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身体虚弱是众所周知的,他一生坎坷曲折,颠沛流离,最终在远征广西,平息“思田之乱”后,归途中在江西省大余县青龙浦镇病逝,“马革裹尸”而还,享年57岁。纵观他的一生,似乎都在经受疾病苦痛。据《王阳明全集》载:弘治十五年(壬戌,公元1502年)八月,时任刑部主事的王阳明奉命到直隶、淮安等地审案返回,路途中生病就医,稍稍好转,并又急于赶路,行至扬州,旧病复发,耽误行程三个月,随后向圣上乞求回家养病。也就是说他从三十一岁起,就经常在生病。
他在《乞养病疏》中写到:
“臣原籍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由弘治十二年二甲进士,弘治十三年六月除授前职,弘治十四年八月奉命前往直隶、淮安等府会同各该巡按、御史审决重囚,已行遵奉奏报外,切缘臣自去岁三月,忽患虚弱咳嗽之疾,剂灸交攻,入秋稍愈。遽欲谢去药石,医师不可,以为病根既植,当复萌芽,勉强服饮,颇亦臻效。及奉命南行,渐益平复。遂以为无复他虑,竟废医言,捐弃药饵。冲冒风寒,恬无顾忌,内耗外侵,旧患仍作。及事竣北上,行至扬州,转增烦热,迁延三月,尪羸日甚。心虽恋阙,势不能前,追诵医言,则既晚矣。先民有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臣之致此,则是不信医者逆耳之言,而畏难苦口之药之过也。今虽悔之,其可能乎!
臣自惟田野竖儒,粗通章句;遭遇圣明,窃禄部署。未效答于涓埃,惧遂填于沟壑。蝼蚁之私,期得暂离职任,投养幽闲,苟全余生,庶申初志。伏望圣恩垂悯,乞敕吏部容臣暂归原籍就医调治。病痊之日,仍赴前项衙门办事,以图补报。臣不胜迫切愿望之至!”
奏疏言辞恳切,表达自己感受皇恩浩荡,而尚未报答,不忍这样就病死在路上,希望暂时回家就医调治,等病好后,以图补报。
疏中交代,自己是“忽患虚弱咳嗽之疾”,应该是旅途劳顿,受了风寒,类似于重感冒之类的疾病。而据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差往淮甸审囚,多所平反。复命,日事案牍,夜归必燃灯读《五经》及先秦、两汉书,为文字益工。龙山公恐过劳成疾,禁家人不许置灯书室。俟龙山公寝,复燃,必至夜分,因得呕血疾。养病归越……”,则应该是劳累过度、经常熬夜导致的消化道失调、胃肠不适、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等之类的劳心吐血。
此后近三年,王阳明在阳明洞天读书修道,往来于绍兴、杭州之间,出入于佛、道二氏。直至弘治十七年(甲子,公元1504年)六月,启程赴山东主考乡试。从上述文字看,王阳明从三十一岁到三十三岁期间,基本是在家乡养病的。
被贬谪贵州龙场时,王阳明三十五岁,到达贵州龙场时三十七岁。按说,年龄不大,身体状况应该差不到哪里去的,但从《居夷集》看,似乎并非如此。
《居夷集》中最先记载其生病的是《龙场生问答》:“龙场生问于阳明子曰:‘夫子之言于朝侣也,爱不忘乎君也。今者谴于是,而汲汲于求去,殆有所渝乎?’阳明子曰:‘吾今则有间矣。今吾又病,是以欲去也。’”诸生问他为何如此思归求去,他说自己出来这么久了,现在又生病,所以想回去。其后,如《赠黄太守澍》:“岁宴乡思切,客久亲旧疏。卧疴闭空院,忽来故人车。”《龙冈漫兴》:“路僻官卑病益闲,空林惟听鸟间关。地无医药凭书卷,身处蛮夷亦故山。”《答毛拙庵见招书院》:“野夫病卧成疏懒,书卷长抛旧学荒。岂有威仪堪法象,实惭文檄过称扬。移居正拟投医肆,虚席仍烦避讲堂。范我定应无所获,空令多士笑王良。”《却巫》:“卧病空山无药石,相传土俗事神巫。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寄刘侍御次韵》:“蹇以反身,困以遂志。今日患难,正阁下受用处也。知之,则处此当自别。病笔不能多及,然其馀亦无足言者。聊次韵。守仁顿首刘侍御大人契长。”《天涯》:“天涯岁暮冰霜结,永巷人稀罔象游。长夜星辰瞻阁道,晓天钟鼓隔云楼。思家有泪仍多病,报主无能合远投。留得升平双眼在,且应簑笠卧沧洲。”《赴谪次北新关喜见诸弟》:“扁舟风雨泊江关,兄弟相看梦寐间。已分天涯成死别,宁知意外得生还!投荒自识君恩远,多病心便吏事闲。携汝耕樵应有日,好移茅屋傍云山。”《南屏》:“溪风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开。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旧我重来。”《卧病静慈写怀》:“卧病空山春复夏,山中幽事最能知。雨晴阶下泉声急,夜静松间月色迟。”等等,几乎整个居夷期间都是在生病。生病期间,有时根据书上的记载,自己挖中草药熬汤;有时去贵阳就医。有次,龙场人民关心他,还准备请巫师为他跳神,被他拒绝了。
那么,王阳明居夷期间究竟生什么病?
第一,他在《移居胜果》中说:“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富春咫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明确说自己患了肺病。而最终王阳明也是因积劳成疾,加上肺病,而病逝的。
第二,在《答人问神仙》中说:“仆诚生八岁而即好其说,今已余三十年矣,齿渐摇动,发已有一二茎变化成白,目光仅盈尺,声闻函丈之外,又常经月卧病不出,药量骤进,此殆其效也。”说自己牙齿松动,长了白头发,眼前昏暗,中气不足,又经常生病,一卧床就是一个月,药量也越来越大。从情形看主要是营养不良、水土不服引起的脾胃之气虚弱,伴随牙周炎、根尖周炎等。
第三,从《雪夜》:“天涯久客岁侵寻,茆屋新开枫树林。渐惯省言因病齿,屡经多难解安心。”《长沙答周生》:“旅倦憩江观,病齿废谈诵。之子特相求,礼殚意弥重。”《游岳麓书事》:“體陵西来涉湘水,信宿江城沮风雨。不独病齿畏风湿,泥潦侵途绝行旅。”“黄堂吏散君请先,病夫沾醉须少憩。入舟暝色渐微茫,却喜顺流还易渡。”等诗作来看,王阳明经常牙痛。
第四,正德三年(戊辰,公元1508年)十一月十八日,王阳明的朋友,同样因得罪刘瑾被贬贵州安庄驿(今贵州镇宁)驿丞的刘天麒病逝,王阳明在《祭刘仁徵主事》中说:“属有足疾,弗能走哭,寄奠一觞,有泪盈掬。”是因为“足疾”不能前去吊丧。加上居夷诗中多有“杖藜”等词,疑其由于经常居住在潮湿的洞中,当时已患类似风湿之类的脚疾。
综上,王阳明居夷期间,身体状况很不好,经常经受病痛的折磨,主要有牙痛、肺病、风湿、忧思上火、肠胃不适等疾病。虽然,王阳明居夷,多得龙场人民的爱戴、关心与帮助,使其感受到人性的善良,悟出了良知之道,然其时值青壮,却饱受疾病缠身;心怀天下,尚难解思乡之苦;岂不令人惋叹哉!
作者简介:
李半知,本名李小龙,70后,土家族,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会理事,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修文县文联主席、阳明诗社社长。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经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