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与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理论研讨会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 廖银)11月9日,由贵州大学主办,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第二个结合’与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理论研讨会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贵州大厦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杂志社、报社及有关单位的特邀专家,我校党委书记杨未教授、有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副主任王娅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主任、贵州大学人事处处长、哲学学院院长陈艳波教授主持。

杨未向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指导及长期以来对贵州大学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和敬意。她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七个聚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第二个结合”思想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彼此成就,造就属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的任务,更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1年5月9日到贵州大学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学校一直以来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着眼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主动融入和服务贵州实施的“四大文化工程”,在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中彰显“贵”的地位、贡献“大”的作为。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惠赐高见,助力贵州大学在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中担当作为,完成新的文化使命,共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人民出版社政治一部副主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责任编辑刘敬文在致辞中指出,该书拥有四个特点,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二是将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三是将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四是该书提出的建议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他表示,《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写作扎实,材料详实,案例丰富,在同类别众多读物中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学习参考价值。

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名誉院长、《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主编郝立新介绍了该书创作的背景和框架。他指出,该书按照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对共产党人的“心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如何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进行了阐释。一是从历史逻辑的角度阐述了共产党人的“心学”的思想史和实践史,考察了对马克思主义党性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对红色精神的赓续发扬,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的实践历程;二是从理论逻辑的角度阐述了共产党人的“心学”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三是从借鉴传统“心学”的角度,说明共产党人的“心学”即党性修养如何与“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知行合一”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做到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三严三实”、坚持人民至上。

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原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张志强研究员,光明日报社教育部主任田延辉,《人民论坛》杂志社原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贵州大学特聘教授贾立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代尧,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敬东,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漆思教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原副书记、国企党建研究院院长、共产党人“心学”研修中心主任马明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副书记薛伟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部主任莫斌等专家围绕共产党人的“心学”、“第二个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新的文化生命体等理论和学术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最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据了解,为回答好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这一重大课题,2021年11月,贵州省委宣传部批准在贵州大学设立“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智库是国内首个聚焦共产党人“心学”研究宣介的新型特色智库。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智库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探索,在价值倡导、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众多工作,为贵州省回答好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2024年3月,郝立新教授带领智库团队编辑的书籍《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编辑:庞爱忠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
图文来源:贵州大学新闻网 2024-11-10
视频来源:贵州大学溪山融媒中心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 该书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国内知名专家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
11月9日,在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贵州大学主办、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承办的“‘第二个结合’与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理论研讨会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贵州大厦举办。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杂志社、报社及有关单位的知名专家参加会议。

作为阳明心学诞生地的省份,贵州省委宣传部在推动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特别是探索如何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上主动领题、积极破题。2021年,贵州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国内首个省级“心学”专题新型特色智库——贵州大学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以下简称“心学”智库)。2023年,统筹全省上下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等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大力推进理论研究、集成出版、传播推广、文艺创作等工作,积极回答好如何推进阳明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这一时代课题。为了更好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高度来理解建构共产党人“心学”的逻辑框架和意义,贵州省委宣传部依托“心学”智库,联动哲学、马列·科社、党史·党建等省内外专家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全力推出有分量的成果。2024年,“心学”智库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郝立新主编的《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在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书发布会上,郝立新介绍了该书创作的背景和框架。他指出,该书按照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对共产党人的“心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如何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进行了阐释。一是从历史逻辑的角度阐述了共产党人“心学”的思想史和实践史,考察了对马克思主义党性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对红色精神的赓续发扬,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心学”的实践历程;二是从理论逻辑的角度阐述了共产党人“心学”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三是从借鉴传统“心学”的角度,说明共产党人“心学”即党性修养如何与“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知行合一”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做到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会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原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教授表示,《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一书“选题好”“框架好”“观点好”,它建构起了共产党人“心学”形成的体系框架,是当代哲学工作者主动关怀和回应时代,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阐释的优秀成果。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指出,《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是一部内容丰富且完备的作品。在当前关于共产党“心学”的研究中,该书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深刻地理解了传统文化,特别是阳明学,并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党性教育实践有着深入的洞察,将这两方面的知识融合得极为出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副书记薛伟江教授表示:人民出版社出版《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出版界、理论界的一件大事,这本书是目前关于党性教育、党性修养理论的重要集成之作,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党性教育的理论渊源,对中国共产党人“心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为继续拓展和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部著作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意义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也将来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部主任莫斌表示:《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一书是具有总体性、实践性的重要学术著作,也很好地展示了有组织科研的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贵州省委宣传部大力推进“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一手抓研究阐释、一手抓转化运用。特别是为推进修炼共产党人心学研究阐释,今年还开展了《阳明心学与共产党人“心学”的契合性研究》《阳明心学融入共产党人“心学”实现机制研究》《修炼共产党人“心学”的贵州实践研究》《王阳明通俗读本创作》等省课题研究,并积极推动相关研究成果进党校等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曦
编辑/赵珊珊 张婷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1-13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