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光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原创性的科学体系

发布时间: 2023-11-17 浏览次数: 10


张国祚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之下,不断开拓新局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高屋建瓴,精辟透彻,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原创性的科学体系?本文将从解析相关重要概念入手逐步予以回答。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化概念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所有人工制作的器物和建筑设施。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各类教育知识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一词最早源自《易经》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凡是可以观察到或意会到的图案、形象等都可称之为天文是指自然现象,中国古人认为自然现象是由阴阳、刚柔、正负等多姿多彩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人文是指社会现象,是由人类劳动、活动、生活等形形色色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观察天文,可以知道自然季节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可以知道如何治理国家。从词源学来看,中国古人所讲的文化,既涵盖社会科学,也涵盖自然科学,近似于当代广义的文化概念。

    当代学术界一般也把广义的文化称之为宏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谓物质文化是指从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中凝结的文化。所谓精神文化则属于意识形态,是人类通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能够通过微观文化(语言文字、图像符号、声响音乐等)进行传承传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学术理论、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制度设计、国家治理等知识。

    当代中国学术界的某些研究也把文化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平行并列的文化领域。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化定义和上述种种文化定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交集,同时也存在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了宣传思想,指的是宣传思想文化

    突出宣传思想文化,并非弱化学术理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的理论、舆论、文艺、新闻出版、精神文明、思政教育等工作的总称。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提倡深入浅出、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风,涌现出许多富有学术价值与理论品位的上乘佳作。

    其中,不乏把宣传思想和学术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精品力作,成为指导我国宣传文化战线思想与行动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都是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文章,都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总结,不但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性、引领性、指导性、纲领性,而且具有丰厚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术理论价值已经树起一座历史丰碑,它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科学体系

    所谓科学体系,可以指某种具体科学的体系,也可以指具有科学性的某种知识体系。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必须具有科学性、价值性、目标性、系统性,构成其体系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科学体系也是开放的、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所以堪称科学体系,恰恰因为它完全具备上述关于科学体系的界定。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

    科学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且能服务实践、引领实践,所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具备科学性。它是顺应时代呼唤、实践需要的产物,引领着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从国际上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尽管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求和谐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但是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主义,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极尽其拉帮结伙、围堵打压之能事。在经济上,鼓吹脱钩断链、挥舞制裁大棒;在军事上,支持台独,搅局南海,拉拢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拼凑围堵中国的印太联盟;在外交上,对中国进行造谣诽谤、污蔑抹黑、甩锅栽赃,毫无道德底线。

    从国内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近,我们的能力也从来没有这么强,但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中国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为了对内更好地统一思想、坚定自信、振作精神、凝心聚力,对外更好地化解矛盾、求同存异、协调各方、赢得更多国际朋友、反对霸权主义、把握好历史主动权,我国必须在大力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应时而生、因势而成,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得到有力证明。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性主要指其战略价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论述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没有什么比前途命运”“长治久安”“凝聚力和向心力更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第一要务,在于守好思想防线,以利于兴党强国、长治久安、万众一心。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目标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目标性是指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展而来,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其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并不断丰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文明融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呈现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其整体性布局上。任何有效的科学系统都必须具备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协同性、开放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其内在层次性,其最高层次是首要政治任务——理论武装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最高层次的系统核心要素辐射一切、影响其他层次。

    以下层次共10个要素,其中包括7着力1充分激发2不断。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上述10个要素彼此之间及其和理论武装核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同,内在统一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成为逐渐展开、越来越丰富的科学思想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原创性是个相对概念。一般说来,思想成果的原创性是指其核心观点、主要架构、思维方法是新的、独创的。但任何原创性成果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凭空产生的,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借鉴、批判、继承、改进、丰富和发展的结果,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实现的新飞跃,达到的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二个方面。

    1.对战略地位的新概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定位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新概括之新,在于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全新高度。
    2.
理论武装的新要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与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新要求之新,在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立自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天下情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要求第一次把理论武装作为文化建设首要政治任务,不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而且抓准了理论武装工作的每个关节点:一是在字上下功夫,学、懂、信、用都要真;二是在字上下功夫,不能浮皮潦草,要深化,不能走过场,要内化于心,不能空谈,要转化为工作方法、干劲和业绩。
    3.
核心价值观的新提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在于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着眼于个人,而且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提出明确的价值追求;在于深刻论述了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4.
文化自信的新论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这个新论述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5.“
思想解放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新篇章在于敢于把两种时空、内涵相差巨大的思想体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提出和推动第二个结合是需要巨大理论勇气的,当然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6.
文化建设的新使命: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使命在于概括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在于使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互为表里;在于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7.
文化建设的新原则: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其在于明确了文化建设全方位的总体要求。对内,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对外,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文化建设总的要求是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8.
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新思路在于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熔铸古今,简明深刻。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指本体,指功用,所谓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就是指认清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本身的状况,并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的功用;使宣传思想文化本身和其功用相互贯通、相互统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提出,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主体与客体、认识论与方法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9.
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方向在于其更加符合改革开放背景下、思想多元、价值取向多样的现实,突出了凝心聚力和方向引领。
    10.
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落点: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新落点没有仅仅停留在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上,就新在四力并出,而落脚在公信力上,突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实效性;有公信力,才有说服力,新闻舆论传播才能见实效。
    1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举措:提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举措在于创造”“创新,而不是泥古;是转化”“发展,而不是机械照搬、循规守旧。
    12.
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指南:管得住,用得好,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互联网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新高地、思想文化的新领域、人类交往的新舞台,意识形态的新战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前沿,深刻地指出了掌握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

    他明确提出网络文化建设总要求,要按照技术要强、内容要强、基础要强、人才要强、国际话语权要强的要求,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他明确指出,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提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战的新举措:必须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他还提出了网络文化人才的标准: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提出了网络文化建设总目标: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具原创性的贡献,是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借鉴。特别应该提出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内容广泛、论述深刻、观点鲜明、体系完备、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现实影响巨大,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使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展开了新篇章。

 

作者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11-17

一审:王胜军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