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诗话》专栏之十九:穷途还赖此心存

来源:《贵阳晚报》2020年08月28日 版次:A14 作者:赵永刚 经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 2020-08-28 浏览次数: 916

    2020828日《贵阳晚报》第A14版“文史博阅”刊载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赵永刚博士“《阳明诗话》专栏之十九:穷途还赖此心存”。编者按及全文如下: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贵州学术发展史的辉煌篇章,也是中国学术发展史的巨大转折。阳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阳明文化既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目前阳明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对于阳明彪炳千秋的历史贡献与文学成就之研究尚显薄弱。有鉴于此,本报特邀赵永刚博士开设王阳明诗话专栏,以王阳明诗歌为中心,采用诗史互证、诗思互鉴的研究方法,呈现王阳明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叙写王阳明波谲云诡的传奇人生,论述王阳明超凡入圣的心学智慧。

 

专栏作者简介

    赵永刚,文学博士,现为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兼职有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等。

    出版学术专著《王阳明年谱辑存》、《中国古代文学传习录》、《清代文学文献学论稿》、《杭世骏年谱》等。

 

    正德三年(1507)春,王阳明进入贵州境内。途经平溪卫,即今贵州玉屏县,夜宿平溪馆,时任贵州参议的王铠为长途跋涉的王阳明接风洗尘,两人诗酒唱和,相谈甚欢。王阳明在《平溪馆次王文济韵》诗中说:清世独便吾职易,穷途还赖此心存。出句清世云云,乃是诗中常见的套语,吾职易带有自嘲的意味。这一联的关键是在对句,王阳明的贬谪之路,历经艰难,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完全是凭借着一颗顽强而自信的本心。

    这颗本心不仅支撑着王阳明走完了贬谪之路,也激励王阳明度过了两年贬谪生活。王阳明的贬谪生活非常艰难,比如衣着问题。王阳明从浙江余姚出发的时候是寒冬,穿着厚厚的棉衣上路,三个多月以后,才进入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市),已是春末时节,天气变暖,王阳明还是穿着这件棉衣,以至于他在《清平卫即事》感叹:故园日与青春远,敝缊凉思白苎轻。

    又如通信问题,离家越远,思乡之情越发浓烈,无法奉养亲人的愧疚也就更为强烈,如《七盘》诗所言:投簮实有居夷志,垂白难承菽水欢。故乡远在数千里之外,音信阻隔,寄一封家书都很困难,如《兴隆卫书壁》所言:尺素屡题还屡掷,衡南那有雁飞回?

    再如身体健康问题,王阳明在《答文鸣提学》书信中说:病齿兼虚下,留长沙八日。虚下,是指腹痛腹胀、腰膝绵软无力等病症;病齿,是指牙齿疼痛,牙疼的问题纠缠王阳明很久,贬谪期间,始终无法根除,王阳明在此期间懒怠说话,就与病齿有关。如《雪夜》诗所言:渐惯省言因病齿,屡经多难解安心。

    再如语言沟通问题,王阳明起初根本听不懂龙场百姓的语言,当地百姓自然也听不懂王阳明的语言,在沟通交流方面有极大的障碍,根据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的记载,最初担任双方翻译的竟然是一批中原亡命之徒。这些人在中原地区犯下十恶不赦之罪,无处藏身,只好逃遁到贵州丛山茂林之中,时间久了,慢慢熟悉了当地语言。

    对于王阳明来说,真正大的问题,还是住所与粮食问题。先说住所,龙场驿根本就没有官舍,王阳明刚来的时候,无处容身,简单搭了一座草棚居住,《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载其事曰:

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

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

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

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

群獠环聚讯,语庞意颇质。

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

    这间草屋非常低矮,高度还不到肩膀,但是对于旅途疲倦的王阳明来说,能有个安身之地,已是较为满意了。草屋也没有篱笆,屋外的荆棘就充当了篱笆的功用;自然也无所谓台阶,不过是顺着地势高处搭建而已。草屋不甚坚固,大风吹来,屋顶上的茅草就会被卷走,屋子显得更加萧条简陋;遮雨效果也不好,不过草屋低矮,修缮起来倒也并不困难。屋外有条小河,清晨,王阳明在湍急的流水声中醒来;对面是茂密的山林,夜晚,王阳明在黑漆漆的暮色中睡去。龙场百姓得知王阳明的到来,充满好奇,又饱含着同情心,纷纷前来问询。王阳明根本听不懂他们所说的内容,但是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热情与真挚。百姓也很尊重王阳明,带来自家酿造的酒水,酒的质量并不甚高,酒具也很普通,可是百姓的情意绵长厚重,王阳明大受感动,与百姓长夜饮酒同欢,纷纷醉去,不知长夜几何。

    这种与龙场百姓彼此坦诚、毫无芥蒂的饮酒,时常见之于王阳明的诗中,如《西园》:起来步闲谣,晩酌檐下设。尽醉即草铺,忘与邻翁别。龙场百姓的淳朴与热情,让王阳明联想到遥远的尧舜时代,那个时候物质非常简朴,百姓都穴居或住茅屋,无所谓堂高数仞、榱题数尺的豪华殿堂,也没有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的宴饮豪奢,可是当时人心淳朴,圣王在世,天下一家,社会和谐,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国。

    王阳明在龙场的第二处居所就是阳明小洞天。这是一处石洞,在龙冈山半山腰,面积比较宽敞,深度大概有两三丈,比草屋宽敞多了。王阳明就带着仆人移居洞中,这个洞原名叫东洞,王阳明住进来以后,就改名为阳明小洞天,并写了三首诗,即《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其一曰: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

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

穹窒旋薫塞,夷坎仍扫洒。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阳明小洞天地处荒僻之地,多年来无人居住,这天造地设的山洞,好似虚位以待,等待着王阳明的到来。简单洒扫以后,安放好锅灶、床铺,王阳明就和仆人搬进了山洞。王阳明很快就适应了龙场地区简陋的生活环境,而且以感恩的心态接受上天的馈赠与龙场百姓的帮助,恬淡为怀是重要的原因。另外,就是《中庸》所提倡的素位而行的处世之道,即根据眼前的境遇,选择适当的生活方式。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怨自艾,顺应物理人情,尊重客观事实,直情率性,坦然处之。

    王阳明有此胸怀,随行而来的仆人却并无此等高超的人生境界,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们一度病倒。本来仆人是奉命来照顾王阳明的,现在却反过来了,王阳明要照顾他们了,砍柴挑水,煮饭熬药。生理上的病痛痊愈了,王阳明又担心他们心理抑郁,还要讲些小笑话,或者哼唱几句家乡的俚言小调,逗逗乐子,仆人才顺利存活下来。

    王阳明一行搬进阳明小洞天的时间应该是在春末夏初,天气不冷不热,山洞住起来倒还舒适,仆人却窃窃私语,议论着冬天又当如何,那严寒如何抵挡?即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王阳明笑着对仆人说,山洞冬日阳气内伏,不会太冷,即冱极阳内伏,石穴多冬暄。王阳明也以颜回穷居陋巷,不改其乐自勉,即邈矣箪瓢子,此心期与论

    王阳明有很强的亲和力,也诚心与龙场百姓和睦相处,不多时间,王阳明高尚的人格就赢得了龙场百姓的爱戴。夏日多雨,龙场百姓担心山洞太过潮湿,主动提出来要为王阳明建造房屋。龙场百姓齐心合力,不到一个月,房子就建好了。当地读书人也渐渐来亲近王阳明,都被王阳明的学问所折服,请求将百姓为王阳明新建的房舍命名为龙冈书院,旁边的小轩命名为何陋轩。龙冈书院尽管形制规模不大,却是王阳明在贵州讲学的真正发端之地,对贵州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黔中王门也逐渐成为明代阳明学的重要支脉。

    王阳明在龙场面对的另一生存危机是粮食问题,初到龙场,还时常断炊,王阳明不得不向当地百姓学习稼穑之道,以解决迫在眉睫的吃饭问题。如《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诗曰:

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鸟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王阳明以孔子在陈绝粮宽慰自己,至圣孔子尚且有此磨难,自己的绝粮就权且当作通往圣贤之路的一种历练吧。王阳明就带着仆人在龙场开荒,简单购置了一些农具。当地还是刀耕火种的老传统,耕作技术并不复杂,学习起来还比较方便。时间还没到暮春,没有错过耕种季节。几亩荒田,收成之后,口粮就有了,盈余的部分,还可以酿点酒,搞个小宴会。再多余的粮食,周济一下更为穷困的百姓,稻穗也可以喂喂鸟雀等。孔子、孟子没有躬耕陇亩的经验,对于农事也有轻鄙之意。古代中国耕读持家传统的形成不会太早,当然也不会晚于陶渊明。陶渊明的耕作经验是诗人型的,王阳明的耕作则是哲人型,尽管我们也不否认陶渊明农事诗的哲理趣味,就好像我们同样重视王阳明农事诗的文学价值那样。

    关于王阳明农事诗的哲理意味,以《观稼》为例: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高处的田应该种什么,低处的田应该种什么;种植蔬菜需要何种土,种植山蓣需要何种土。诸如此类,种田要顺应田土的本性,也要顺应作物的习性,都不是人力安排所能主观决定的。王阳明从细碎繁重的农事劳动中,体悟到事物运行的必然规律,以及天地创生万物的天然化机。这些见识,在之前的农事诗史上,是很少看到的。

    初到龙场的王阳明,刚刚舒缓了生活困境,短暂的平静又被打破。起因是思州知府派人到龙场凌辱王阳明,对于这种落井下石、仗势欺人之举,龙场百姓愤愤不平,纷纷出来保护王阳明,以至于引发了一场官民冲突,思州府的官人寡不敌众,负伤而逃。思州知府将此事告到了贵州巡抚王质那里,诬告王阳明是这次冲突的幕后指使,遂使王阳明再度陷入无妄之灾。

赵永刚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