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在全面育人中向美而行

发布时间: 2024-08-30 浏览次数: 14


    共赴一场美的教育的心灵之约,拥抱书香贵州829日,在贵州省美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围绕《追寻教育之美——“美的教育理论探索与贵州实践》,畅谈美的教育实践心得、分享美的教育实践体会。

研讨会现场。

    “从一个贵州的学子成长为一名贵州的教师,再成长为一位贵州的教育工作者,很高兴能一路见证贵州美的教育杨未用三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立德树人,美在育心,在协同,有作为;五育并举,美在润心,在融合,有所为;综合改革,美在创新,在开拓,有可为。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

    什么才是美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去年我参加了全省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现场观摩会,看到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参加劳动教育时抓到了一条鱼,他满头大汗地抱着那条鱼开怀大笑的模样深深感染了我。杨未说,那一刻她看到了孩子们的美,也看到了教育的美。 

    贵州美的教育是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贵州何为的思考和回答,美在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牢地把握和坚守教育的政治属性;美在注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美美与共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坚守了教育的战略属性;美在从民生上抓教育,把握和体现了教育的民生属性。杨未说,贵州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现场发布的新书《追寻教育之美——“美的教育理论探索与贵州实践》。

    “我们的博士村长、博士工程师、三下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走向车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握时代的脉搏。杨未介绍,贵州大学形成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氛围营造协同并举的聚力、暖心、筑梦共育机制,实现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创新理论+实践的学习宣讲,讲好新时代故事。温润心灵,举办青春味”“时尚味的展览展示、组织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艺术思政课、打造有网感”“有温度的融媒体产品,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 

    五育之间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相互渗透、彼此协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新时代贵州教育发展的路标。 

    杨未介绍,贵州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围绕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标准,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开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校领导带头领题上思政课听思政课评思政课,利用暑期对思政课教师开展全覆盖培训,通过艺术思政课、开学第一课汇讲、毕业党课、一站式社区微课等让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感反感。同时,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培养路径,强化通专融合人才素质教育,在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上下功夫,以新农科、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新路径。实施博士村长”“博士工程师计划,开展博士+硕士+本科生+产业+专家+基地育人模式改革,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成为贵州高校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贵大样板。围绕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将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融为一体,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 

    “山清水秀的贵州,既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也是生态宜居的好地方,同学们在贵州求学,来到贵大求学,留在贵州参与现代化建设,呼吸着优质的空气,享受宜人的气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杨未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矢志教育,向美而行,共同在全面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回答好特色教育强省的必答考卷,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肖知潞

图片 邱凌峰

编辑 杨睿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王宁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08-29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