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溪山论道·文科讲坛“新时代红学研究三人谈”学术报告举行

发布时间: 2024-06-24 浏览次数: 21

    2024623日上午,贵州大学溪山论道·文科讲坛“新时代红学研究三人谈”学术报告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学术报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孙伟科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赵建忠教授,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红楼梦学会会长张惠教授主讲。贵州大学党委书记、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杨未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杨未教授在致辞中对三位专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贵州省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大会表示热烈祝贺。杨未表示,《红楼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隻立千古,迥超群书”,以至于有清代有“开卷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楼梦》的阅读研究与文化传播。贵州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关于《红楼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在《红楼梦》教学与研究方面下功夫、出实绩,长期开设《红楼梦研究》相关课程,组织开展《红楼梦》相关学术讲座,鼓励带动青年学子参加《红楼梦》相关学术研讨会等,培养了大批红学研究人才。当前,贵州大学红学研究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传承发展有序,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专家指导提升。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三位红学大家在此开展题为“新时代红学研究三人谈”的学术讲座,对我校《红楼梦》教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

    学术报告中,孙伟科教授讲述了百余年新红学发展的历史,重点论述了胡适《红楼梦考证》、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俞平伯《红楼梦辨》等红学研究名著的学术价值。他讲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编辑出版《红楼梦》中的卓越贡献,深入分析了红学研究史上重要的学术论争,如作者之争、版本之争等,对当下红楼梦研究面临的问题给予了分析解答,对未来红学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红迷”多达数千万人,《红楼梦》具有广泛的阅读群体,也有广泛的研究群体。未来《红楼梦》的传承研究,前景光明。

    赵建忠教授讲述了《红楼梦》续书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他高度肯定了程伟元、高鹗对后四十回整理、出版的红学贡献,介绍了《红楼梦》两百多种续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学术价值,对当下《红楼梦》续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学术分析。

    张惠教授重点讲述了《红楼梦》在欧美世界的译介、传播、研究情况,着重阐述了史景迁、浦安迪、余国藩、周策纵等学者的红学贡献,对香港红楼梦研究的相关情况也进行了介绍。

    讲座结束之后,孙伟科教授一行参观了中国文化书院并合影留念。本次讲座为贵州大学溪山论道·文科讲坛2024年第36期(总第962期),由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主办,贵州大学文学院、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承办。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井绪东会长,贵州大学文学院院长谭德兴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清教授、副院长何茂莉教授,贵州大学阳明学院院长段忠贤教授,贵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赵永刚博士、张军教授等师生近百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文:贵州大学文学院 徐真芳 图:贵州大学文学院 蒙佳微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