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上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系吴小平教授受邀主讲第31期“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华、夷之变——中古时期黔中地区墓葬与区域社会变迁的考古学观察”。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中心兼任研究员罗启龙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人。
吴小平教授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墓葬类别、属性与变化;二、随葬品的文化属性及阶段性变化;三、不同阶段墓葬所反映出的人群和社会变迁。吴小平教授依据考古学研究成果,通过对黔中地区墓葬文化的面貌、属性等要素加以分析,论述了以黔中为主的云贵地区,历经两汉时期华夏社会的繁荣发展、到三国西晋时期华夏社会的急剧衰弱,而进入东晋南朝时期蛮夷化乃至唐宋时期蛮夷化基本完成的社会变迁过程。
讲座的第一部分,吴小平教授首先对相关墓葬进行研究分类,将其分为甲类竖穴土坑、乙类砖室墓、丙类石室墓、丁类石棺葬(竖葬制墓)、戊类石板墓(竖葬制墓)和己类岩洞墓六类。吴小平教授详细分析了这六类墓葬的文化属性,通过特定属性将其分为华夏文化因素与非华夏文化因素(土著文化因素)两种。基于此探讨了墓葬葬制变化情况:即两汉至三国西晋时期,竖穴土坑墓和砖室墓占据主导,券顶长方形石室墓也有出现,墓葬类型均属华夏体系;东晋南朝时期,狭长方形土坑墓和长条形石室墓两类占据主导,其中石室墓均为券顶,墓葬类型具有华、夷融合的特点;唐宋时期,石板墓、岩洞墓、石棺葬、各种平顶长条形石室墓大量出现,均属非华夏因素的类型,而砖室墓的偶尔出现反映出华夏社会的一度进入和构建。
讲座的第二部分,吴小平教授将华夏文化因素细分为岭南文化因素、西南因素、长江中下游因素和共同因素四种,详细对比了土著文化因素和华夏文化因素的随葬品出土情况及器物样式。指出,这些随葬品存在着特定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即两汉时期,随葬品规模大,种类多。其中华夏因素占据绝对主导,以巴蜀因素和岭南因素为主,土著因素零星发现,且与华夏因素共出;三国西晋时期,随葬品的规模和种类急剧下降,尚未发现土著因素,长江中下游因素开始出现;东晋南朝时期,随葬品呈现明显的华、夷之分和共存,饰件为土著因素,类型多样复杂,数量惊人,大量的生活实用器具为华夏因素,涉及炊煮、饮酒、饮茶等诸多方面。其中长江中下游占据主导,岭南仅发现几例瓷器,巴蜀因素均为汉代沿用器;唐宋时期,除了个别墓葬外,大多数的墓葬出土器物以非华夏文化因素为主。
讲座的第三部分,吴小平教授“透物视人”,从对上述墓葬文化因素的研究出发,明确了华夏因素与土著因素之间此消彼长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反映出的境内社会人群的转变情况。也就是在两汉时期,华夏型社会蓬勃发展,到了三国西晋时期则迅速走向衰弱,东晋南朝时期社会开始蛮夷化,直至唐宋时期蛮夷化过程完成。
吴小平教授认为,这种转变与境内牂牁大姓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两汉时期,牂牁大姓和巴蜀移民共同构成当地华夏社会的核心力量,维护着华夏的统治秩序;自三国西晋起,由于战争、瘟疫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原本由华夏统治的社会崩塌,华夏大姓只能与当地蛮夷相结合,从而开启了从华夏向蛮夷转变的进程;东晋南朝时期所发现的少量华夏因素,是当地大姓与建康政权保持密切联系的结果;而唐代偶尔出现的砖室墓,则体现出中央王朝在该地曾经有过的统治与管辖。
最终,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主讲人吴小平,江西临川人,湖南省高层次引进人才,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岳麓学者特聘教授、考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于汉六朝时期的物质文化及南方族群考古,在《考古》《考古学报》发表14篇,在《考古与文物》等核心期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鐎斗考》《岭南地区出土汉代铜器的考古学研究》《两汉时期云贵地区汉文化的考古学探索》等学术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代铜器资料整理及其综合研究》等国家级课题3项。
主持人罗启龙,历史学博士,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中心兼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秦汉史、生态环境史,发表CSSCI来源期刊、CSCD核心库等文章十余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社科项目2项。
文:贵州大学 罗启龙 图:贵阳孔学堂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