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悦读” 品读经典——《礼记》读书会在中国文化书院举行

发布时间: 2025-05-23 浏览次数: 10

2025522日上午,“溪山悦读” 品读经典——《礼记》读书会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涵远读书楼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阅读经典为《礼记·曲礼》篇的“进食之礼”。《礼记》读书会由王胜军教授、刘青衢博士发起,共同品味经典,感受书香魅力,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共十余人,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

活动伊始,教师领读书人带领参会学生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参拜至圣先师孔子像。在悠扬的古琴声中,参拜者整理衣冠,神情肃穆,面向圣像,双手交叠,深揖三次,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随后,书院副院长何茂莉教授为教师领读人王胜军、刘青衢及学生领读人孙洪哲、黄雯颁发聘书,鼓励大家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教师领读人王胜军、刘青衢详细介绍了本次的阅读计划:包括《礼记》一书在中国古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作用,一句一字读原著、开放式讨论、联系身心、经世致用等阅读方式,并指定了以《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疏)为代表的相关参考书目。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由学生领读人黄雯朗诵并讲解《礼记·曲礼》中的饮食文化篇,通过系统阐述先秦时期贵族阶层的进食礼仪规范,体现出周代礼乐文明对于日常生活的渗透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活哲学。领读人黄雯同学特别指出这种布局暗藏‘左阳右阴’的方位哲学,古人将宇宙秩序投射于饮食空间。王胜军教授、刘青衢博士针对黄雯同学的领读,从文本、思想、历史及其现实意义等方面作了点评和进一步说明:礼始诸饮食,饮食是一个民族文明的体现,也是其民族性格的表征。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老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自由发言环节同学们更是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感悟,包括礼与人性、礼与尊卑等级、礼与生活习俗、古今之变、中西饮食文化等诸多内容。

这场读书会未止步于考据故纸堆,更进一步联系当下,让《礼记》的饮食规范活了起来,当现代人重新审视“为什么长辈先动筷”“为什么碰杯时杯沿要低”,便会发现:千年前的饮食文化礼仪早已化作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在活动结尾的“歌诗”环节,全班师生一起朗诵宋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的本次读书会就这样在风声、雨声伴着朗朗诵读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读书会是中国文化书院实施贵州大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之“书香浸润,典耀溪山”——“溪山悦读”品读经典读书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本学期每周四上午将如期在涵远读书楼举行。《礼记》读书会活动得到了中国文化书院段忠贤、何茂莉两位主管领导的倾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办公室马益英、周美林、张洪等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助管积极倾心付出,努力做好了服务工作。贵州大学宣传部为此特别来到中国文化书院,对《礼记》读书活动进行了全程拍摄。

文:黄雯   图:张洪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段忠贤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