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下午,由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主办的“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专家讲座·第七讲”在贵州大学东校区思贤楼208会议室举行。讲座主题为《果然巴<量理宝藏论注释>中的四种“境”》,由贵阳学院程瑜副教授主讲。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讲师方岚博士主持。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院长顺真教授、副院长汤伟博士出席,研究院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主持人方岚博士对主讲嘉宾作简要介绍:程瑜副教授于复旦大学哲学院获宗教学博士学位,现任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又任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首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重大)“陈那、法称因明量论原典汉语疏释与研究系列”课题组核心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已结项)。科研方向围绕藏传量论义理及其历史、藏传佛教哲学领域,现已出版相关学术专著一部。学术兴趣涉及术数易学、藏医学史、中国古代天文学等。
主讲人程瑜副教授
讲座伊始,程瑜副教授首先对果然巴及《量理宝藏论注释》进行了简要介绍。果然巴·索南僧格(གོ་རམས་པ་བསོད་ནམས་སེངྒེ།)生活在十五世纪,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一位学术地位显著的论师。其显密著作等身,尤其在中观、量学等领域里,有极为重要的若干部论著和注释书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在量论方面,果然巴有四部比较重要的著作,分别是:《量论总义释显明七论》(ཚད་མ་ལ་ཚད་མའི་སྤྱི་དོན་རྒྱས་པ་སྡེ་བདུན་རབ་གསལ།);《量理宝藏论注释》(རིགས་གཏེར་གསལ་བྱེད།);《释量论普贤广释》(རྣམ་འགྲེལ་གྱི་ཊིཀྐ་རྒྱས་པ་ཀུན་ཏུ་་བཟང་པོའོ་འོད་ཟེར།)
《释量论摄义》(རྣམ་འགྲེལ་གྱི་བསྡུས་དོན།)。其中《量理宝藏论注释》(རིགས་གཏེར་གསལ་བྱེད།)是萨迦班智达(ཆོས་རྗེ་ས་སྐྱ་པཎྜི་ཏ་ཀུན་དགའ་རྒྱལ་མཚན།)《量理宝藏》(ཚད་མ་རིགས་གཏེར།)的一部详尽的注疏,内容涵盖了《量理宝藏》的全部内容,对其各品中的难点、重点进行了详细的疏解,对于同一时代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义理上的辨析,可谓萨班《量理宝藏》的一部非常详尽而深入的注释。果然巴在《注释》的第一品中,对四种“境”展开辨析,提出自宗观点,驳斥他宗意见,断除诤论。程瑜副教授对四种“境”进行具体展开讲解。
其一,有关“所知境”。诸多量论著作中,“境”与“有境”是一对相互观待而成立的概念。其中的“境”即作为能了别的心识所缘取的对境,也可以说是心识了别的对象,而“有境”则是指能了别的心识,或者说是心识的了别作用。境与有境,是相互依待而成立的概念,能成为境者,必须是作为心识了别的对象而存在的存有者,而作为有境也必须是能了别某一对境的心识。因此,“境”仅是能被心识所了知的事物,并非与心识的认知活动毫无关涉的存在者,“有境”这一概念也是相对于“境”来说的,任何能缘取、具了别义的心识一定是关于某个对象的心识。辨析“境”和“有境”这一对名相的意涵,成为探索佛教量论奥义的门径,因为量论所讨论的总议题即是:心识如何正确的了别对象事物。
依据法称(Dharmakīrti)《释量论》(Pramāṇavārttika,ཚད་མ་རྣམ་འགྲེལ)等经典论著的观点,境是离心识而存在着的事物,逻辑上境先在于了别它的心识,因此量论的理论结构开始于对所知境的讨论。本次讲座旨在讨论作为量识的了别对象,即四种“所知境”这一概念的意涵,讨论四种所知境各自是如何体现心识的缘取方式,以及藏传量论何以设置四种所知境,它们在整个佛教知识论体系中有何种意义。
关于所知境,萨班《量理宝藏》里有一句偈颂予以说明:“境之法相识所知”。被识所了别者即是境,也就是说,能够成立为境者,必须是识所了知到的东西。果然巴的注释中,进一步诠释了四种所知境的义涵。四种境分别是:显现境(སྣང་ཡུལ)、所取境(གཟུང་ཡུལ)、耽著境(ཞེན་ཡུལ)以及趋入境(འཇུག་ཡུལ)。
如何确立不同的境,首先果然巴在注释中提到了三者境的建立依据:“由有境之了别各自所观待之一切法,可成立为显现境、耽著境、趋入境三者。”关于所取境,果然巴认为它“仅是由经部宗建立的外五处”并且“对于唯识宗之理来说,并没有所取境之建立”。对于所取境来说,就是与五种根识相对的外五处,即“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经部主张五处皆是离心识而存在,并非心识的一分。果然巴随顺经部的宗义。
主持人方岚副院长
按照藏传“宗义书”的说法,经部宗可分随经、随理二者。随经不承许蕴、界、处皆为实有,仅界是实有。如《俱舍论》(Abhidharmakośabhāṣya,ཆོས་མངོན་པ་མཛོད།)说:“经部所立,蕴、处是假,惟界是实。”关于“处”是假立,《顺正理论》(Nyāyānusāra)中有:“五识依缘俱非实有,极微一一不成,所依所缘事故……,彼谓五识若缘实境,不应圣智观彼所缘皆是虚伪妄失之法,由此所依亦非实有。”果然巴的注释中,将“所取境“界定为外五处,随顺了随经行经部的教义。果然巴的注释根据有境之了别来成立四种所知境,前三者遍及一切所知,惟所取境仅是经部所承许的外五处(色、声、香、味、触),对于唯识见而言,并不成立离心识之外五处,因此不建立所取境。
四种境与了境之识的对应关系,果然巴在其注释中详加辨明。他主张:所有的不错乱无分别识与分别是都有其显现境,无分别错乱识皆无显现境。一切分别识都有其耽著境。仅两种直接了别对象事物的心识(现量)才具所取境。一切识皆有其趋入境。在四种境的论证过程中还辨析了不同流派的观点学说。
其二,关于显现境的性相,果然巴的注释中说:“能以专注于行相的方式显现或者无行相而直接地显现者皆可成立为显现境。”显现境可分为无分别识之显现境与有分别识之显现境。无分别识之显现境又分为专注于行相方式而显现之境与不专注行相的方式而显现之境两种。前者是根识以直接了别对境的方式所缘取的对象,后者即是心识以直接自证的方式所领受者。而分别识的显现境即共相,如义共相。
显现境即能于彼识上显现而了知者,譬如白海螺能在持白海螺的根现识上具体显现出来其行相,因此白海螺便是持白海螺的根现识的显现境。对于分别识来说,白海螺的共相能够在执持白海螺共相的分别识上显现,因此白海螺的共相是执持白海螺共相的分别识的显现境。然而白海螺却并非执持白海螺的分别识之显现境,由于在执持白海螺的分别识上显现的是非实有而又相似于白海螺的增益分,故白海螺的共相并非白海螺,不是“实有事(དངོས་པོ)”,它仅是一种假立法。无分别错乱识没有显现境,对于“本无现有者(མེད་པ་གསལ་བ)”来说,其本质是假名施设的假立,不但没有实际的功用,也并非心识的所缘境。因此,依据《量理宝藏》的观点,“本无现有者”不能成为识上显现而了知的对象事物。也有观点认为,对于错乱识的自证现识是存在的,那么错乱识所显现的“行相”也应该存在。但果然巴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既然自证现识可以自证错乱识的存在,恰好证明了所乱识所显现的“行相”只是心识的一部分。
其三,果然巴认为,耽著境是以执着自境方式而于主要对象了别而成为耽著之心识的认知对象。可分为:比量之耽著境和已决识之耽著境(如对于现量或比量之趋入境生起的贪爱之心)二种。
所谓耽著,即是执着、执取之义。以正确的分别识执著认知的那个对象即是耽著境。例如以执着白海螺的分别识所执著认知的白海螺,是执持白海螺分别识的耽著境。依据萨班的观点,耽著境仅限于分别识所具有,果然巴的注释随顺“现识没有耽著境”这一观点。
其四,有关趋入境,果然巴注释中提到的“以有境同义之能作趋入的对象而成为主要之境者”即为趋入境之性相。有分别识和无分别识皆有趋入境。无分别识之趋入境又有多种情况,包括现识直接缘取的外在对象,以及自证现识所领受的心识自身。关于瑜伽现量的趋入境,果然巴认为,若以经部宗义,则是无分别识所了别之集聚自相(ཕུང་པོ་རང་མཚན),若依据唯识宗义,则为法性(ཆོས་ཉིད)。
以上三种境,按照果然巴的看法,或为分别识与无分别识所共有,或为分别识具有。而所取境仅是两种直接了别对象事物的现识才具有。注释对其界定为“于自识直接执取对象上专注于与自境相似之行相之识的外境。”所取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五根现识直接缘取的外五处,如眼根现识缘取的色处;另一种是意根现识直接所取的外境,可以是色、声、香、味、触这五处之任一。若是对于根现识来说,根现识上的所取境亦是其显现境,譬如缘取青色的眼根现识的所取境是青色,其显现境也是青色。五根现识有各自的所取境,意现识于五根现识的后一刹那生起,亦是以前一刹那的根现识的所取境为自己的所取境。
讲座最后,程瑜副教授做简要总结。《量理宝藏论注释》从讲说“境”开始,随后讲说“有境”。有境即能缘入自境之法,境与有境二者系所认知与能认知之关系,在这样的二分结构中,是以所知境为认识活动发生的逻辑起点。由此可见,萨迦班智达与果然巴皆是以法称量论学说为归旨,承许离识之外境,并根据经部宗义,以是否具备真实作用(作义与否)来判断两类法(自相、共相)之性相。有关境的种类,除以上四种,其他论典中还提到了缘法境等境,然而四种境的确立方式,似乎也为后世各部摄类学讲说“境”的内容提供了一种主要的论说理路。
程瑜副教授与研究院师生合影
演讲完毕,在场师生就讲座相关内容进行了提问,内容涉及四种“境”之具体细节的讨论以及量论与因明的概念之辨等诸多方面。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与会师生反响热烈。通过本次学术讲座,研究院本硕博学生深化了关于《量理宝藏论注释》中的四种“境”之性相的学术见解,并进一步加深了对藏文文本的解析和运用能力,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知识,扩展了学术视野。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与主讲嘉宾程瑜副教授一起合影留念。
文: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 吴易恒 李炜钰 图: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 喜吉日 那贺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