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8日《贵阳晚报》第A16版“文史博阅”刊载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赵永刚博士“《阳明诗话》专栏之二十二:山中宰相胜封侯”。编者按及全文如下: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贵州学术发展史的辉煌篇章,也是中国学术发展史的巨大转折。阳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阳明文化既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目前阳明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对于阳明彪炳千秋的历史贡献与文学成就之研究尚显薄弱。有鉴于此,本报特邀赵永刚博士开设王阳明诗话专栏,以王阳明诗歌为中心,采用诗史互证、诗思互鉴的研究方法,呈现王阳明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叙写王阳明波谲云诡的传奇人生,论述王阳明超凡入圣的心学智慧。
专栏作者简介
赵永刚,文学博士,现为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兼职有贵州省《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等。
出版学术专著《王阳明年谱辑存》、《中国古代文学传习录》、《清代文学文献学论稿》、《杭世骏年谱》等。
根据席书《送别王守仁》记载,来贵州之前,席书就已经知晓王阳明大名,不过此前席书对王阳明的了解还比较肤浅,也不够全面,只是欣赏王阳明的文学成就与政治贡献。王阳明就任贵阳文明书院之初,席书就向王阳明请教这两个问题。殊不知王阳明此时已是志不在此,对于文学与政治并不十分看重。
王阳明对席书说,上天生人,有四肢百骸,相对于耳目等器官而言,心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统领其他器官。心体无限广大,也无限光明,君子为学要先立乎其大者,不断推扩心体,同时也要涤除私欲,保持心体的光明。心体既立,凝结于内就是高尚的道德,发漏于外就可以成就华美的文章,付之于实践就可以成就丰功伟业。因此,心学才是为学的首要任务,是根本,辞章之学与事功之学是第二义的,是枝叶。心学功夫的高下,决定着辞章与事功的优劣成败。另外,心学也是区分君子儒与小人儒的标尺。正如孟子所言,“从其大者为大人,从其小者为小人”,心学为大,辞章、事功为小,能否笃定心学志向,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分野。王阳明的一番话,对席书有醍醐灌顶之效,席书自言“予闻而心惕背汗”。
席书对朱熹与陆九渊学问异同的问题也深感兴趣,请教王阳明对此问题的看法。王阳明没有对此作出回答,而是把龙场悟道之后的新见向席书作了宣讲,尤其是关于知行合一的新见解。席书很是怀疑知行合一的合理性,出于礼貌,他没有反驳王阳明。第二天,王阳明再次引证四书五经中的内容证明知行合一是有经典依据的,席书有所醒悟。接下来几天,反复听王阳明深入剖析,席书才恍然大悟,对王阳明说,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朱陆学术异同,各有得失,不必为之更生争辩,求之于自我本性,自然明了其中大义。
王阳明彻悟知行合一,实在是发千古圣学不传之谜,王阳明本人也难以掩饰悟道之后的喜悦,禁不住欢呼雀跃,以至于仆人对王阳明一反常态的表现都感到惊讶。王阳明尝试着向龙场百姓讲解知行合一,百姓并不觉得隔阂,加之王阳明循循善诱,百姓慢慢都接受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席书儒学修为自然是高于龙场百姓的,可是对于知行合一理论的接受反不如龙场百姓,起初还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无非是因为席书受传统知行观的影响太深,有先入为主的成见,短时间很难转过弯来。
知行合一与传统知行观有很大不同,传统知行观认为知行不能合一,主要有两个表现:首先,知行有先后,一般认为是知先行后;其次,知行分轻重,普遍认为行重于知。
既然强调知行合一,就要否定以上两种观点,王阳明强调,知行不分先后,知行并存同在,知行也不分轻重,而是价值均等,同样重要。王阳明在贵州期间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并没流传下来,但是后来他与弟子徐爱等人讨论知行合一的内容很多,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具体内容。
徐爱提出,生活实践中,经常会有知行脱节的例子,比如一般人都知道应该孝顺父亲,尊敬兄长,但是不孝不悌的事例依然很多,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事情,怎么能说是知行合一呢?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知行被私欲隔断了,已经不是知行的本然状态。若是本然状态的知行,就一定是知行合一,有知必有行的。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所言知行合一,都是围绕道德问题展开的,不涉及科学问题。也就是说,知是道德认知,行是道德实践,而不是科学认知与科学实践。另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不排除道德情感等生理因素。人是有情感的存在,情感有很多种,有所谓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等。这些情感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积极性的喜好,另一种是排斥性的厌恶。王阳明举《大学》“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为例,人对于美色有天生的喜好之情,美色之人立于面前,知其美是属于知,好其美就是行。见到美色之人时就已经心生喜好之念,而不是知其美色之后,还要经过琢磨推敲,才要决定是否好其色。至于难闻的气味,也是如此,能够判断出气味难闻,就是知,心生厌恶之念,就是行。闻到难闻的气味时,就已经厌恶了,知行并未分离。王阳明认为意念发动处就是行,意念一动,就是行了,未必是外在的实践才是行。
除了经典上的依据以外,日常生活的经验也可以作为知行合一的佐证。王阳明说,我们称赞某人知孝知悌,肯定是他已经践行了孝悌之道,不单单是晓得说一些孝悌的理论而已。
至于知行脱节的问题,王阳明引入了一个私欲的概念。人是有欲望的动物,有些欲望是生存的必须,比如食欲关乎生命的存活,色欲关乎人类的繁衍。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一种贪欲,比如食欲上的山珍海味,色欲上的妻妾成群等。私欲不是人类合理性的欲望,而是不合理性的欲望,私欲是一个否定性词汇,里面不包含正常的生理欲求。王阳明晚年喜欢讲致良知,致良知就包含着知行合一的内容。良知是知,致良知就是行。王阳明说人人皆有良知之心,这良知之心就像一面镜子,原本是晶莹剔透的,任何物件都可以照得出来,可是镜子一旦沾染了灰尘,镜子的光明就会受到遮蔽,灰尘越多,镜子被遮蔽的就越多,以至于斑驳陆离,失去了本来的光明。良知之心也有灰尘,这个灰尘就是人的私欲。私欲会压制良知,使良知不能付之于实践,导致知行脱节。比如,国家有难,战场上的士兵应该为国捐躯,慷慨赴死,可是人有爱生恶死的私欲,苟活求生的私欲作祟,就压制了爱国的良知,有些士兵就会临阵逃脱,有些还成了叛徒。再如家庭里面父慈子孝的问题,以瞽瞍为例,瞽瞍作为父亲应该慈爱舜,可是瞽瞍有溺爱幼子象的私欲,也有贪财的私欲,这些私欲压制了瞽瞍慈爱的良知,以至于出现了谋害舜的残忍之举,知行就脱节了。
那么如何恢复知行的本然状态,实现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呢?王阳明说要恢复镜子的光明,就要把镜子上的灰尘擦拭掉。恢复良知的光明也是如此,要把心灵上的灰尘,也就是私欲剔除出去,这就是王阳明所言的“存天理,去人欲”。
席书被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所折服,对王阳明敬慕不已,与文明书院的学生一样,也以师长的礼仪对待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体悟到真理的乐趣所感染,心情大有改观。席书是提学副使,对王阳明的尊重,带有很强的示范性,其他弟子对王阳明也就更加尊敬,师生关系更为和谐亲密。如王阳明《夏日游阳明小洞天喜诸生偕集偶用唐韵》所言:
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
绝粮每自嗟尼父,愠见还时有仲由。
云里高崖微入暑,石间寒溜已含秋。
他年故国怀诸友,魂梦还须到水头。
龙场驿丞的官位自然是很低微的,可是也有清闲的好处,一似山中宰相,自由闲散,心情上的愉悦,不是封侯拜相等政治上的荣耀所能比拟的。初来龙场,王阳明也经历过绝粮断炊的困境,也遭受过仆人的怨言,每当此时,王阳明总是以孔子自勉,未曾放弃过圣人之志。在王阳明道德学问的感召之下,原始而简陋的阳明小洞天,成了王阳明讲学论道的重要场所,最终成为龙场的文化圣地。王阳明预料到他不会久居龙场,正如《龙冈漫兴》所言“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尽管如此,贬谪期间的这份师生情谊,带给王阳明诸多感动,即使王阳明离开了龙场,也会非常思念这批弟子,他们也经常出现在王阳明梦中。
忙碌而喧腾的讲学之余,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不时闪现,对于故乡的思念,更是经常萦绕于王阳明心头,如《再试诸生用唐韵》曰:
天涯犹未来年回,何处严光有钓台?
樽酒可怜人独远,封书空有雁飞来。
渐惊雪色头颅改,莫漫风情笑口开。
遥想阳明旧诗石,春来应自长莓苔。
这首诗写于正德四年(1509),王阳明来龙场已经一年多了,依然没有得到赦免的消息。身处贬谪困境之中,哪怕是像严光那样隐居山林,对于当时的王阳明来说都是一种奢望。酒入愁肠,越发思念亲人。想寄一封家书,可是浙黔两地,关山阻隔,通信何其艰难。谪居龙场以来,王阳明经历了太多波折,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揽镜自照,猛然发现白发增多,已然是霜雪其色了。
席书未见王阳明其人,就已经听闻阳明政治上的贡献了,这不单是指阳明弹劾刘瑾之事,更为重要的是指王阳明处理水西宣慰安贵荣谋反之事。安贵荣有不臣之心,王阳明察觉之后,致函安贵荣,晓之以利害,迫使安贵荣放弃谋反的打算,为大明王朝避免了一场刀兵之祸。王阳明修书止乱,一时间传为美谈。好像王阳明也是在谈笑间云淡风轻地化解了军事危机,可是局外人不知局内人的艰辛,王阳明当时写给安贵荣的信,何尝不是字斟句酌,呕心沥血?王阳明头上的白发,有些也是为此而生。因为劝说一个谋逆之徒回心转意,是多么危险的事情,任何一个细微的闪失,都有可能搭上身家性命。
赵永刚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