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从工夫论角度把握阳明心学的真精神

发布时间: 2024-04-11 浏览次数: 19


  提要:为帮助学生修身养性,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即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四句教条,晚年又把心学的修炼方法概括为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心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人修身养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的建设方面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2015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对阳明心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当前,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已被列入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强调要把阳明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要实现这一结合,首先就要从工夫论角度把握阳明心学的真精神。

  中华优秀文化中富含修身养性的精神资源,儒释道三教都有细致的修炼工夫,本质上都可看作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其问题意识都是在欲望习气面前摇摇欲坠的凡夫,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工夫,把自己修炼成君子乃至圣人。心学作为儒学一个分支,最早可追溯到《尚书》里尧舜禹授受的16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心学在宋明因吸收了佛道两家的思想,义理更加完备,代表人物是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阳明,故这一期心学被称作陆王心学。若说心学集儒释道修养工夫之大成,那么阳明心学就是心学工夫之集大成。

  阳明心学诞生的标志,是阳明先生1508年的龙场悟道。阳明觉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与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正好相反。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把《大学》的格物致知解释为通过即物穷理来获取知识,也即阳明说的求理于事物。但向外求理获取知识,如何能达到后面的诚意正心呢?很明显,即便知识再多也不能保障一个人是道德的人。故阳明认为,格物致知不能像程朱那样用向外求理来解释,而要回到吾性自足的本心来理解。此即心即理的要义,这是心学的首要觉悟。意思是说,追求圣人的办法,不是向外求理的知识进路,而是回归本心的道德进路。由此,阳明找到了修身养性的正确路径,斩钉截铁地说:圣人之学,心学也。

  龙场悟道后,阳明受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聘,主讲贵阳文明书院,始倡知行合一。严格来说,知行合一讨论的并不是认识论上知识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而是工夫论上的命题。既然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与我们同此心同此理,这就是知行合一了。这里讲的是知行的本体,知行不是应该合一,而是本来合一。阳明分别从审美、道德、感觉判断上具体说明,知行本来合一就像好好色、恶恶臭一样,是自然而然的。可问题在于,若我们都吾性自足地拥有和圣人一样的本心,那为何现实中知行却发生了断裂,我们并不是现成的圣人而是凡夫呢?阳明的解释是私欲隔断,是私欲截断了本来合一的知行本体。

  如何才能恢复本来合一的知行本体呢?这就是第三个命题——致良知。阳明不是像朱熹那样,用格物致知来推出诚意,而是从诚意来反推格物致知。那么,格物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致知就是推致良知。格物致知也就是为善去恶致良知的道德实践工夫。这就是在强调,道德修炼不是脱离实践的认知问题,必须在事上磨练才能炉火纯青、拒腐防变。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实际上就是立初心、守初心和行初心的关系,与共产党人的心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三者具有内在的义理结构:心即理规定了修身养性不是向外求理的知识的学问,而是回归本心的生命的学问;知行合一就是要自信每个人的本心都是本来合一的知行本体,所以出现断裂,只是因为私欲的隔断;致良知就是觉悟到一旦知行本体被私欲隔断,这就不是知识的多寡能解决的问题了,必须采取长期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工夫才能恢复良知的功能,才能抵御一切诱惑挑战。这就是阳明心学的要义。

  为帮助学生修身养性,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即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四句教条,晚年又把心学的修炼方法概括为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不去抽象地谈论人性的善恶,而是把道德的修炼放到生命的历程中来观照。本来合一的知行本体虽是每个人本质上同具,但在生命历程中必会受到私欲的干扰而断裂,于是现实中就有了善恶相对的现象。恶,并非纯然消极的,某种程度上又充当了真理在每个人身上彰显的必要环节。既有善恶的体验,也就足以证明每个人都有知善知恶的良知。只要我们按照良知发出的信号切实地做为善去恶的工夫,就一定能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达到不想腐的境界。这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精华的精华,既能为现实中的修身养性提供路径,也能帮助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作者单位:贵州省委党校)

 

来源/《当代贵州》第12

/崔树芝 制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屠琪

编辑 方年玉 二审 刘跃 三审 吴文仙

 

转载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04-09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