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获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师暨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袁轶峰教授及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史硕士生伊明、严梅梅特意赠送所著《狂欢与日常的古苗寨:清江村》一书。
《狂欢与日常的古苗寨:清江村》由贵州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发行,纳入“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丛书。本书除丛书“总序”“前言”“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及“后记”外,共六章,25.1万字。
其中,第一章“清江村概貌”,含“清江村概况”“地形地貌”“生物资源”“水文”各节;第二章“田氏苗族”,含“田氏苗族口述史”“田氏的人口”“田氏的村规民约”“行政区划下的田氏苗族”各节;第三章“村落格局”,含“村落布局”“传统民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各节;第四章“生计方式”,含“生计与环境”“田土及分布”“传统生计”“生计转型”各节;第五章“翻鼓节的狂欢”,含“清江苗寨节日概述”“翻鼓节的全民性”“翻鼓节的反规范性”“翻鼓节的教化”各节;第六章“传说与生活”,含“清江苗寨的传说”“传说的现实图景”“人生礼仪的传说”“传说的社会功能”各节。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教授在丛书“总序”中写道:
中国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均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被认为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贵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了贵州独具魅力的风景线,民族特色村寨遍及各地。贵州又是我国传统村落的“大本营”,传统村落与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具有分布密集、保存完整、民族特色鲜明的特征。
在贵州,“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景观比比皆是,这对巩固和发展脱贫成果、建设美丽乡村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无疑是贵州乃至全国一项集保护传统、传承文化、留住乡愁、振兴乡村、全面小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一体的系统而又重要的工程。而利用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记录传统村落的民风民俗、精神风貌、地方性知识、文化教育,寻索传统村落依托资源、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可持续保护之路,探究传统村落“保护优先、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活态传承、合理利用”之策,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该丛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存真求实,注重知识性、学术性与资治性的结合,较为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村落的发展变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成果,在内容上体现了特色鲜明、个性突出而又科学系统的特征。丛书图文并茂,文风严谨、朴实、简洁、通俗,注重记叙性与可读性、资料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在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贵州大学是我国西部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正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百余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办学进程中,学校十分注重学生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创造性的提升,尤其高度重视文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合作交流等工作。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新文科建设”和“大地论文”工程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级的重要途径。学校期待文科师生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上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讲话精神为引领,紧密结合贵州“三大战略”,走进乡村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科学研究,产出一批批源于大地、服务发展的优秀成果,为实现全面小康,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研究清江苗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显示意义,至少在以下方面将给一般读者或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启迪:
一、民族性特征。清江村作为丹寨县南皋乡中一个以田氏苗族为主题的苗族传统村落,其民族构成和姓氏种类较为单一,所以清江苗寨相比较其他村落来说,更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比如苗族翻鼓节。有关清江苗寨翻鼓节的传说和历史,与贵州其他苗族地区都有极大的不同,翻鼓节是田氏苗族区别于其他苗族支系和苗族村寨的重要标志。
二、地域性特征。苗族翻鼓节以南皋乡清江村为中心,流传在南皋乡境内以及兴仁镇的部分苗族村寨。这一地区苗语称为“嘠闹勾”,意为苗族的勾支系。又因妇女穿的裙子长短适中,介于“长裙苗”与“短裙苗”之间,故称为“中短裙苗族”地区。
三、无文字记载苗族的历史诠释。没有使用文字记载的田氏苗族在清江村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并用故事与传说维系着他们对祖先的记忆。在此过程中,磨难对他们来说更是记忆深刻。这或许也在无形中塑造了清江村田氏苗族宽容、团结、不好斗的内在品格。
四、传说成为清江苗寨的民族认同。一直以来,清江苗寨村民通过反复的仪式展演传承着他们的民族信仰,无论是传颂的故事还是各种祭祀仪式,都在不断地强化本民族的认同感。传说反映了苗族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构成整个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理解苗族文化的一把钥匙。
清江村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过着自然而平静的生活。但在这平常的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我们希望通过田野调查、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清江苗寨的社会与文化进行细致描述和深入分析,使读者得以窥见贵州传统古村落的社会习俗、传统节日与精神状态,感受清江苗寨狂欢与日常的生活状态,进而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史、社会史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图: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