统村落,是学生了解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等方面也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意义,启发学生思考。走出课堂,寓学于旅,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除了中小学群体的研学旅游外,还有艺术家群体、摄影师群体以及遗产爱好者,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对屯堡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加工,用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永久保存下来。研学旅游使屯堡村落既能够维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又能够通过旅游产业获取经济效益,有益于屯堡文化的健康发展。 

屯堡文化旅游开发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屯堡文化旅游也面临一些挑战。不同于信息闭塞的时代,现今的信息大爆炸也将屯堡人卷入信息洪流,屯堡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界影响,使得屯堡的文化印记不断磨损,屯堡文化本身逐渐变异。基础设施方面,景区周边除农田和农民,配套娱乐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乡村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方式不够普及,等等。 

应对相关挑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为屯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首先要做到开发和保护并举,是巩固文化振兴的根本。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同时,要加强屯堡文化的宣传营销力度,打响屯堡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屯堡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激活人心,尊重原有格局,挖掘传承文化,发展符合当代消费群体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而加强营销推广,加强多渠道的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屯堡村落的文化旅游知名度,呼吁更多的主体参与屯堡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延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奠定更宽广的发展前景。 

总之,有明代活化石之称的屯堡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将屯堡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普及明代的历史文化,还能够带动安顺,乃至贵州的经济发展,为贵州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了屯堡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共同打造兼顾文化性与娱乐性的旅游品牌。

(作者单位 / 贵州师范大学)

 

 

 

从屯堡看贵州文化发展的精神特质 

谭德兴

安顺云山屯(陈忠贵 摄)

天龙屯堡茶驿站的屯堡嬢嬢(贵州画报社供图)

 

提要:贵州的屯堡文化,从外来文化成功内转而实现本土化,显示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一体,体现了贵州文化开放、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 

屯堡文化是贵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贵州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若将屯堡文化放置于贵州文化发展的历史长廊中去看,则不难发现,屯堡文化实质体现了贵州文化发展的基本品格与精神特质。 

首先,屯堡文化体现了贵州文化开放、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屯堡文化溯其源,它是一种外部输入的文化,是随着外省人员流动入黔而形成的文化。贵州屯堡的历史与性质是十分明确的。明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命将帅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30万军队征讨云南,洪武十五年二月即平定了盘踞云南的元朝梁王部。南征结束后,明朝在云南和贵州的军事要冲地区,设置卫所,屯兵戍边。有明一代,贵州共设置诸如平溪卫、清浪卫、镇远卫、偏桥卫、兴隆卫、清平卫、平越卫、新添卫、龙里卫、贵州卫、威清卫、镇西卫、普定卫、安庄卫、安南卫、普安卫、乌撒卫、毕节卫、赤水卫、永宁卫、都匀卫、铜鼓卫、五开卫等近30个卫所。这就是贵州屯堡的来源。如今贵州安顺的云山屯、鲍家屯、天龙屯等原本均为明代在滇黔驿道上设置的重要军屯。故咸丰《安顺府志》卷十五《地理志·风俗》说:郡民皆客籍,惟寄籍有先后,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勅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黄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故多江南大族,至今科名尤众。随明初屯军堡子建立,屯军家口以及其他各行各业人员大量入黔,一时形成了贵州移民高潮。故咸丰《安顺府志》卷十五《地理志·风俗》又说或父老口传,亦皆外省迁来而本末别无考证者众多。诸如侬家(一曰龙家)相传皆外省客籍,又传亦明时奉调来黔相传”“别无考证等语,恰恰说明这些外省迁徙人员的后代已经完全融入了贵州文化之中了。屯堡文化最初就是典型的外部文化嵌入,其最后能在贵州落地、生根、发展,成功实现由,成为贵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贵州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 

我们审视贵州文化可以发现,其中外部文化输入实际上是贵州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特征。这种随人员流动而产生的外部文化输入,在贵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屯堡文化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例如,早期的苗族即属于迁徙入黔,苗族古歌特别是《亚鲁王》等保存了明显的区域间人员流动和外部文化输入特征。而彝族的《指路经》更是证据确凿地展示了彝族迁徙入黔路线和外部文化输入特征。水族文化也是有明显的特征显示出其殷商时期迁徙入黔。贵州的土司文化亦是如此,著名的播州杨氏土司,是在唐乾符三年,太原人杨端率兵收复播州(今遵义),以功勋著于丹台,遂奉诏世袭播地,永镇边陲。又如贵阳花溪白纳司(今黔陶乡)土司正印长官司周氏,始祖名周可敬,明洪武时期随傅友德大将军平黔有功,世袭白纳司正印长官司,其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大鱼塘人。再如后来的阳明文化、三线文化等等,这些都是贵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都是先由外部输入,然后不断实现由外转内,最后成为贵州极具特色与影响的本土文化。贵州之所以能不断实现多元文化一体的有机融合,正是因为贵州文化具有开放、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品格。 

其次,屯堡文化体现了贵州文化爱国、重信、向善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屯堡的设置,本就是维护一统,巩固边疆的重要举措,故屯堡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爱国、重信、忠贞、向善的文化精神。如屯堡地戏剧目演绎的杨家将、岳家将、薛家将等故事,讴歌的是重信忠义、精忠报国的忠臣良将。这些文化精神与贵州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高度吻合,故能融为一体。贵州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爱国、诚信、友善等文化特质。如明代彝族女首领奢香夫人就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上,不计个人得失,设驿站、开山路、固边疆,积极主动融入多民族文化统一体中,为贵州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贬入黔的王阳明,其《贻安贵荣书》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巩固边疆上发挥积极作用。南明小王朝迁入兴义安龙,十八学士彰显了忠信节义,近代贵州苗民在黑旗张军队中英勇抗击八国联军,显示了贵州少数民族捍卫国家尊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贵州文化的优秀精神特质,与屯堡文化的精神特质完全一致。 

再次,屯堡文化体现了贵州文化较高发展水平。明代的屯堡文化本身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屯堡移民本多江南大族,较好的文化素养与底蕴,在融入贵州的文化土壤后,如鱼得水,故科名尤众,在代表文化发展较高水平的科举文化、家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不输中原的成绩。例如,花溪白纳司(今黔陶乡)土司正印长官司周渔璜家族,明清时期有10个举人、8位知县及以上官员,出了周渔璜、周钟瑄等享誉海内的著名人物,贵州唯一的武状元曹维城就是周家女婿。作为白纳司正印长官,世袭至清末民初,前后沿袭500余年,对贵州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又如明代卫所普通军户徐渭一家,其祖上同样在明代因军功留守。道光《贵阳府志》说徐渭,字文长,其先山阴人,以事戍龙里。渭父鏓占龙里籍,中宏治二年贵州乡试,官至夔州同治。徐鏓利用龙里卫籍参加在云南的乡试,并中了举。徐渭的兄长徐潞,因在江浙人文之地考辄不利,于是来到贵州龙里卫,在贵州卫学考试中他每次都名列前茅,而徐渭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再如安顺杨氏之先祖为安徽歙县人,明代随傅友德征南,作为指挥史入黔,留驻安顺。至清代,杨世雄为安顺守备,其后杨廷柏征缅甸战死疆场,为朝廷功臣,御封杨廷柏之子杨经朝为文林郎。到了杨春发时,杨氏一门已是安顺当地家资颇丰的望族,其子杨树与其孙杨恩元更是清末民初时期贵州的重要人物。杨树为官40余年,先后任过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山西蒲州知府、道台、监督御史、提督学政等,著书百多余卷。其子杨恩元19岁中举,连捷成进士,早年任朝廷礼部主事,后回贵州兴办文教事业,任贵州文献征辑馆馆长,编纂民国《贵州通志》《续修遵义府志》等,享誉海内。此外,还有遵义沙滩郑珍家族,其祖籍江西,七世祖郑益显在明代万历平播战争中任游击将军,平播后带兵驻守今天的播州区鸭溪镇而世居黔地。遵义沙滩黎氏家族,入黔始祖黎朝邦在万历二十九年平播后,迁入遵义而世居黔地。遵义沙滩莫氏家族,先祖世居江苏南京,随军征苗至贵州都匀而世代居黔,传至第五代莫嘉能,逐渐由行伍转向耕读,从而家族人文兴盛。这些都是明代军屯人入黔后从行伍转向耕读的重要表现。屯堡文化从早期的军屯性质,逐渐在贵州清幽环境中诗书传家,实现文化转向,对贵州的科举文化、家族文化等发展产生十分重要影响。有些如遵义沙滩文化等,甚至成为贵州的文化名片,显示了较高发展水平。 

贵州的屯堡文化,从外来文化成功内转而实现本土化,显示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一体,体现了贵州文化开放、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屯堡文化的维护统一、巩固边疆,彰显出贵州文化爱国、重信、向善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

(作者单位 / 贵州大学)


 

共话屯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810日,屯堡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会上,省内外40余名专家学者,就加强屯堡文化研究推广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进行研讨。本刊摘登与会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学科执行主编

王金会:一种独特的文化标识 

屯堡文化的核心是汉文化,但是在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碰撞中也有融合。文化发展是动态的,屯堡文化的汉文化是融合了其他少数民族元素的一种文化,所以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标识。屯堡文化开发具体路径的选择,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协同发展;其次可以弘扬地域特色,包括建设明代军事屯堡主题公园、数字化还原明清军屯遗民的历史等,因地制宜具体制定规划,合理地进行开发。


中山大学教授 

蒋明智:作出重要贡献的文化纽带 

地戏源于军傩,是傩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安顺地戏是一个很好连接中央与西南地区,连接汉族与民族地区,连接黔中通道古道的文化纽带,这个文化纽带有国家的认同和国家政策的推行,为社区民众的稳定发展和睦相处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目前研究傩学,新的材料和新的理论较少,可以以历史人类学的观念,从仪式与社祭的结构来谈屯堡傩戏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把傩仪和春祭、社仪、社祭结合在一起,符合春祈秋报的传统。


四川大学教授 

徐新建:屯堡研究蕴含的三个面向 

作为明代开疆固土的建制残存,屯堡渐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代遗产和保护、开发对象。这既是历史反照的结果,也是乡愁情怀的体现。屯堡文化包含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三个层面,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屯堡文化,也可以概分为移民文化、飞地社区异地演变等不同议题。屯堡文化研究应坚持三个面向:黔学之维,贵州建制中的屯堡遗存;国学延伸,国家格局里的拓疆建制;世界眼光,人类学视野下的区域阐释。三者之间是相互映照、整体关联的。研究一定要基于黔学的本土根基,跳出黔学的意识边界,进入国学的整体框架;注重官、产、学三方面相结合:政府侧重精神家园建设,产业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知识生产为社会提供关于屯堡文化研究的系统知识。当然,屯堡文化是变动中的一个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屯堡的内涵和边界还可以再反思、再总结、再界定。

 

贵州大学教授 

谭德兴:从宏阔视野和政治高度去理解屯堡文化 

贵州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外部文化输入,同时伴随着省际人员流动。屯堡文化恰恰满足这两个特点。外来文化对贵州的影响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形成开放兼容文化的特点;第二个是形成影响深远的家族文化;第三个是儒学传播。对屯堡文化的研究,不能从纯粹学术上去理解,而要从更大的宏阔的视野和政治的高度去理解,找到新的学术生长点,在方法论上要有突破,把它的源起、过程、关系弄清楚以后,可能理解起来就比较明晰了。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 

朱伟华:屯堡文化核心是文化开放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屯堡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遗世独居,而是积极面对变化的生存环境重建故土家园。屯堡文化并不是一个见证历史遗迹的单纯性的移民文化,而是丰富的、复杂的、深层建构性的族群文化,它的核心是文化的开放精神。屯堡文本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文化增容和文化重组,不是封闭形成的小传统的产物,而是在相当开放的环境中对大传统的继承和重构。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 

龚德全:特色凝练是屯堡文化研究转化传播根本 

特色凝练是当下屯堡文化研究转化传播的根本,也是讲好屯堡故事的一个关键。今天的屯堡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本质上是古代的中原、江南文化在贵州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应该立足更大的视野去理解屯堡,这样可以得出屯堡文化的特殊之处:第一,有共同的地域文化;第二,在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能因地、因时制宜;第三,身为军职而心向文教;第四,重视商贸;第五,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交融。以屯堡文化为地区表征的汉文化在贵州不断地辐射传播,使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出现广泛而深刻的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交融局面。上述5个重要的条件,使屯堡人成为士农工商皆齐备,有尚武精神、开放意识又有凝聚力的群体,使屯堡社区成为综合型小社会。未来,应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高度,注重屯堡文化研究的三大转向,即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从军事性转向生活性、从资料性转向阐释性,这是对以往屯堡文化研究的一种反思、传播,亦是立足大历史观、大系统观的一个新拓展。

  

来源:2023年《当代贵州》第35

编辑 林杨莉 二审 孙琳佳 三审 吴文仙

转载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3-10-09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经授权转载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