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志 行贵州 | 甘当贵州文旅推荐官的清朝官员洪亮吉

发布时间: 2025-01-09 浏览次数: 12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清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他是殿试榜眼(一甲第二名),也是乾嘉时期著名的方志大家、文学巨匠和人口学家。 

    乾隆五十五年(1790),洪亮吉中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入翰林院,任编修。两年后,洪亮吉被乾隆皇帝破格外任贵州学政(旧例翰林院三年期满散馆,才会外任)。

洪亮吉像。

    乾隆五十七年(1792)十一月,洪亮吉到贵阳上任。次月,初任学政的洪亮吉就接到了政事——为镇远知府蔡宗建修纂的《镇远府志》作序。

    洪亮吉深谙历史、舆地、方志之学,尤擅长考据,曾先后主撰《淳化县志》《长武县志》《澄城县志》《固始县志》《登封县志》《怀庆府志》等府县志书。乾隆五十三年(1788),洪亮吉还以个人之力编纂了一部五十卷的全国性总志——《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其中第四十七、四十八卷即贵州卷,是一名妥妥的贵州通。他还就此书体例与章学诚进行探讨,写了一封著名的回信——《与章进士学诚书》。因此,作为主管一省教育文化事业的学政,对于蔡知府为《镇远府志》作序之请,洪亮吉责无旁贷,也轻松胜任。 

    翻开《镇远府志》,洪亮吉认认真真读完,并于当年小除前一日(小除,即除夕前一日)作序。序中,洪亮吉称赞蔡知府修的这部志书条分缕析、星罗棋布既又读其夜郎牂牁且兰等考辨,对蔡知府考证(镇远府)当去故且兰不远的观点颇为赞同,在赞叹蔡君之精于地理的同时,又补充了六个方面的论证,举余之与蔡君合者,还以质之蔡君。但是,作为方志大家,洪亮吉也指出了《镇远府志》存在的瑕疵,即沿袭了旧有著作的贵州水道之误和古今之异名。为此,洪亮吉决心完成一部考证贵州水道之著作,以附与蔡君此志之后,俾后之撰方志者有所据焉。

《镇远府志》(图片源于网络)

    洪亮吉于舆地之中,最为重视山川,于山川之中又独重河流。其尝言域中最要者山川,然山形则亘古不变,水道则时有迁徙,故水之原委,疏记独详,图所不能尽者。也因为贵州大川多见于史籍地志,古今异名甚多,以致一水则随地易名,有至十数名不止者,而前人郭子章、田雯等的考证横据胸臆、不寻源流,存在不少局限。于是,洪亮吉决定完成《贵州水道考》这部著作,庶后为方志者有所考镜云

    乾隆五十七年至乾隆五十九年(1792—1794)的两年中,洪亮吉于贵州各府校士之机,走遍贵州十二府(时贵州十三府,铜仁府生员乡试在镇远府参加,因此未到),于贵州大小山川类皆沿源溯流,证以昔闻,加之目验,既不信今,亦不泥古,撰成《贵州水道考》。此书分为三卷,上卷为由湖南入江诸水,中卷为由四川入江诸水,下卷为由广西至广东入海诸水,详细记述了当时贵州境内7条经流,8条大水,181条中水,152条小水的古今异名、源流等情况,成为考证贵州水道的第一部专著。此书因出于名家之手,对弄清贵州水系、源流以及志书编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许多考证,如温水考”“刚水考”“潭水考等至今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除了《贵州水道考》,洪亮吉还著有《黔中录》,收录在《晓读书斋三录》中,对贵州名物进行考证,记载了贵州建置、形胜、水道、名宦等情况。这部书被乾隆皇帝曾孙爱新觉罗·奕经评价为其精核通博,可与顾炎武《日知录》、阎若璩《潜邱札记》诸书抗行 

    洪亮吉不仅是方志大家,也是一位文学巨匠。他在担任贵州任学政期间,于各地视学校士时,游览山川,写下了大量记述贵州各地形胜、风土人情的诗文。三年中,完成的诗歌就有《黔中持节集》三卷、《关岭冲寒集》一卷、《莲苔消暑集》一卷,计538首。若以其在贵州任职时间计算,在1000余天中,平均两天即作诗一首。这些诗文描绘贵州各地形胜、记录当地风土人情,为贵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艺文资料和地情资料,也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如说贵州是山水乡,赞美黎平府和都匀府是灵秀之所藏,赞黄果树瀑布此景岂是人间来(《白水河》),赞石阡温泉为已试人间第七汤(《石阡城南温泉》),赞黎平少寨溶洞楚南之秀壤,荒外之奇觏(《少寨洞赞》),赞独山黑神河实荒外之奇瞩焉(《黑神河赞》)……

    洪亮吉还是一位人口学家,在任贵州学政期间,完成《意言》二十篇,其中治平”“生计两篇集中反映了其人口思想,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还早5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论专著。

    乾隆六十年(1795)十一月,洪亮吉任期满,离开省城,送者自图云关至贵定,三日中常不绝。十五日,洪亮吉抵达出贵州的最后一站——镇远府,遇到了新任学政谈祖绶。即将归家的欣喜,离开贵州、友人的不舍,代者(接替者)是否勤廉,洪亮吉百感交集,作诗六首留别、并赠新任学政谈祖绶。诗中,他回忆自己三年之中作《贵州水道考》之艰辛,前年使者来,一一穷险幽。……我行皆乘之,遍历十二州。马上作一书,分此楚蜀流。芟除土俗名,不使混固彪。庶以示后来,不贻兹土羞。抒发了自己将离开又不舍的留别之情,诗文及千篇,藉以压客装。仲冬当北征,念之尚傍偟。……作诗别山灵,此景殊难忘。也不忘叮嘱新任学政谈祖绶等诸公,要廉率其下,下级知府、知县才会上率下效(公廉率其下,守宰自惶悚),对于少数民族的治理要多给予宽厚仁爱(所期仁及物,役不到繁冗),切勿随意煽动征税、随意征用民夫(花苗既输诚,吏勿轻煽动)。

国家图书馆藏《洪北江先生年谱》。

    在担任众多官员艳羡的肥差”——学政(因在主持科举中能获得大量的额外收入)任上,洪亮吉没有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升官发财那一套,而是勤廉为政、革除积弊,为贵州学子、科举干了许多实事,一改贵州学风,以致黔中人士皆知励学好古,获得了清廉爱士,数十年所未有的美名。三年中,洪亮吉还马上作一书”“诗文及千篇,完成《贵州水道考》《黔中录》等多部著作,留下大量描绘贵州山水形胜、风土民情的诗文,成为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向外宣介贵州的代表性人物。

 

策划/黄蔚 舒畅

学术支持/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张文建

编辑/赵珊珊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5-01-09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