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繁重的班主任工作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和品德的民族。
然而,近几年来的学生很难教育,使每个老师深感头疼,也是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我的事。我总是想,怎样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呢?几年来,很多方法都试过了,道理讲了很多,学生就是听不进去。班上逃学的、迟到的、进网吧的、不做作业的、吵架打架的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如张泽杰、赵宇放学后经常不回家,进网吧,有时一、两天都不来上学。不守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人就更多了。我觉得班主任当得太累,经常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解决学生之间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有很多和我一样的班主任也非常辛苦,非常劳累。可是,怎样才能摆脱困境,找到一条既轻松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捷径,从繁重的班级管理琐事中解脱出来呢?我们终于找到了办法。
二、经典诵读,一把神奇的钥匙
2007年5月,贵州省儒家研究会、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为我校赠送了经典读本——《弟子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很快就建立了《经典诵读与学生不良习惯的改变》的实验课题,我班也是实验班之一。得到读本后,我如获至宝,赶紧带领学生朗读、背诵,结合诵读,讲一些故事给学生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开始有所改变。
首先,是迟到的人少了。学生们每天早上都能在上课前十多分钟进校诵读《弟子规》。其次,是学生之间发生了吵架、打架的事情后,能意识到自已的错误,主动和好,一起来找老师认错。这样的事情,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再次,有很多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意识到自己以前很多地方都做错了。例如:学生李琦,在一次学习交流中,主动走上讲台,找出自己表现不好的原因。他说:“以前自己从来都不听父母、老师的教育,我行我素,上课经常不守纪律,和同学吵架打架,作业经常不做。现在意识到,不听父母的话,是不孝;不听老师的教育,是不尊敬师长。”他找到了原因,决心要把以前的过错改掉。上台发言时,还恭恭敬敬地向老师和全班同学鞠躬。他的发言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我们都感到他是在用心灵说话。李琦回到坐位后,放声大哭,哭声震憾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从前经常进网吧、逃学、不按时回家的张泽杰、赵宇同学,通过一段时间《弟子规》的诵读,不再逃学了。而且,赵宇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学校“整脏治乱”活动中,表现非常好,用手把堵在下水道里的矿泉瓶抓了出来,让积存了几天的脏水排出,把臭气熏天的下水池清洗干净。后来,被学校评为了经典诵读的优秀学生。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启迪着中国人的智慧,陶冶着中国人的情操,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经典诵读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孩子们的一扇扇心灵的窗口,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而且能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真、善、美,学会做人。
三、经典诵读中,班风有了明显好转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深入扎实地落实经典诵读的每项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们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弟子规》内容广泛,含义深刻,通俗易懂,无论是学生的言行举止,还是为人处事,从中都能找到理论依据。学生一旦背诵成篇,潜移默化,将终生受用无穷。
现在,我班班风有了明显的好转。过去逃学、迟到、进网吧学生,现在都能按时到校上课;课堂纪律较好,全班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班上桌凳坏了,有人主动修理;教室里有了纸屑,有人主动捡掉;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有人主动劝解。现在,来找我解决问题的人少了,我当班主任觉得轻松许多,不再像以前那么累了。
中华民族的优秀经典,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愿付出我微薄的力量,在经典诵读的园地里不断耕耘,让经典诵读的活动开展得更加充实,更加生动,更具内涵,更具特色。
作者:常开凤,贵州省赫章县第一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