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贵阳晚报》第A14版“孔学堂”刊载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赵永刚博士“《阳明诗话》专栏之八:题画意在救唐寅”。编者按及全文如下: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贵州学术发展史的辉煌篇章,也是中国学术发展史的巨大转折。阳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阳明文化既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目前阳明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对于阳明彪炳千秋的历史贡献与文学成就之研究尚显薄弱。有鉴于此,本报特邀赵永刚博士开设王阳明诗话专栏,以王阳明诗歌为中心,采用诗史互证、诗思互鉴的研究方法,呈现王阳明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叙写王阳明波谲云诡的传奇人生,论述王阳明超凡入圣的心学智慧。
专栏作者简介
赵永刚,文学博士,现为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兼职有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等。
出版学术专著《王阳明年谱辑存》、《中国古代文学传习录》、《清代文学文献学论稿》、《杭世骏年谱》等。
弘治十二年(1499),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在经历了两次会试失败后,终于高中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出身第六人。除了王阳明之外,该年还有一位名扬天下的才子唐伯虎前来赴试。
唐伯虎有一方印章,上面镌刻两句话,“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所谓龙虎榜缘起于唐代贞元八年(792),福建第一位进士欧阳詹高中,韩愈、李观也在该科脱颖而出,因为这场考试中高中的人才众多,所以称之为龙虎榜,后来就把高中进士者称之为登龙虎榜。唐伯虎是天纵之才,狂放不羁,傲视群雄,视状元及第如探囊取物,却不料因科场案蒙受不白之冤,永远失去参加会试的资格。
有趣的是,唐伯虎年长王阳明两岁,生于成化六年庚寅(1470),属虎,母亲就为之取名曰唐寅;王阳明生于成化八年(1472)壬辰,属龙。弘治十二年(1499)的这一场会试,中进士者有三百人之多,可是真正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者,自然要首推王阳明与唐伯虎,且二人一龙一虎,风云际会,本该是龙腾虎跃,可是造化弄人,唐伯虎却意外落榜,流落于江湖之上,靠卖字卖画为生,当年秦淮河畔的南京解元,没有在会试场中独占鳌头,最终却成了大明王朝的书画魁首,幸耶?不幸?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王阳明与唐伯虎在会试期间匆匆见了一面,人生轨迹不同,各自平行,少有交集。二十年之后,即正德十四年(1519),王阳明为唐伯虎的两幅画作题字,意在营救唐伯虎,为洗脱唐伯虎从逆罪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试放榜的那一天,高中者自然是喜形于色,落榜者难免心绪黯然,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本科会试正主考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李东阳慧眼识才,在六年前曾经预言王阳明是来科状元,王阳明二甲进士出身,也算没有辜负李东阳的期许。高中之后的王阳明,请假回籍,荣归故里,京城公卿作诗庆贺送行者甚多,如黄珣《贺年侄王伯安登第》曰:羡我同年老状头,贤郎名位颇相侔。龙山佳气重重见,舜水恩波滚滚流。调味查李同入鼎,济川桥梓共为舟。相看尽道登科乐,却合同担廊庙忧。
黄珣与王阳明之父王华为同年进士,当年榜眼,官至礼部尚书。诗中对王阳明寄予厚望,许之为廊庙之器。
毛纪《送王伯安南还》曰:一代骚坛早著声,时人尽识子安名。地邻禹穴游偏胜,云近龙楼梦独清。槐树百年重世荫,桂香二月满春城。长亭一笑幽怀在,未信乾坤负此生。
毛纪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进士,王华为会试同考官,王华为毛纪座主,因此王阳明与毛纪算是同辈,毛纪官至吏部尚书。毛纪同样对王阳明青眼相看,将王阳明比作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勉励王阳明在文坛声名远播、进入仕途之后,应留心政务,不要辜负天生禀赋的超群治世之才。
本年五月十七日,王氏家族又迎来一件喜事。王阳明祖母岑老夫人八十大寿,这老太太确实有福气,五福之中寿为先,岑老夫人八十高龄,依旧身强体健,且儿子王华是状元郎,孙子王阳明三个月前又中了进士,一门祥瑞,喜气盈盈,京城中达官贵人前来庆寿者络绎不绝,寿诗寿序连篇累牍,如刘春《寿王太夫人状元母》诗曰:“大魁天下方推子,甲榜年来又贺孙。”吴俨《寿德辉母某太夫人》诗曰:“近时王母定何居,不在瑶池在帝都。”
当王阳明家族沉浸在亲友同僚庆贺的喜庆气氛中时,唐伯虎却正在遭受科场贿赂案的牵连,被羁押在京城大狱之中。
唐伯虎得意于乡试,失意于会试。弘治十一年(1498),二十九岁的唐伯虎在南京参加乡试,高中举人第一名。司经局洗马梁储读到唐伯虎的考卷,击节叹赏曰:“士固有若是奇者也,解元在是矣。”
唐伯虎后来自号“南京解元”,不仅是考中了解元,可能也与梁储的赞誉有关。一时间唐伯虎声名鹊起,中举之后,唐伯虎又写了一篇《金粉福地赋》,南京纸贵,其中名句“一顾倾城兮再倾国,胡然而帝兮胡然天”,更是众口传诵。
虎行有风,龙行有雨。属虎的唐伯虎确实在南京城刮起了一阵旋风,而当年参加乡试的王阳明也奇妙地遇到了一场大雨。
弘治五年(1492),浙江乡试遭遇暴雨,贡院号舍中的桌子都在雨水中浮起来,考生被淋得周身全湿,纷纷跑到公堂避雨。按察使命衙役把考生赶回号舍,继续考试,结果引起了考生的不满,有考生觉得自己中举无望,就趁火打劫,唯恐天下不乱。在这批考生的煽动之下,考生们用瓦块砖头砸向按察使公堂,按察使逃跑躲避起来,贡院秩序大乱。考官担心事态不可控制,希望明日再行覆试。这时候,浙江布政使刘大夏力排众议,稳定了局势。刘大夏说:“乡试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大典,不能随便改变考试日期。疾风不终日,暴雨不终朝,这雨不会持续太久。”刘大夏命令武官对考生喊话,说:“考生自己揣摩实力,自信能够中举者就安心留下来考试,感觉没希望中举者,不需要在此浪费时间,遭受淋雨之苦,可以选择放弃,提前出场。”考生听后,自觉无望者哄然而散,云涌而出。考官担心放弃者太多,没想到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清点人数,还有八百多人,王阳明就是这次决心留下继续考试者。这一科浙江乡试得人最盛,中举者还有胡世宁、孙燧,这三人正是剿灭宁王朱宸濠叛乱的关键人物,这就是史书所言,胡发其奸,孙死其难,王平其乱。
乡试之后,唐伯虎结识了江阴举子徐经,这徐经家资巨富,入京之后,打通关节,拜访了副主考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程敏政。程敏政在策问考试中的题目出得很冷僻,以《四子造诣》为问,这是元代许衡的一段文字,见于刘因《止斋记》,很多考生都不知道出处。唯独唐伯虎、徐经知悉题目出处,且对答优异,程敏政打算录取两人为魁。出场之后,唐伯虎以为状元已是囊中之物,四处炫耀,引起了同场举子都穆的嫉妒。秦酉岩《游石湖记事》记载说,徐经买通程敏政家奴,获得了策问题目,并转告唐伯虎。唐伯虎是心无城府之人,又把底细合盘告知了损友都穆。放榜之前,都穆在马侍郎家赴宴,户科给事中华昶亦在坐。酒席宴上,有一高官来马家,透漏消息说:“唐伯虎高中状元。”都穆嫉妒唐伯虎,就把泄题之事告诉马侍郎与华昶,舆论哗然,一夜之间,传遍京城。华昶回去之后,就撰写奏章弹劾程敏政收受贿赂,泄漏考题。程敏政被停职调查,正主考李东阳复查试卷,首先就把唐伯虎、徐经淘汰掉了。程敏政后来也因此被革职,徐经承认买题罪状,唐伯虎受到牵连,永远失去了参加会试的资格。
落魄而归的唐伯虎穷困潦倒,又遭遇家奴背叛、妻子反目等惨剧。唐伯虎在《与文征明书》中所言:“童仆据案,夫妻反目。旧有狞狗,当门而噬。反视室中,甂瓯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长物。”
唐伯虎落魄江湖,诗酒作伴,书画为生,天不丧斯文,历经人世沧桑的唐伯虎,在江南一代名声日隆。正德九年(1514),宁王朱宸濠重金礼聘唐伯虎来南昌。唐伯虎一入宁王府就发现掉进了陷阱,原来宁王早有谋反的计划。为早日逃离,唐伯虎装疯卖傻,每当宁王派人送来钱物之时,唐伯虎就赤裸身体,箕踞而坐,大骂使者。一年过后,宁王信以为真,还真以为唐伯虎疯了,留之无益,就放了唐伯虎。
五年之后,宁王果然谋反了。时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的王阳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宁王之乱。叛乱平定之后,当年曾经追随宁王之人都被列为从逆罪人,唐伯虎因为受到宁王礼聘,也在被调查之列。
正德十四年(1519)十月,王阳明准备前往南京觐见明武宗,途经无锡门人华云家。华云告知王阳明,本年唐伯虎曾在华府住了三个月,为华云绘制了《山静日长图》册页十二幅。华云向王阳明展示了该图与唐伯虎的题字,并且请王阳明为唐伯虎画作题跋。王阳明欣然允诺,称赞唐伯虎画作是“一派天趣”,唐伯虎之诗“山静木似古,日长小如年”为“妙绝”。王阳明此举意在表明唐伯虎始终是诗人与画家,与宁王谋反之事并无瓜葛。唐伯虎能够洗脱从逆罪名,王阳明居功甚伟。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唐伯虎洞察宁王野心,及时抽身,即使在宁王府中也不肯参与政治,正如其《上宁王》诗所言:“是非满目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科场案之后,唐伯虎反省自身,在《废弃诗》中感叹:“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所幸唐伯虎在宁王谋反之事中没有再次失脚,不然王阳明也无法施以援手了。
赵永刚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