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获赠贵州大学书法协会首任会长张槐礼教授所著《张槐礼书法选集》。该选集除序一、二及后记外,收录张槐礼先生近年来的《攀登》《吉祥云》《黔中行》《书山墨海》《苏轼•前赤壁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白居易•琵琶行》等个人书法作品135幅,以及著名书法家包俊宜、国医大师刘尚义等友人特意馈赠10余幅书法及国画作品。
张槐礼教授于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后留校工作直至退休。曾先后任校团委书记、德育教研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总务长,并先后任历史系和法律系党总支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校老年大学副校长等职,为省书法学会、诗词协会会员,贵州大学书法协会首任会长、贵州大学松涛诗社首任会长,曾多次获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省高校工委、省老龄委、贵州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奖励与表彰。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包俊宜在“序一”中写道,翻阅《张槐礼书法选集》样本,如烟往事,浮上心头。三十七年前有幸就读贵州大学历史系,莘莘学子,一种别样的读书年代,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不易能体会到的。读书是一种幸福,而我对传统书画艺术又别有情愫,学书习画,乐在其中。当时,张槐礼老师任学校团委书记,他对书法艺术也是一往情深,我们得以以书会友,时时交流互补。他建议我把热爱书画的同学团结起来,学习书画艺术。同学中,校园里热爱书画的学生相当的广泛。在张槐礼老师和校团委、学生会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组织了多次书画讲座及展览,并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王萼华先生、刘承权先生等名家长辈送来作品展出,以资鼓励年轻人在学习书法上立足传统,努力出新。
他写道,一九八一年团中央组织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张槐礼老师亲自鼓励、动员全校学生积极参加。这是一次至今在中国当代书法竞赛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一次文化盛举。当时的评委赵朴初、启功、肖娴等先生均高度评价值此活动的意义。记得经过认真筛选,贵州大学共选出近十幅作品,由张槐礼老师亲自送到团省委,再送团中央。经过认真的初审,评选揭晓后,贵州大学竟然取得了骄人的好成绩:两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两人获三等奖;贵州省共六人获奖,贵州大学占五人,在全国各类大学中,一所学校有两人获一等奖的,只有清华大学和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学生取得的好成绩与热爱书法并付出大量心血的张槐礼老师密不可分。他是一位值得尊重和爱戴的优秀人民教师。
他写道,张槐礼老师是弘扬中国文化的宣传者,也是弘扬中国文化的践行者。观他的书法作品,如见其人,其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和不倦努力,均用笔墨的形式见诸他的行草书中。老师擅长行草书,传统笔墨意蕴深厚,清新典雅,笔力遒劲奔放,正如东坡先生云:先生书法似有出新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感觉。这在书法创作中是不易得到的境界。当然,老师于笔墨技巧不能说已精熟在胸,但他的努力,确值得我们十分尊重。
他写道,要写字,首先要做好人。张老师做人气度胸襟是值得学习的。老师几十年来凡同学、同事、朋友赠与他的作品,总是认真妥藏,有的已存放数十年间,甚至已编入了自己的书法选集中,这真难能可贵。张槐礼老师年已八旬,依然笔耕不辍,坚持创作,努力探索。他的一幅幅作品就这样昭示着他的人生理念与追求,这实在是值得年轻的一代学子学习的。
贵州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谌宏昌在“序二”中写道,学兄张槐礼是我同乡。……槐礼酷爱书法,从小就受到父亲填红、圈点的指教,私塾先生“写字要正,读书要明”的教诲,童子功打得很扎实,上学期间就写得一手好字。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把书法当成一种以心做墨,以笔抒情的修炼。作品中体现出的是传承、守正的风格,强根固本的品道。他的字就和他的人一样,朴实聪慧,清秀规矩,平常中显奇,端庄里藏秀。进入花甲之年后,他更潜心书法,作品中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学海苦度,风雨多经,健笔勤作,墨迹流芳,倡人品墨德,弘文化自信的学者风和雅闲气。
他写道,如果说他年轻的时候酷爱书法是追求一种美的享受来陶冶情操,历练自我,那么他步入老年后潜心书法,并加倍地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组织书法展览,出版书法作品,推荐年轻优秀的书法人才上,更是一种对书法文化的尊崇,对弘扬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的体现。细雨轻寒秋不老,勤耕细作笔力坚。
张槐礼教授在“后记”中写道,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传统艺术的瑰宝。……书法艺术,通过那些纵横飘逸的线条,潇洒淋漓的墨彩,奇崛遒劲的笔力,姿态奔放的点化,使人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我很喜欢这门独特的艺术。从小就受到这门艺术的熏陶,小时候,父亲就教我写字,工具是笔和白纸,……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一位朋友家中,偶然发现一本《草字汇》,翻阅几页,爱不释手,……我任贵州大学团委书记期间,每年组织一次书法展览,弘扬中国文化,陶冶情操。师生员工十分称颂,并积极参加。陈恒安、王萼华、刘承权、冯济泉、曾了凡、黎培基等著名书法家也应邀送来精品,祝贺书展。
他写道,团中央举办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启功等著名书法家为评委,规格相当高。我动员学生积极参加,送去十幅作品。1982年评选揭晓,全国十人获一等奖,其中贵大就有二人:历史系包俊宜,中文系鲍贤伦,熊洪斌获二等奖,靖晓莉等获三等奖。全省有六位同学获奖,贵大占了五人。在这种弘扬中国文化艺术的热潮中,大家期望成立书法协会。1982年5月13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支持下,贵州大学书法协会成立,推选我为首届书法协会会长,贵州不少著名书法家到场祝贺。
退休后,更有时间写字,创作了上百幅作品。常参加省、市、高校和全国的一些书展。有的作品发表在《贵州大学报》《九畹》(香港)《今日中国》《贵州诗词》《等报刊之上》。入选《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书画大展作品集》(民族出版社出版)、《校园情》(省直高校书画研究会编)、《贵州离退休干部书画创作获奖选》(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诗人手迹集成》(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贵州大学老年书画作品集》(贵州大学老年书画作品集编委会编)、《学习习近平用典书画作品选集》(贵阳市老科协编)等书画辑。其中一幅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中国书画研究会收藏。……我把创作的一些作品蒐集成册,目的中有一个,要文化自信。希望年轻人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宣传者,实践者,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