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引
王阳明三十七岁在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悟道。有两个问题:“他悟的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悟道?”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在此可借用佛门中释迦牟尼佛和中国禅门德山悟道的故事作一比较的理解。
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这时他身为太子,当时世间学问已经通晓。出家后,经过六年各类苦行,证知苦行不是道,复又经过六年无想定 ( 即无任何概念,身心俱寂,在不昏沉、不散乱中), 也认此不是道。后来他在一菩提树下静坐,到了第八日早上,睹东方的一颗明星而悟道。他悟后,说了几句话:“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释迦牟尼佛悟的是什么?他悟的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下面再说中国禅门德山的悟道:
德山是唐时四川人,他早岁出家,在未悟道前,精究律藏,且贯通性相诸经旨趣。他的才识,不是气吞河岳、情包万物所能形容的,他曾经向同学说:“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后来他听说闽南方禅席很盛,不以为然,骂南方禅门大德是“魔子”。他说:“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摟其窟穴,灭其种类 ,以报佛恩。”德山于是挑了一担《青龙疏钞》 ( 释《金刚经》者 ) 出蜀,往澧州龙潭崇信大禅师那里去。
德山到龙潭,上了法堂,至为自信且无比傲慢的说:“久向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龙潭禅师一听,便引身说:“子亲到龙潭?”( 你是真正自己亲自到来龙潭的吗?)龙潭禅师就这样大禅棒轻轻的一挥,打得德山:“无语!” 德山暂时服气了,便住下来。
有一天晚上,德山侍候龙潭禅师,龙潭禅师说:“更深何不下去?”(这是多重语: 一、夜深了;二、潭好深啊?三、你为什么探不到底呢?四、快探底啊!)就这样,德山便离开屋子。离开屋子时,他说了一句话:“外面黑潭!”(潭外面好黑啊!好黑!)龙潭禅师便点了一纸烛给德山,德山正要接纸烛的时候,龙潭便把纸烛吹灭了,就这样,德山悟道了。他便立即向龙潭大禅师礼拜。这时,龙潭便问德山:“子见个什么?”(你证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呢?)德山回答得很妙:“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怀疑你的任何了!你这个老和尚,原来也是天下第一翁啊!你的每一句话,对啊!对啊!”龙潭很高兴。
隔不几天,龙潭禅师升座,他向大家说:“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唉呀!呀!呀!你们在座的,有个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汉子,他,哼!牙齿就像天下第一的利剑,那个口就像血盆一样〔意指智慧之盆〕。这个汉子,你用禅棒一打,他是不回头的!将来在孤峰顶上〔得到孤峰顶 ,方超万壑邻〕,建立我的道范、道风的,就是这个汉子!)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德山悟了以后又如何呢 ?他一听龙潭的印可、夸赞与期许,这时一点傲慢也没有了,便将他挑来的一担《青龙疏钞》,堆在法堂前烧了,烧前举起火炬,说:“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垫”[1]
二、王阳明先生的悟道
阳明先生三十七岁悟道,他悟的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根据《王阳明年谱》记载,他悟道的经过是这样的:
“先生三十七岁在贵阳,春,至龙场。始悟格物致知。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魉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的鳥夬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一洒洒, 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谈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2]
王阳明悟道的经过有几点值得注意:
1、他悟道时所处的自然艰难环境,非常人能居;
2、得失荣辱己能超脱,但生死末了;
3、乃自做石墎,发誓‘吾惟俟命而已’;
4、日夜端居澄然,以求静一;
5、因静一,得胸中洒洒;
6、悟格物致知之旨;
7、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时,所展示的有上述七点,现在一一作解析:
a、他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人能居,这在往圣先贤的悟道经过中,几乎都是一律的。尼采的《超人》(悟道者)一起始就是去山上的;释迦牟尼佛未悟道前,在印度雪山苦行;虚云大师和老虎在一起;禅门六祖惠能年少悲苦,在五祖弘忍处未悟道前,一人在碓房为庙中七百多人舂米。
b、超脱了得失荣辱,这和任何悟道者是一样的。我们看文天祥的悟道诗,就知道这一点。文天祥是在狱中遇到了道人灵阳子授“大光明法”而悟道的,他的悟道诗是这样的:
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
昔我爱泉石,长揖离公卿。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
至人不可见,世尘忽相缨。业风吹浩劫,蜗角争浮名。
偶逢大吕翁,如有宿世盟。相从语寥廓,俯仰万念轻。
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
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
我如一道旅,久欲行躡 。闻师此妙诀,遽庐复何情。
人包括得失荣辱在内的一切的一切,原来是“业风”,业风也者,是奈何阿赖耶(轮回生之欲),半点不由人。因为文天祥悟了,乃知:“天地有正气”。
c、阳明先生在超越了得失荣辱后,还有生死未了。因此作石墎,发誓:吾惟俟命而已(不了生死,即死在此地),这与释迦佛在菩提树下发誓要悟道是一样的。释迦佛说:若不悟道,就死在菩提树下。这种决心,就是道门中说的: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这也就是置诸死地而后生、绝后再苏也;这更是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d、日夜端居澄然,以求静一。这一点对阳明先生的悟道,是至为重要的关键。在中国的道门中,“澄然”、“静一”是悟道的共法。儒家强调定、静、安、虑、得。“定、静、安”即澄然;“虑”为观想 ,“得”即得“一”。老子强调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即静一。庄子的心斋、坐忘也同样是澄然、静一也。至于佛门中的大、小“止”与“观”,无一不是落实在澄然与静一上。
e、因静一,得胸中洒洒。禅门的初禅和二禅是:“离生喜乐”(身心初步离内外觉受——初禅 );“定生喜乐”(不昏沉、不散乱、明明了了——二禅),既得静一(初步), 就当然“胸中洒洒”了,此乃吾人存在清净面的显现,也就是尼采说的: 人要活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便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了。
f、悟格物致知之旨。在王学中,阳明先生的悟格物致知之旨,是其整个学说,也是儒学重要问题,后来他将格物致知与其所发展的学说“致良知”合在一起来解释,因此,本文在谈及其“致良知”时,再来论述其格物致知。
g、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悟到圣人之道,在他心中所指的“圣人”,是儒学的圣人。阳明先生说:“圣人之道,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实在是对了一半,也错了一半。就其对的部份来说,任何悟道者,在悟道当时,必然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那就当然不是求理于事物了。
北大弘儒任继愈先生十年前向作者说:他研究禅道三十年,他谦虚的说,没有搞进去。但他知道禅道不是从外面打进来,是从内面打出去的。任继公所说的,也就是达摩大师所述悟道的先行条件,达摩大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因此,从任继公和达摩大师所说的,以及从过去中外各门各派悟道者的个案来看,阳明先生说圣人之道,非求理于事物,那是对的,但这种对,是指当时悟道的身心性状,当时的身心性状是:气住脉停、山河大地、主观客观、内外都打成了一片,这时就自然“性光”现前,当然不是、也不必、且不可能求理于事物了。
但是悟后必须起修,起修就必须落在事物上,圣人之道就更宜落在事物上。不过,这种落在事物,是以无为法而落在事物上的。所以说阳明先生的圣人之道不求理于事物,是非常值得商榷的。阳明先生本人当然是一位圣者,所以他后来还是落在事物上,更重要的是他落在“存天理,去人欲”上。“人欲”是人的本来,宋明理学要灭掉“人欲”, 这问题就大了,下面本文会再进一步的讨论。他又悟到“吾性自足”,这是说一切的一切不待外求,与禅门六祖惠能所悟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有些相似。这里说“有些相似”意指阳明先生的悟道,和六祖或与禅门作比较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本文将在论及王学悟道的层次时再来述说其差异。
三、格物致知与致良知
阳明先生三十七岁在龙场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四十三岁始专以致良知训学者。他对“格物”的解释是这样的:
“若鄙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 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3]
这里有几个问题:
1、什么是“致”?
2、什么是“知”?
3、什么是“物”?
4、什么是“格物”?
5、合在一起,什么是“致知格物”?
阳明先生答:“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则由 5 而引起:
6、什么是“良知”?
阳明先生答 :“良知”即“天理”。
7、什么是“天理”?
8、事事物物要得其理,必须知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
[1] 以上所引,见《指月录》卷十五《德山篇》
[2] 《王阳明全集》第七页,台湾宏业书局一九九三年版
[3] 《答顾东桥书》
上述一些问题,阳明先生都有其自己的见解,现分析:
将上述 1、 2、 3、 4、 5问题一起分析:阳明先生将“致”解释为“正”,“物” 解释为“事物”,“格物”则为“正物”。“知” 解释为“良知”,因此第5个问题便得到了回答:“致知格物”便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他在《大学问》中是这样说的:“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中国文字,常常一个字有许多种解释。像“物”一词,《说文》释为万物,《易乾卦》也说:“品物流形”(万物各类化生不已)。而孔子却将“成身”(道德的成就), 解释成“不过乎物”。《礼》哀公问:“敢问何谓成身? 孔子对曰:不过乎物。”“不过乎物”意指生命的完成、道德的成就,还是要合乎自然、合乎事物、合乎吾人之本来的。此所以孔子肯定天也者,原来是四时行、百物生。这也就是说原始儒家并没有舍物(舍客观)而完全入于主观的,《易经》的六十四卦一部份意义,都以客物作表示,道理便在此。但是原始儒家以后(秦汉以后),特别是到了宋明理学,便完全舍客观(客物)而入主观(绝对的唯心或唯理论)了。
阳明先生“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这种说法是将“意”之存在,作为事物之成立的先行条件。不过,这里又可以指出两点:
其一,阳明先生所称之“意”不是指物理的客物,甚至于可以说是与客物不相平的,而是我们主观存在的“意”之本身,这从他的四句教说得非常清楚: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二,佛法说:万法(一切的存在——事事物物)唯识。佛法的唯识,一方面虽是入于主观,但它并不舍掉客观(物)。不仅不舍掉客观,而是对客观作如实的经验性证解后,才说万法唯识的。阳明先生则是“意”落到意欲或意向上(成为一种事,谓之物)。这是彻底的唯心的。“万法唯识”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亦心亦物、非心非物,而最后在“无为法”中,又要超越心物的。从实际来说,唯识论是对的。
阳明先生完全归到唯心唯理论后,便引出他的“良知”、“天理”、“体用”等思想。下面解析他的“良知”说:
“良知”一词,本出于《孟子》,也就是他所说四端之心:“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1]阳明先生承接孟子,统合且扩大孟子良知的原始意义。他在《传习录》(下)中说: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好恶就只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这种论点,是强调人的道德,伦理心,也就是道德、伦理心为“良知”。“良知”又是天理,他在《答欧阳崇书》中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2]——“良知”与“天理”是同一的,它的作用是天理的昭明灵觉处。
在这里有一最重要的问题:究竟是天理有“昭明灵觉”?还是我们主体的昭明灵觉?或者且两者都有“昭明灵觉”?
阳明先生是将伦理的良知与自然的天、哲学的天、宗教的天合一的,他在《大学问》中说:
“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忬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与孺子而为一体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
儒学《中庸》(宋儒朱熹等将中庸当作儒学“心法”), 一起始就讲“天命之谓性”。中国的“天”(原始儒家在内),有自然的天、宗教的天、哲学的天、甚至道德的天的意义。“天命之谓性”是讲由天而来的一切种种,就是“性”。禅门强调的“明心见性”之“性”,就是这种“性”。“性”者,种种条件的形成,条件是缘起,所以性空,如果执着性空,也就是执着种种变化,那人生的问题便永远不得解决。
阳明先生认为仁体与心体是合而为一的,且是根于天命之性。这一点跟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以及荀子的性恶论是完全不同的。阳明先生认为“天”也有“昭明灵觉”,原来是跟我们合而为一的,人有“昭明灵觉”, 他在《传习录》(下)说:
“人心是天渊,无所不赅。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 ,便是天渊了。”
由上可知,依阳明先生的见解,天与良知不仅“昭明灵觉”, 而且天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彻底的道德唯理或唯心论,从人类实际生活的层面来讲,有其价值,但若从另一方面来看,人的良知也是与天理合而为一,甚至说天理就是良知,那就未免不合乎事实了。我们怎不能说人的种种罪恶是良知,再说地震、台风、旱灾、水灾等等就不是天的良知。人世间种种客观的不幸,绝对不是良知可以避免的,此所以佛法说四大皆空 ( 地、水、火、风 )、五蕴 ( 色、受、想、行、识 ) 皆苦。当然菩萨是没有苦和空的,因为善根不苦、愿力不空也。
阳明先生除了说良知是天理和伦理或道德心外,又将良知当作“明德”之“本体”他在《大学问》中说: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比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康德说”本体”是无法证明的,不过中国道学最精华处,就是知“本体”本“空”(佛家),“本体”本“无”( 道家) 。阳明先生思想最需要商榷的,就是他的“本体”概念。他在这里把“至善”当作“明德”之“本体”,而“明德之本体”即是“良知”。
按在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意在追究事物最终之本质性。在中国思想中,把本体说得最突出的,就是佛法的《大乘起信论》,但在《大乘起信论》的“体、相、用”学说中,“体”只是一个假托的名词,并无实质性可言,“体”即是空也——这种论点是对的。然在阳明先生的“本体”说中,给人的印象则是好象有个实际的本体,他的四句教第一句话说“无善无恶心之体”,这里表达“心”有个体,它的“体”便是“无善无恶”。在这里先不说阳明先生的表达是否为对,我们若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佛法不仅不承认“心”有其体,而且像中国禅门二祖神光觅心,最后得的结论竟是“觅心了不可得”。
那究竟阳明先生为对?还是神光为对呢?根本问题在阳明先生悟道的层次只在吾人意识的清净面。若依佛法唯识八识中的阿赖耶(种子识)来说,它是无善无恶的,一旦起用(五偏行——作意、触、受、想、思起用), 便有善恶了。 唯识的这种设定是依吾人身心以及与外界的实际关系所产生之经验现象而设定的,也就是说佛法的唯识论是经验论。依据吾人本来存有之经验,一方面我们存在之本来是无善恶的,起用便有善恶。因为存在之本来并无善恶,所以也就没有一个“体“——心无体也。
将“体”认为是“良知”或将“良知”认为是“体”, 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后来有许多人,搞“心体”与“性体”,那只不过是错乱观念的穿凿,白搞一通而已)。吾人有良知(善),那是成立的;吾人没有良知(恶),也是成立的。阳明先生将“良知”、“ 善”、“体”混同,这是他的“至善”论强调性的说法,他的坚持性的了不起和其思想的价值以及其所以为一位圣者,也就在这个地方。要完成他的这种坚持,他提出了宋明理学最不易克服的一种理念:“存天理、去人欲”。
四、存天理、去人欲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原始儒家的主要思想。人避免不了饮食,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人避免不了男女,所以说天地的大德曰生。然而,人的一生,老在饮食男女中打转,实在也是大大的苦事,西圣苏格拉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说自己最大的痛苦,就是“灵魂”被肉体包裹。佛法不还果阿罗汉未成菩萨之前不来人世,道理在此。为了免除或者减轻“灵魂”被肉体包里,所以古今中外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人文思想。
佛家是要彻底打掉饮食男女的,在道家庄子的思想中,至人或真人也是超越了饮食男女,老子比较圆通,知道彻底打掉饮食男女的不易,所以提倡少私寡欲。原始儒家并不完全反对人的欲念,孟子就主张老人要有肉吃,因为人免不了欲念,但若人欲泛滥,社会必乱,所以儒家就以礼来节制人的贪欲。但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儒家极力以礼来节制人的欲念,儒家在过去中国社会实际的生活中,并不是成功的,皇帝有宫女三千,富有的平民也可娶许多小老婆,这就证明儒家在以礼来节制社会男女的失败。
中国儒家降至宋明理学,大大的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先生更是把“去人欲”当作“存天理”的条件,他说:“去得人欲,使识天理。”按在原始儒家文献的《乐记》中,也谈及人欲的问题,《乐记》是这样说的:
“夫物之成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从上所引,《乐记》的重点在“节”人欲,而非去人欲。但阳明先生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这个问题就大了。按从人的本身来说,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语言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儒学《礼记》说七情是不学而能的。至于六欲,也是人本来所具有的。从凡人的普遍性活动来看,人在情与欲上,所追求的是:一、名;二、利;三、饮食;四、男女;五、权力;六、健康长寿;七、知识;八、情绪。因为追求知识也是一种欲,所以释迦牟尼佛便痛责其知识第一的大弟子阿难,斥其若老是抓着知识,便永远不得自在与解脱,永远不可能证道。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3]
从释迦牟尼佛责阿难要遮舍知识,方能证道一点来看(应注意:不是不要知识,而是在证道上言,一切均须舍)。 阳明先生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是有些道理的。因为阳明先生是将天理、良知、本体合而为一的,也就是将道德伦理的价值与存在的本体合而为一,要证得“本体”(“本体”本空),就必须打掉一切人欲。这意义正如佛法中悟道的《楞严经》所说的:“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狂性”即无明的作意初动而后生之七情六欲也。但是舍掉“狂性”又谈何容易,这也就说明在任何一个时代中,真能克服狂性者并不多,只要是人,就绝大多数在狂性中过一生也。
--------------------------------------------------------------------------------
[1] 《孟子》公孙丑篇不忍章
[2] 见《传习录》
[3] 见《庄子·养生主》
中国文化的长处和精华在道学,但老子说得好,好的一面就隐含着坏的一面,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虽然过去中国的精华知识分子,都在追求至少企图在了解道学(如胡适先生也搞了一下“神会和尚考”),然真有成就者,几千年来,就只是那些少数人,以中国禅门人物为例,真有记录可考、较有成就的,也不过两百人左右而已。这就是说中国文化的长处虽在道学,中国社会之所以一直在社会制度上,不上轨道,也正由于有道学。人,特别中国有那么多的人,要求他们都“存天理、去人欲”,这是非常不合事实,而且是作不到的。台湾这几十年来,表面上道学(各门各派)很发达,实际上是许多病人的大串连(老子和维摩诘说过,人都是病人,只不过,过去如此,现在尤烈。)—— 一部《大藏经》被白话译述和解释得一塌糊涂,哀哉!现代中国道学也。
要说的是,中国道学固然很好,但从未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来看,中国人绝不可以再像过去一样,把追求道学当作生活的重心,而必须从人的实际生活、思想、习气、态度、制度……种种作新的设计。而且当今人类已汇为一体,古今中外各类精华知识,都必须吸纳,绝不可搞只此一家 ,别无分店的门派门阀也。
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为什么作者多年来走遍北京和台北市,没有见到一个。因此,未来的北京和台北市,满街的人都是生活还过得合理、有礼,也还在各方面过得不虞匮乏,这才是最重要的。话说回来,阳明先生个人是圣者,他的致良知……种种,也都是值得吾人效法的。
阳明先生为什么能达成这一成就,也就是他为什么能悟道,那是有其特殊因缘和条件的,下面说明这一点。
五、阳明先生悟道的条件
虽说“道”无所不在,固然人人有可能悟道,然而古今中外真悟道者却是那样的少,那是因为悟道是有其先行条件的。就这一点来说,阳明先生也不例外。“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阳明圣者生命的种子是很优良的,他悟道以前的“现行” (人生的学问与阅历),也可以说是上乘的。
先说他生命的种子:
王右军(羲之)先生就是他的祖先,历代书香仕宦,他的祖父竹轩先生,学问很好,著有《江湖杂稿》及《竹轩稿》行于世;父亲饱读诗书,号龙山公,因其在龙泉山中读书,得进士第一。阳明先生这种出生传统,从佛法的三世因果来说,是有其善缘的。
自阳明先生个人的出生言,他母亲怀他十四个月,色身就自然会比一般人强健(悟道必须转色身,病夫身体要证道,除非是极特殊因缘,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他至五岁都不讲话,这就非常有意义了。传说印度禅门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传人即九祖伏驮密多尊者,到五十岁还不讲话,也不走路。八祖问九祖为什么如此,九祖回答:“畏父母情深!”[1]如此说来,阳明先生到五岁都不讲话,也是畏父母情深乎?总而言之,这是有其特殊因缘意义的。
阳明先生幼时,忽然一天诵竹轩公所读过的书,竹轩公非常讶异,便问何以会读 ,阳明先生回答说:“闻祖读时,已默记矣!”—— 记忆过人也。
在此说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讲法,并无记录 ,他圆寂后,学问第一的大弟子阿难再讲一次,是全凭记忆讲出来的,不仅如此,讲时声音和发的“光”,都和释迦牟尼佛一样。
阳明先生十一岁时,去金山寺作的诗,就非常有气势和甚深境界了: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徽洞龙眠。
从这个年纪开始,他常常静坐凝思,累问私塾的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他很怀疑的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这一点至为重要,它指出阳明先生幼时就有入圣之志了,人生要立其大者,这从小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十三岁时丧母,从此生活上便须自立了——人在各方面是要自己站起来的,越小越孤越好!小时孤独与凄凉,往后就能领受凄凉和孤独原来是人生最内在的享受,古今中外生命中真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在凄凉与孤独中熬出来的!且只有真正的孤独,才能与天地宇宙的「孤独」合而为一,试看诗僧八指头陀的诗就知道这一点:
万事都归寂灭场 ,
青山空惹白云性 ,
霜钟摇落溪山月 ,
唯有梅花冷自香。[2]
他十五岁的时候,游访居庸三关,便有经略天下之志。事到有功方为德 ,他后来成为一务实有谋的军事家,这说明学道也者,绝非空谈,更不是逃避 ,而是天下有难,便须奋身而起。这一点本来就是儒学的传统。此所以孟子要人行义以显仁;太史公的《史记》也有<游侠列传〉者也;道家悟道的隐士 ,也常作一个时代拨乱反正的人物;佛家菩萨,从来就是救天下的。
他十七岁的时候,遇到一位道士静坐,便兴起一道坐,竟然忘记归家 ,此中有“妙义”也。阳明先生开始练书法,读了程明道先生写字的心得,便得到很大的启发,明道先生说:“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阳明领略的心得是:“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佛家说“心精圆明”,阳明先生年少即多少体会“心精”,其后来所以悟道的理由,“一半”在此。
他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体悟到“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老子说得好:“道可道,非常道。”释迦牟尼佛说:“一切语言皆是戏论。”庄子也说,语言不是道。在理上(非证道功夫),阳明先生此时的证道己初露端倪了。
二十八岁的时候,举进士出身——取得社会的发言权了。这以前,他在道门方向上,并未有着一致性的方向,儒、道、佛各家,特别是宋时诸贤理学,均普遍阅览。到了三十一岁时,对其后来悟道“深浅”,有莫大的影响,那是他自认反省到:“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如此一来,阳明先生后来悟道层次的深浅,与悟后的取向,便作了某种程度的决定了。 ——(其实全人类的“道”只有一“个” ,“道”本无别也,也就是说佛家和道家的“道”与儒家的“道”是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坐关的和尚,三年不语不视,阳明先生便痛责和尚,他说:“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 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他又问和尚有没有家,和尚回答说还有母亲在。他再问和尚还有念头没有? 和尚说:“不能不起。” (修行不到无心定,万种千般逐水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也。)这个时候,阳明先生便说爱亲原来是人的本性,就这样的,那个和尚便大谢一番,从此不见了。从上阳明先生心地的发展来看,他会走上儒门理学的路数,可以说这时已作了决定了。
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武宗即位,朝廷有事,太监刘瑾窃柄,南京科道戴铣等上谏忤旨,被关了起来,阳明先生打抱不平,也上疏皇帝,刘瑾不满,挑拨武宗,被关且被廷杖四十,被打得死而复苏。接着便被谪贵州龙场。这还不打紧,刘瑾仍是一路追杀。[3]由上所言,阳明先生三十七岁的悟道先行因缘条件,是非常具备的:
第一、他先天的具有生命种子的善根;
第二、他自小即聪慧伶俐;
第三、未悟道前在理上已饱读各家论典;
第四、他很小便自立自强;
第五、幼时即沉潜自己 ( 五岁不语 );
第六、早已知语言非道;
第七、仕途横逆,迹近死亡。
所有上述七点,皆为悟道者所必具之条件也。接下来的问题是,阳明先生悟道的深浅究竟如何呢?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了解悟道的层次问题。
五、悟道的层次
悟道是有深浅层次的,从过去中外的悟道者来说,像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太史公司马迁……释迦牟尼佛、唐玄奘,禅门达摩、神光……苏格拉底、康德、尼采……等等,他们都可以说是大彻大悟的(尼采的《超人》一书,可以说是禅门最好的悟道书之一),人要大彻大悟,就必须彻底把握人的六大问题:
1、生理是什么。
2、心理是什么 ?
3、心身两者合在一起是什么?
4、心身与外界 ( 人、事、物 ) 的关系如何 ?
5、怎样用身心 ?
6、如何超越上述五点而又在上述五点中(即此用,离此用,离此用,又即此用)?
就东方处理上述六大问题之总括性来说:佛家是超越一切而文在一切中;道家是调整一切而叉在一切中;儒家是维护一切而又在一切中;阳明先生的理学,走上了唯心的唯理论的路数,归到“良知”上。大儒冯友兰先生说,阳明先生的“良知”说,在心理学上是否成立,不得而知[4]。这是因为冯先生很客气的未指出悟道的层次的关系。悟道是有层次深浅的。如果借用佛经悟道的《楞严经》来看,它的层次是这样的:
一、情波欲海是必须超越的;
二、身心是无常也是无寄、无依的(佛法〈大般若经〉一开头就说:空、无相、无愿、无依);
三、人生的一切客尘烦恼是必须破除的;
四、破除客尘烦恼,就必须证“空”;
五、证“空”在理上要知一切原来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的——地、水、风亦复如是。
六、证“空”在事上,就必须转色身,达到身心俱忘;
七、证“空”以后,必须起用,一方面与诸佛合一,另一方面永远与苦难众生在一起。
八、此后在上下两回向( 上与诸佛同一、下则服务众生)中,不断起神通妙用,达成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是“悟”。
所以悟道的《楞严经》在起悟的层次上就作出一结论说:“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书。”现在我们再看禅门印心(印可悟道)的经典《楞伽经》,它是怎样述说悟道的层次的:
1、一切的存在都是“幻”(幻非没有)。
2、“幻”的存在是由于吾人的“识” (“识”有存在的起始、与在超时空中的轮回累积生起义);
3、“识”功能与作用是由于“依他起”( 种种存在的互为条件、互为依持、互为缘起缘灭)与“偏计所执”(人的主观性的分别与执着);
4、因为是依他起、因为是偏计所执,所以实际上也就是无所谓“生”;
5、因为没有“生”,也就是无所谓“死”;
6、超越了“生与死”,也就是超越了依他起与偏计所执,就叫作“圆成实”; 7、 成就了圆成实、又超越圆成实,便得佛果;
8、佛果是这样的:a、除掉虚伪妄想;b、知自心现量,一切缘起缘灭;c、转识成智;d、寂静;e、净;f、慈悲喜舍(不认为自己是慈悲喜舍)
由上所指的悟道层次,就很容易知道圣者阳明先生悟道次第了。他在悟道时,就静定(禅定)层次来说,“胸中洒洒”是当然的;但是悟道的《楞严经》说明悟道时应注意几点:“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知见”( 悟道了);“立知”( 在悟道上又建立种种);“即无明本”(还是种种的妄念、执着与烦恼啊!);“知见无见”(悟道了,不在悟道上建立任何什么);“斯即涅盘、无漏真净”(这才是大自在、大解脱、大寂静,这才是没有烦恼,这才是归到真正净之世界,真情道也!)
即使成就了以上的境界,也不住在上面,若非住在上面不可,那也是一种执着,所以印心的《楞伽经》说:“一切无涅盘,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远离觉所觉。”禅门六祖惠能是在领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而大彻大悟的,道理便在此。惠能大彻大悟,所以才有他说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如此说来,若将阳明先生的悟道和六祖惠能的悟道,作一比较,就非常有意义了。现在可以将阳明先生的悟道作一结论了:
七、结论
《易经系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任何的悟道,一方面是证到“阴阳”,另一方面是把握“善”。“阳”者动也,“阴”则为“静”。动与静或阴与阳是任何一种存在之两面。任何的存在(包括人类)是无常的,所以“了不可得”。《易经》为变经,意即了不可得也!因为“了不可得”,所以观世音菩萨的悟道便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开始,也就是阴阳皆让位也。阴阳都让位后,是否就已了或完全大彻大悟呢 ? 回答是:没有!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众生实至为可怜悯者!”为什么众生实至为可怜悯者呢?因为众生永远执空(无)为有也!如此一来,自己悟后便怜悯、同情众生,所以悟后起修,以无我、无功用行面对一切,阳明先生的伟大,他之所以为圣者,他的坚持“良知”的可贵,道理便在这个地方。不过,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唯心的唯理论,并不能解决未来中国思想和社会上的种种问题。
1、一切的存在,特别是人的存在,绝非单一的唯心唯理,而是亦心亦物、非心非物、且又可并应超越心物的;
2、人在存在和知识上是有层次的:
a、感觉(饮食男女和一切经验的知识);
b、理性(数学、逻辑、辩证法、纯理论科学思想);
c、直观(美学、诗文、种种艺术);
d、宗教(种种宗教的经验);
e、道学;
f、禅。
上述的层次有各范畴层次的方法学,只抓住或执着某一层次 ,那就实在是井底之蛙或坐井观天了;
3、中国的道学在先秦即已成熟,降至魏晋以后,禅门兴起,更是将中国道学推向高峰。但严格说来,真正在道学上要有成就,它在客观上一方面要有特殊因缘,另一方面在主观上须具备上上智。因此求一般人落在道学上,那不会有什么结果、且是不合理的;
4、不过话说回来,唐朝之所以有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有太多的精华人士,是在道学上有成就的关系,就是唐太宗本人,也可以说是悟道很深的。
5、现在的中国基本上已站起来了,但是如果要再造汉唐盛世,目前最重要的,绝非“存天理、去人欲”,而是要将十二亿人民的“人欲”,尽一切力量安排在“理”与“礼”上,且透过“礼”与“理”的安排,绝对要全面诚诚实实的刻苦努力赶上美国,然后超越美国,从而以“礼”与“理”引导世界,这样人类才能得到真幸福与和平。不能要求一般人存天理、去人欲,那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的是:本主义的科学、管理与法治;社会主义的公道、正义与平等;中国道学服务人群的认识与精神。
最后要说的是,中国儒释道墨各家,最后都是归到善的。所以儒家要止于至善[1]:所以佛家一切皆空,但强调善根以及永远为人民服务不空(见《华严经》);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因此《易经》说:“继之者,善也。”继什么?继一切善的人事物。阳明先生的悟圣人之道的“致良知”,也正是在把“善”落在人事物上。
伟哉、盛哉:
阳明圣者!
【附语】
<王阳明的悟道>一文,正逢作者微恙,又加上台湾大地震,人又在山上,每天被震个不停,所以只是自述的一点浅微心得式看法而已。
--------------------------------------------------------------------------------
[1] 见《大学》
[2] 见《道德经》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