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声音的活化石” 布依族八音坐唱

发布时间: 2024-12-10 浏览次数: 12


布依族八音坐唱简介: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

布依族八音坐唱表演。受访者供图

    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表演以第一人称的跳入唱叙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跳出解说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叶等布依族乐器进行伴奏的情形。演唱时,男艺人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则在原调上进行演唱,产生强烈的音高和音色对比,增加演唱的情趣。 

    八音坐唱的唱腔曲调主要为正调,其他曲调统称为闲调。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有《贺喜堂》《胡喜与南祥》《迎客调》等40余个。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有盘江奇葩”“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声音的活化石等美誉。 

    2006年,贵州省兴义市申报的布依族八音坐唱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族八音坐唱国家级传承人梁秀江:让古老音韵唱出时代新声

    兴义市巴结镇依山临水,民族风情浓郁,居住在此的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在巴结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走近巴结乡,先听八音昂。欲知八音底,得问梁秀江。当中提到的梁秀江”,便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布依族八音坐唱代表性传承人梁秀江。 

    “我的技艺为祖辈世代传承,9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后又拜罗老卜为师。梁秀江说起布依族八音坐唱滔滔不绝,他可操牛骨胡、勒尤、竹笛并能演唱,还可根据八音曲调进行编曲、套曲并填词。

梁秀江教授徒弟演奏。受访者供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布依族八音坐唱表演的内容除了贺喜、立房、祝寿等传统曲目,还加入了歌颂党的政策和讲述当下老百姓生活趣事的内容。每年新春正月,八音坐唱一唱便是十天半月,这一唱便唱成了巴结镇的一道风景线,吸引周边群众和来往游客驻足观看。 

    布依族八音坐唱这一古老的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梁秀江和表演队排演的代表性传统节目《布依婚俗》很受欢迎,一场别开生面的《布依婚俗》从对山歌开始,送喜粑、打亲,到送亲时的背新娘至新郎家拜堂、跨火盆、跨马鞍等一系列婚礼程序,礼成后布依族八音坐唱《贺喜堂》接亲调正式开唱,游客们如同真正参加婚礼一样热闹。梁秀江说:每年要接待许多国内外游客,观看过婚俗表演的客人,往往赞不绝口,个个眉开眼笑,都会为优美的八音演奏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所倾倒。 

    “全靠口传心授,传承肯定有难度,现在每周都会坚持为表演队上三次课。梁秀江说,布依族八音坐唱推广的路还很长,希望这古朴优美的音乐被更多人听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编辑/赵珊珊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2-10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