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孔学堂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第三讲在孔学堂明德厅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的题目是“江户日本心学的‘草根化’运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主讲。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邓国元担任本次讲座学术主持。
讲座伊始,吴震教授便指出,此次讲座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草根化”。“草根化”并非单单是一个形容词,更主要是指日本心学民间文书所反映的“草根化”运动实情。从文献资料的分布上可以看出,中国有关儒学研究资料大多是官方文书,出自文人之手,呈现精英化趋势。而在日本,不少关于儒学的民间文书得以保存,反映出在江户日本民间社会推广“心学”、普遍讲学并着重宣扬与儒学相关世俗伦理的现象。
吴老师指出,以《心学入门手册》为例,通过对这些地方性民间文书的考察,可以使我们对于近世日本儒者如何推动地方教化问题有一个微观的了解。反过来,也可促使我们反思何以明清中国乡村教育及民间讲学难以有持续性的发展。
在简要界定了讲座主题概念及意义之后,吴老师回归正文,展开第一部分“心学活动在社会基层的展开”的内容讲解指出,在石门心学不断建构讲学活动的背景之下,心学理念构建转向民间基层,逐渐形成了一股学术新思潮。这股思潮以基层讲座、民间文书、心学讲师等多重合力推动,将心学讲学运动转化为一场“草根化”运动。接着,吴老师又通过对德川日本心学讲学基本特质讲解,展示出这种当时开始出现的“民众化”趋向思想转变,以引导听众重新思考“心”的哲学与通俗性诸德目之间的关系。
在“心学讲学的草根化特色”这一部分的考察中,吴老师首先梳理了日本民间讲学中关于“道”的几个问题,强调在对话场景中讲学者以及讲学对象之间的互动是自由轻松的,突出其“民众性”。其次,他进一步阐释15岁少女对“仁义礼智信”问题的回答,向听众展现日本独特的心学理论与传统儒学的主动结合。最后,得出关于心学讲学草根化的三个特点:第一,这些问题大致属于世俗伦理问题,是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道德问题;第二,多集中在“心”的问题上,说明心学讲师的主要关怀在于向人们宣扬心学思想;第三,从问题设定来看,都很具体现实又具有一定哲学韵味。
在余论部分,吴老师对“津田观点”认为儒学思想从来没有进入日本人“实际生活”这一看法提出质疑。他认为,诸如津田一类只是从典籍书本上了解日本文化中中国思想的学者之观点太过武断;强调《心学入门手册》之类的民间文书最能反映当时日本的生活世界,从中可以看到不少来自儒学的知识及其观念。只是这些儒学只是正在不断发生“日本化”的转型,与日本心学宣扬的伦理观念如“正直”“勘忍”等发生交错。
在互动提问环节,参与讲座的听众与学界同道十分活跃,踊跃提问、分享观点、积极讨论。吴老师围绕阳明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日本学界由朱子学说转向阳明学说的契机、“草根化”运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等问题,加以耐心解答、悉心讲解,作了详尽的解析,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讲座最后,主持人邓国元对吴教授的讲座作了简要概括与总结,高度评价了讲座中所呈现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态度,指出讲座不仅在具体内容上丰富而详尽,而且对于我们客观而完整地理解“心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邓国元 图/王庭一
一审:王胜军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