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俊《王阳明行踪遗迹》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布时间: 2022-04-14 浏览次数: 302

    据贵州大学出版社网站2022414日报道,由贵州省儒学会副会长、《龙场阳明文库》总主编、贵州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理事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暨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杨德俊主编的《王阳明行踪遗迹》由贵州大学出版社202110月出版。

    《王阳明行踪遗迹》是编者在30多年间13次考察的基础上,查阅了数百部千余册明、清文献,经5年整理、编纂、修改,集思广益,九易其稿而成。从《阳明家世门风》至《逝世后毁与誉》止,忠于史实,一说为主,多说并存,全面展现王阳明的事迹和遗迹。本书对《王阳明先生年谱》涉及阳明先后经过的地点、时间、事件等进行考证,有误的予以更正,未记录的予以补充。共补录了《王文成公全书》未收录到的诗文50多篇(首),阳明友人和弟子、后学作的诗文60多篇(首),以及有关摩崖、诗词、碑记等150多篇(首)。收录了鲜为人知的“龙岗书院”弟子事迹,各地王文成公祠、阳明书院等情况。本书史料丰富、考据严谨、图文并茂,是具有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好书,亦可作为专家考察阳明行迹和组织阳明遗迹游学的一本向导书,对保护阳明遗迹,研究和传承阳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阳明行踪遗迹》属于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纳入“宁波文化研究工程•王阳明诞辰五百五十周年专题研究”。最终成果得到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中堪集团董事长胡正森先生、北京浩言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江苏弘德文化出版基金会资助出版。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修文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编,杨德俊先生编著,贵州大学出版社闵军任出版人,葛静萍任责任编辑,方国进任装帧设计。全书68.2万字。

 

    《王阳明行踪遗迹》是《龙场阳明文库》之一种。目前,贵州大学出版社已相继出版了文库中的《王学之源》《王阳明龙场遗墨》《王阳明遗像图册》。《王学之源》全面介绍了黔中王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收录了“王阳明谪黔诗文”“阳明文化遗迹”“黔中王学研究”等内容,阐述了黔中王门500多年来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就;《王阳明龙场遗墨》则搜集了王阳明书法作品26件,包括王阳明在龙场期间所作的书法作品以及贵州历代收藏保存下来的碑刻、拓片等;《王阳明遗像图册》则关注国内外专家忽略的遗像研究,其中许多遗像为首次面世,填补了国内外王阳明遗像研究的空白。《龙场阳明文库》由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哲学教授成中英题赠:“用阳明精神开启文化建设 用文化建设实现阳明精神”。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作《龙场阳明文库》序一;龙场阳明精舍蒋庆先生作序二。

    张新民教授在《龙场阳明文库》序一中写道: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主旨之心学也。心具众理,感而遂通,总摄万有,不离一气。盖心体清明,必灵觉而有条理;心体虚旷,遂体众物而无遗阙;心体纯正,则气节高亮而民归向;心体衡平,故同仁一视而天下被泽。故曰:圣学渊源,根植本心。心之妙用大矣哉,正心诚意之工夫大矣哉!阳明夫子之心学,诚乃有体有用之学也。

    ……友人杨君德俊,余与之交既久,知其生于龙场,长于龙场,自幼侧闻前哲余绪,目睹姚江旧迹,沐浴耆老膏泽,遂萌倾心向慕之意。及长,愈知心性之学,实肇自龙场,而龙场胜迹废损已久,室庐弊坏至极,乃发心远离功利场,迁居龙岗山,护持阳明洞,读书君子亭。每日冒霜露,披荆棘,清瘴气,肃嚣烦,于是古祠亭轩,次第修葺,匾额碑刻,恍若重光。乃潜心载籍,广搜遗篇,足迹所经,几遍大江南北,辑成画册文集八巨册,颜之曰《龙场阳明文库》,拟付梓人,公诸同好。姚江心迹可昭日月,德俊精神亦动鬼神矣。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