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刘荣茂著《阳明学派知识学研究》出版

发布时间: 2024-11-23 浏览次数: 24

《阳明学派知识学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

202410


内容简介

    晚明以来,阳明学常被批评为空谈心性、不务实行、重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并不符合阳明学派的历史原貌。阳明学派中有许多博综群籍、注经撰史和重视知识的学者。他们的知识实践绾合阳明心性之学与读书博物、经史博学。

    作者在总结阳明学人知识实践与成就的基础上,重点从经世知识、游艺之学与经典注疏三个方面考察阳明学派的知识学特点。阳明学派的知识学不仅体现为王龙溪等知名阳明高弟的经世实践,亦包含黄勉之的实用之学、顾箬溪与唐荆川的游艺之学、季彭山与焦弱侯的经史注疏。众多实例可纠正以往对阳明学派的错误印象。同时,阳明学人的知识实践提供了几条联结儒家心性之学与知识技艺的路径。这对探讨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这一重要论题或有启发。

    本书是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阳明学派与中晚明的知识学”(17FZX010)的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

    刘荣茂,山东莒县人,哲学博士,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暨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专任研究员,从事宋明理学研究。发表《游艺养心:阳明学派的知识面向》《阳明师弟良知与见闻之知之辨再析》等论文多篇。


《阳明学派知识学研究》

目录

    导

      一 从阳明学的批评史谈起

      二 研究问题与学术综述

      三 本书的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王阳明的知识著述及知识观

      一 知识著述

      二 批判辞章与训诂之学

      三 关于名物制度等知识的观点

      四 对礼乐诗教的态度

      五 结语

    第二章 阳明高弟的知识学与经世维度

      一 经世实践及知识著述

      二 经世理论的新突破

      三 良知与见闻之知之辨

      四 结语

   第三章 阳明高弟的技艺活动与工夫修炼

      一 应举

      二 作文

      三 用兵

      四 结语

    第四章 黄勉之的儒学思想与知识追求

      一 心学造诣与思想定位

      二 政治思想

      三 知识追求

      四 结语

    第五章 顾箬溪与唐荆川的道艺观

      一 顾箬溪的知识探索

      二 唐荆川的心学与经世学

      三 唐荆川的道艺之辨

      四 顾箬溪与唐荆川的游艺观

      五 结语

    第六章 顾箬溪与黄久庵的学术转向与阳明学派的分化

      一 顾箬溪对阳明心学的修正

      二 黄久庵思想转变探析

      三 顾箬溪与黄久庵的学术转向与明清思想转型

      四 结语

    第七章 阳明后学的经学观及其实践

      一 阳明学派经学观的多维面向

      二 季彭山的经学注疏与博学旨趣

      三 《四书私存》的诠释思想

      四 季彭山心学《易》的诠释理路与思想特质

      五 焦弱侯的经史博学及其思想探源

      六 结语

    结论

    附录 阳明学派学者知识著述之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图文: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办公室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