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眉草堂全集》

作者简介
颜嗣徽(1836—1902),字义宣,别号望眉,贵筑(今贵阳市)人。同治九年乡试中举,为是科解元。旋即北上会试不第,后以举人分发广西,历任迁江、凌云、阳朔、苍梧、昭平等地知县,擢归顺直隶州知州、镇安知府。
忧国忧民,政绩卓异
《望眉草堂全集》是晚清“黔南六家”之一的贵州著名良吏、诗人颜嗣徽所作,全集包含有《诗集》十二卷、《诗馀》一卷、《联语》一卷、《乔梓联吟草》一卷、《文集》五卷、《世系年谱》一卷。
颜嗣徽家境殷富,藏书甚丰,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籍,精研经史子集,尤精“易理、六通、四辟,妙解入微”,立志文章勋业,潜心诗歌书艺。正如他在《乔梓联吟小序》中说:“仆少弄吟毫,喜挥柔翰,尝探于唐代,早宗法于眉山。柳往雪来,行役未尝轰咏;模山范水,登高颇能赋诗。”为人性情豪爽,不拘形迹,常与时辈中几位执友,诸如黄子衡、钱莘民、杜子明、文云衢等黔中名士论古道今,觞咏唱和,颇有东晋名士之风。

颜嗣徽在为官期间,忧国忧民,身心交瘁,逝于任上。其政绩卓异,粤西之人有口皆碑。有“循吏”“良吏”之誉。在任期间除陈规,革陋习,移风易俗;在苍梧,以病体亲率民众涉江治水,开仓赈灾济民;在迁江、归顺,捐俸并亲任总纂,纂修县志四卷、州志六卷,梓行于世。多次出任乡试同考官,选拔不少出身卑微的人才,深得士林之美誉。
颜嗣徽仕粤后,陆续将其诗文等撰述,自行编纂成集,并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贵阳由文蔚堂刻版刊行,是为“黔版”《望眉草堂全集》。全书仅刻八册,计诗八卷共五册,文三卷共三册,书版未留存。《望眉草堂全集》另有“粤版”刊行,较黔版稍晚,且将黔版之不足部分作了补充。
揭露时弊,抨击黑暗
颜嗣徽的创作以诗歌成就最为突出,生前已受推崇。其诗除与友人唱和及歌咏山川名胜外,主要为揭露时弊、抨击黑暗。如《痛疫行》《流民行》《威》等篇,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水旱、瘟疫、战乱、贪官污吏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苦民众深厚的同情和对贪赃枉法现象的痛恨。
《流民行》(节选)
[清]颜嗣徽
此时得食犹苟延,破釜无粒囊无钱。鸠形鹄立暗饮泣,啮毡终不疗饥涎。东人忽西来,西人转东去。瞢腾扰攘窜荆榛,中夜迷失无住处。鸢飞跕跕毒淫深,日炙露宿膏肓侵。侧身高原试眺望,但见积骸成莽昼萧森。一座孤城空突兀,荷戈相守菜色卒。

颜嗣徽所作的长诗《西园》更为世人所传颂。该诗全面描述了两准盐运使贵州广顺人但明伦与其子但钟良,在家乡广顺修建的豪华园林池馆被太平军将领石达开部付之一炬之事。诗中将昔日但氏甲于黔中的园林池馆的豪华,生活的侈靡,同现实的荒烟蔓草作了对照描绘,对但氏家族的骄奢淫逸、享乐奢侈的生活表示了愤慨和谴责。
诗中如“荒戍隐悲笳,凄凄助予汉。君看高城中,歌舞方半夜。”以及“一人生厉阶,千村成毁破。至今草不春,荒原战血宛。”等句都饱含着诗人的悲愤之情,反映了强烈的爱憎。全诗一百句,计七百言,结构严谨完整,一气呵成,语言清丽隽永,流传甚广。

来源:贵州文库 2023-11-03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