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年会举行:在经典阅读中传承和开新文化

发布时间: 2025-10-11 浏览次数: 14

乙巳仲秋,天朗气清,2025年9月27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内,古木参天,书香氤氲,“经典阅读与儒家文化传承开新”学术交流研讨会——贵州省儒学研究会2025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党支部成立选举大会于此隆重举行。学者专家、儒学会成员及在校学生齐聚勉学堂,共襄儒学盛举,同沐圣贤遗风。

大会伊始,副秘书长刘青衢博士宣读贵州省儒学研究会黄诚会长开幕致辞,介绍会议主要内容。致辞聚焦文化传承开新理论性与实践性课题,强调儒学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与现代价值;在新时代深化经典阅读、促进两个结合的具体实践,不仅是儒学研究的使命,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其言谆谆,其意切切,为整场会议奠定了凝思聚力、返本开新的基调。

随后,会议进入第一阶段——儒学研究会党支部成立选举大会。此环节由儒学研究会秘书长栾成斌副教授主持。在肃穆的国歌声中,与会同志感受到了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经过一系列法定程序,会议顺利选举产生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临时党支部首届书记及委员。最终,选举仪式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落幕。

会议第二阶段——学术交流环节由贵州大学刘青衢老师主持。六位学者依次发表主旨演讲,金声玉振,各有千秋,共同围绕“‘四书’经典阅读与儒家文化传承开新”、“‘五经’经典阅读与儒家文化传承开新”、“清代儒学与清史研究”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王胜军教授以《清代乡村的儒学阅读》为题,钩沉史料,展示了古人“负耒横经”耕而读,“雪夜孤灯”“冷屋敝褌”而手不释卷,揭示了儒学教化如何通过基层阅读实践深入民间,塑造乡土社会的伦理秩序与文化心理,展现了儒学经典的强大生命力。

贵州省社科院赵青研究员则聚焦《光绪十九年贵州乡试四书五经题浅析》,从科举制度的微观视角切入,剖析光绪十九年贵州乡试四书五经题,见微知著,展现了清代贵州士人对儒学的深刻理解与自觉传承。

贵州师范大学黄晶副教授在《孔子的时间意识与对文武之道的传承开新》中,融通现象学视野与儒家思想,阐释孔子“百世可知”的时间智慧,揭示了儒学贯通古今的坚韧力量与超越时代的阐释空间。

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袁曜先生以《知行阅读,启智润心》为题,结合管理实践,强调阅读须落脚于“知行合一”,指出技术可以迭代,而品格的锤炼才是根本,为经典阅读融入当代教育提供了实践范式。

东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黄书同学在《生命成长与世界豁显:阅读经典的一点体会》中,深情回顾在贵大求学期间读书会的思想交融,阐述经典阅读对于知识涵养与心灵疗愈的双重意义,言语间浸润深切的人文关怀。

最后,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朱德利教授的《以心灵唤醒心灵,经典阅读之我见》指出阅读方式不断变迁,因时而异,然经典价值永恒,倡导在拥抱时代变化的同时,更应深读精思,体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此后是自由发言阶段,舒奇峰、王尤清、任健、马国君、安尊华、王天桥、王涛等贵州学术界的知名学者或宏观立论,或微析探赜,观点交汇,慧光互映,充分展现当代儒学研究的多元路径与学术生机。

会议尾声以黄诚会长发言收束,他通过解析和诠释“儒”、“读”等字的概念,再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是开启信息世界,照亮前行的智慧明灯,提倡知识学问与生命学问融为一体,并注重自身身心体悟。

秋阳正好,学风清扬。勉学堂内,思想的清泉潺潺流淌,一场关于经典、传承与创新的对话,正悄然书写儒学在当代的生动篇章。薪火相传,斯文在兹;守先待后,来轸方遒。(图文:曹菁华)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段忠贤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