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王晓卫:《黎庶昌赋》

发布时间: 2025-11-04 浏览次数: 10

《黎庶昌赋》

(律赋。以“宇内如斯拓彼襟抱”为韵。八章,每章十六句。)

作者:贵州大学 王晓卫


女娲补天,星火盈宇。或落禹寺之旁,因滋黎门之树。静圃团馆授徒1,儿孙对灯为侣。雪楼两仕而再归2,桃李三更以勤虑。雨耕清贫3,双璧骋骛4。浸养如斯,传承厚与。伯仲皆擅诗词5,檬村独精乐府6。跗萼遍读锄经7,妻兄亲传彟矩8


幼丧严亲,哀彻五内。对萱堂与棣华9,居禹寺知途轨10。从子尹学摛辞,慕前贤思振袂。钩沉见道之文11,啖嚼等侪之味12。咏史而长吟,穷原以竟委。理顺则怡然,词精而感喟。游万里至京华13,与三江交夙契。虽缺功名,幸观壮丽。


两宫颁诏14,冠盖闃如。生员一奋,答卷长舒15。效陈亮之谒阙16,披己肝之原初。谓求才需破例,言革弊必清芜。陈危道之十二17,列更张之诸途18。筹根本之不拔,得生民之宽馀。谕令再陈详虑,书言当废必趋19。清廷采录三者20,旨谕曾营效躯21


仰曾侯之敦礼,欣莫叟之在斯22。涤翁授之古文义法23,无锡同味神理天机24。哀故宅之焚毁25,痛诸亲之永离26。悟情文之互感,思体用之交驰。知军功无取,望禄事有为27。阅官场之凉薄,从郭子之励规28。辞妻别子,入海迎曦。大洋气象,来臆瑰奇29


欧洲六年,眼界频拓。陈赛会之瑰奇30,叹英船之卓荦31。与定开河32,详商御貘33。西洋杂志所陈,议会情形斯度。考欧陆之形34,思上穹之学35。赞半岛之文明,欣黉堂之礼乐。纪泽厚交36,巴黎然诺。将返九州,送归落寞37


两任钦差38,凭情察彼。细考琉球,耽思国是。陈管见献真知39,得中堂之赞美40。东瀛学士欣与交游,黎氏群书得刊次第41。伯迪临别而赠歌42,栗香和诗以垂涕43。惜天爵之难酬44,哀小山之得罪45。修禊先吟46,老孺后至47。一段美谈,千秋清徵。


神州所逸,繋此孤襟。周旋日本,遍访幽沉。欣友人之馈赠,得书肆之奇琛。惊唐人而魄动48,捧影宋以孤吟49。谢邻苏之助力50,倾己币以居歆51。耽思考订,撰跋钩深52。刊斯百部,献彼千忱。元济承其悃悃53,中华继尔骎骎54


禹寺藏经55,专祠寄抱56。建拙尊园,滋娴静草。创洋务学堂57,传学童贤道。悲甲午而愈衰,渐身心以纷扰。卸印回乡,逢灾致犒58。募银以购粮,传电而防殍59。哀妻妾之先亡,苦独居之悴槁。渔塘葬魂60,郑莫相眺61


王晓卫 乙巳初冬于绎史属文斋



1.庶昌祖父安理,号静圃。

2.庶昌伯父黎恂字雪楼。

3.庶昌父黎恺字雨耕。

4.或称黎恂、黎恺兄弟为黎氏“双璧”。

5.长兄庶焘、仲兄庶蕃。

6.兆勋号檬村,为雪楼长子。词亦称乐府。

7.跗萼谓兄弟或表兄弟,此指郑珍,郑母为庶昌三姑,郑珍妻又是庶昌堂姐。黎氏锄经堂藏书丰富。

8.庶昌妻为莫友芝妹。

9.萱堂谓母亲,棣华谓兄弟与妹。

10.十二岁与诸兄在禹门寺黎氏家塾从杨开秀读经,后又从雪楼先生读史。

11.庶昌《答赵仲瑩书》:“因文见道之说,仆犹笃信不惑。”

12.等侪,指可与六经相比肩的子、史、集部精典。庶昌《答赵仲瑩书》“予谓有可读与经等者”。

13.咸丰十一年至京应顺天乡试。

14.同治元年七月下“求言诏”,望臣工直言朝廷政治得失。

15.庶昌一上“万言书”后,上谕将所陈诸事再条分缕析具呈,遂再上“万言书”。

16.余比较《应诏陈言疏》与南宋陈亮《谒阙上书》,庶昌实以陈亮为榜样。

17.如:“开捐取利,上下交征,一危也。”

18.如:“罢开捐之途。”

19.书,谓应上谕再陈言疏。

20.庶昌所陈十馀事,清廷公开宣布采纳者三:荐举贤才,军功分三等叙功,贡士策问中“准其敷陈政事缺失”“不准专取楷法”。

21.庶昌仅秀才身份,因陈言忠恳,加恩以知县用发交曾国藩军营差遣委用。

22.莫叟,莫友芝,时在曾国藩安庆大营。

23.曾国藩号涤生。

24.薛福成为无锡人,与黎庶昌俱在曾幕,同为晚清古文名家,时有“南黎北薛”之称。

25.同治四年,沙滩故居因乱焚毁。

26.在曾幕期间,伯父黎恂、从兄兆勋、表兄郑珍、长兄庶焘、嫡母张氏先后去世。

27.庶昌难决“从戎”与“从仕”二途,致书曾国藩求教,曾回信曰“从军一念近于下策”,劝其“以禄事为上”。此乃庶昌一生功业之重要转折。

28.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檄调庶昌随行充三等参赞。

29.抱谓胸襟。

30.光绪四年观巴黎首届万国博览会,撰《巴黎大赛会纪略》。

31.曾观英军大阅兵,记载海军各船“夷情”。

32.曾参加通过开凿巴拿巴运河决议会议。

33.曾蒐集关于中俄边境资料八种,撰书呈总理衙门,供防俄侵掠参考。

34.曾撰《欧洲地形考略》。

35.曾撰《谈天汇志》。

36.曾国藩次子曾纪泽屡使欧洲。

37.庶昌将归国,曾纪泽有诗赠别。

38.庶昌两度以钦差大臣出任驻日公使。

39.光绪十年上《敬呈管见折》。

40.此折虽被总理衙门退回,却得李鸿章称赞,叹“嘉纳未必施行”。

41.《黎氏家集》十册,由日本一流刻工镌版。

42.日本汉学家藤野正启,字伯迪。

43.日本汉学家宫岛诚一郞,字栗香。

44.日本文士冈天爵,庶昌有文“惜其穷老不遇”。

45.日本散文家小山朝宏,“少以疏狂得罪,久乃获释”。

46.光绪十六年三月三,与日本文士及在日华儒于芝山红叶馆文酒吟宴,犹兰亭之曲水流觞。庶昌吟一诗,众乃和之。

47.宴集之后,国内寄来和诗近百首,中有十三岁作者。

48.唐人,谓唐手抄本及影抄本。

49.影宋,谓影宋刊本。

50.杨守敬晚号邻苏老人,时为驻日使署随员,助庶昌成《古逸丛书》。

51.居歆,安然快乐。

52.《古逸丛书》所收各书之跋,部分为庶昌、杨守敬撰。

53.张元济影印宋刊珍本47种,曰《续古逸丛书》。

54.中华书局收录宋元珍本及海外孤本43种,曰《古逸丛书三编》。

55.庶昌在日本坊间购得翻刻南藏佛经,贮于禹门寺藏经楼。

56.庶昌在贵阳雪涯洞侧建丁宝桢专祠。

57.庶昌病归前任川东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约四年,在重庆创设该学堂,选拔优秀生赴伦敦留学。

58.光绪二十一、二十二年,遵义大旱。

59.光绪二十二年,电告云贵总督王文韶求赈,王拨银万两赈灾。

60.庶昌墓在新舟镇平远村渔塘。

61.渔塘黎庶昌墓与望山堂郑珍墓、青田山莫友芝墓成品字形遥遥相望。



作者简介

王晓卫,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社会兼职有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原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赋学会理事等。著有《贵州大学赋》《书院赋》《阳明赋》《文澜库书西迁赋》《茫父先生赋》《状元赋》《李端棻赋》《周钟瑄赋》《周渔璜赋》《郑珍赋》《莫友芝赋》等。


一审:唐玮欣 二审:何茂莉 三审:段忠贤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