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座谈会举行

发布时间: 2024-03-18 浏览次数: 13

    贵大新闻网讯(文字/高秀娟 实习记者 吴阿又 摄影/游筱 实习记者 符雅芸)红映溪山·重温知新担使命。318日下午,我校举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杨未,校党委副书记骆长江、张洁出席会议。座谈会由骆长江主持。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央视新闻联播关于“3·18”重要讲话的报道。

    杨未在讲话中指出,五年来,贵州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坚持思政队伍建设与铸魂育人协同并进,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培养同步推进,以实施溪山芳林行动”“师魂熔铸行动为抓手,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打造红映溪山党建思政品牌,建成一套日趋成熟的思政课程体系,形成一批有显示度的思政成果。

    杨未强调,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必须要全力以赴办好;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必须要理直气壮讲好;办好思政课要坚持守正创新,要与时俱进用好。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课,一门通识课,一门原理课,更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课程。全校上下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思政课办出特色、办成精品,形成贵大品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特色教育强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贵大力量

    骆长江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影响力和吸引力,确保主旋律在课堂上不缺席,在主阵地上不落伍,让思政课活起来,发挥好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教育引导贵大学子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张洁带领与会人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座谈中,师生代表们紧扣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畅谈学习心得、共话努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爱东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思政课建设谈了自己的想法。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从改革创新中增强活力;二是坚持明德至善,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用好贵州红色资源,赋能贵大思政课建设;四是围绕双一流建设,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动形成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易丹妮表示,思政课教师要在站位、担当、视野上讲高度,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在道理、学理、哲理上挖深度,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中增效度,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在材料、经历、话语上重温度,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凯在发言中表示,要把六种素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行动规范,并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严于律己,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焦敬超认为,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上讲清讲透、学懂弄通,要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要不断锤炼和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学识素养和道德素养;要用强政治、深情怀、新思维、广视野、严自律、正人格兼顾学生感受和学习效果;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坚定信心决心,将压力变为新动力,做无愧于新时代的思政人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晏超、传媒学院辅导员王婷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陈开恩以及法学院本科生周扬分别作了发言。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及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师生代表,附中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


原载:贵州大学新闻网 2024-03-18

原标题:我校举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座谈会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