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

邵芳,汉族,贵州贵阳人,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旅游管理系,中国阳明文化园教务中心主任,全国研学旅行指导师,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实验班)客座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客座教授、中级茶艺师。
2023年10月19日,贵州省委宣传部重磅发布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
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一的阳明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对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个人道德修养提升、政治实践和社会治理的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500多年前,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昌明、影响世界。作为王阳明悟道地、阳明心学诞生地,在修文街头漫步时,问到王阳明和阳明心学,几乎所有人都能秀几句他的金句。无论是学生、书店经理还是业余文史爱好者,他们都自豪地聊起王阳明和家乡的关系,热情介绍着与王阳明有关的地点。阳明思想传播之广泛和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阳明文化园是以中华第一哲理山洞——阳明洞为核心景区的文化旅游园区,近年来,不断在推动传承阳明文化上下功夫,以转化运用推动阳明文化发展。
为了让阳明文化“活起来”“用起来”“美起来”,中国阳明文化园在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中不断创新内容、坚持深度挖掘文化魅力,使阳明文化的思想义理以更走心、更接地气、更通俗易懂的形式服务于大众的现实生活。
中国阳明文化园积极解码文化基因、建设文化标识,推进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遗迹遗存等“活起来”。通过与研究机构和专家团队交流合作,中国阳明文化园参与编著《阳明学研究》,将原有的《王学研究》改版为《阳明学论丛》专著在香港出版社出版发行;以龙冈书院为平台,逐步推出《阳明学摭论》《王文成公全书》(点校)《传习录》(点校)《王阳明与黔中王学》等原创专著。
秉持文化传承和现代创新有机统一的思路,中国阳明文化园利用园区内的阳明文化广场、阳明洞遗址区、王阳明纪念馆等景区,对内发挥文化地标功能,对外发挥文化客厅作用,向公众呈现出泛博物馆格局,吸引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深入了解阳明文化。
同时,为深入挖掘阳明心学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国阳明文化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陆续推出问道黔路、阳明心学研学之旅、重走阳明路等一系列阳明研学线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打造《阳明心学与共产党人的初心》《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为政以德:阳明心学的新时代意蕴》《心学修炼营》《寻找自己的龙场》《阳明商道》等系列精品课程和体验活动。此外,不定期举办阳明学术研讨会及各类文化赛事和专题论坛,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阳明文化爱好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为追思阳明、交流学术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
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王阳明的一生及其思想都让人高山仰止。中国阳明文化园将持续活化利用阳明文化,实现创造转化和创新传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塑造自信自强的中华文化形象。
来源/《当代贵州》2024年第12期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年玉
编辑 屠琪 二审 刘跃 三审 吴文仙
转载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04-09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