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之文教记 | 安顺文庙:积淀书香雅韵,见证文脉流芳

发布时间: 2024-12-26 浏览次数: 12


编者按: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在贵州大地,气象万千的屯堡文化,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光彩照人。600多年来,屯堡文化在贵州扎根、生长和演化,形成了兼具特殊性和唯一性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挖掘屯堡文化内涵,展示屯堡文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记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位于安顺古城东北隅黉学坝路南侧的安顺文庙,与不远处巍然屹立的安顺武庙互相映照,见证了明朝屯军文化的繁荣和儒家文化薪火相传的魅力。

    600多年沧桑变幻,在高楼映衬之下,闹市喧嚣之中,安顺文庙以古朴庄重的身姿,散发出独有的静谧。

安顺文庙一景。杨爽 

    据了解,安顺文庙又名府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有着600多年历史,被誉为黔中儒学圣殿。庙内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文庙的历史原貌,历经多次增建和修复,现存建筑22处,也被称为石殿艺术的殿堂

    跟随安顺文庙管理处业务室主任杨玉龙的脚步,行走在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文庙之中,透雕石花宫墙上镌刻的宫墙数仞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文庙内看见的宫墙数仞。张歆 

    “安顺文庙是贵州省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文庙,它是明清时期安顺的重要文教场所。杨玉龙说,作为中国西南地区较早建成的文庙之一,安顺文庙也是明王朝为永镇边陲政治手段的反映,充分体现了明清儒家文化由中原向西南边远地区延伸发展的历史,是独特的屯堡文化遗迹。

    据《续修安顺府志》中记载:庙之建筑,非唯为黔中各府、厅、州县之冠,即方之北京国子监太学的孔庙,亦无逊色。”2001年,安顺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文庙作为安顺极具人文气息的所在,还是一组规模宏大、工艺精美的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人文和艺术价值。

文庙内的龙柱局部图。杨爽 

    “安顺文庙古建筑群沿中轴线建在面积不等,逐层抬升的五层台地上,由低向高、由开阔到紧缩,层层递进。在杨玉龙看来,作为安顺文教发展的代名词,整个文庙古建筑群还是地方官学的重要标志,四重院落巧妙利用缓坡地形渐次排列,形制严谨、典制齐备,充满浓郁的屯堡风情。

    “尤其是大成殿前的这两根龙石柱,采用了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石雕技艺,构思精巧、造型独特,无人看了不叫绝。杨玉龙说,石柱因精妙绝伦的石雕艺术声名远扬,吸引无数游客竞相打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总策划/邓国超 张焱

执行/李坤 黄蔚

/陈江南

视频/周梓颜 陈祖嘉 刘义鹏 周尧

海报设计/赵怡 王子琪

编辑/吴蔚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2-21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