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获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师暨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王继红及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史硕士石凯月、乔宏瑞特意赠送所著《无“门”的古寨:九门村》一书。
《无“门”的古寨:九门村》由贵州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发行,纳入“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丛书。本书除丛书“总序”“前言”“附录”外,共六章,20.5万字。
其中,第一章“概况”,含“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村落环境”“村寨地名”各节;第二章“人口”,含“基本情况”“家族”“教育”各节;第三章“生计”,含“农耕”“养殖”“生计转型”各节;第四章“‘看会’”,含“九门村习俗”“‘看会’”“‘看会’的社会意义”各节;第五章“治理”,含“家庭和社会组织”“村规民约下的九门村”“龙杆会”各节;第六章“认同”,含“苗与汉的门户区别”“苗汉的交融”“无‘门’的九门村”各节,及“附录 1:九门村村规民约”“附录 2:九门村‘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管理公约”“附录 3:丹寨县九门村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设立大会纪要”。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教授在丛书“总序”中写道:
中国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均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被认为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贵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了贵州独具魅力的风景线,民族特色村寨遍及各地。贵州又是我国传统村落的“大本营”,传统村落与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具有分布密集、保存完整、民族特色鲜明的特征。
在贵州,“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景观比比皆是,这对巩固和发展脱贫成果、建设美丽乡村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无疑是贵州乃至全国一项集保护传统、传承文化、留住乡愁、振兴乡村、全面小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一体的系统而又重要的工程。而利用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记录传统村落的民风民俗、精神风貌、地方性知识、文化教育,寻索传统村落依托资源、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可持续保护之路,探究传统村落“保护优先、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活态传承、合理利用”之策,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该丛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存真求实,注重知识性、学术性与资治性的结合,较为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村落的发展变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成果,在内容上体现了特色鲜明、个性突出而又科学系统的特征。丛书图文并茂,文风严谨、朴实、简洁、通俗,注重记叙性与可读性、资料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在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贵州大学是我国西部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正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百余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办学进程中,学校十分注重学生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创造性的提升,尤其高度重视文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合作交流等工作。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新文科建设”和“大地论文”工程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级的重要途径。学校期待文科师生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上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讲话精神为引领,紧密结合贵州“三大战略”,走进乡村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科学研究,产出一批批源于大地、服务发展的优秀成果,为实现全面小康,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
九门行政村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南皋乡东南部,是一个苗汉杂居的村落。全村辖7个自然寨,自然生态保存完整,整个村庄保留了古老的神韵。九门村于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寨,2018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最早居住在九门村的是苗族文姓人家,其祖先大概在明代迁徙到九门一带。今天的九门村,有着鲜明独特的古村落文化,特别是上乌毕、下乌毕、上乌顺、下乌顺4个自然村寨,历史悠久,民居古朴,依山而建,原生态保存完整,可以说是苗族历史文化和生境适应的缩影。这些原生态的苗寨,承载着远古苗族先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变化、宗教习俗以及生境适应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像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展示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演绎苗族生境适应的文化变迁。在苗汉杂居的九门大寨、东寨,苗族汉族摈弃隔阂、和睦相处,九门无“门”,成为九门村鲜明的特色。
走进九门村,你一定会对“九门”这个寨名感到好奇。据史书记载,在清雍正、乾隆、咸丰和同治时期,今丹寨县境内多次爆发苗民起义。苗族人民为了抵御清军镇压,在寨里筑起了防御设施。当时在寨边筑有九个寨门出入,用坚硬的树木作门板,故称九门大寨。“九门”最初是作为防御设施,后来被用作了村寨的名称。九门村地属丹寨县,位于丹寨、雷山、麻江、凯里4县市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一直很重要。清代乾隆时期在此设有九门汛千总署,置双峰堡、守望堡,屯军驻守,后部分汉族军人和家眷留了下来,形成如今苗汉杂居的局面。
定居在九门村的苗族、汉族,传统生计方式都是以单一的水稻种植为主。长期以来,九门村的农业经济收入很低,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没过温饱线,日常饮食基本都是来自村民自家的产出,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属于深度贫困村。近几年,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九门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支两委积极引导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村民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提高,2018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如今的九门村,经过农村危房改造、穿衣戴帽、改厨改厕、通村公路系列工程的实施,苗寨变新颜,美丽至极。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结晶,是宝贵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本书从九门村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生计、民俗、社会治理、传统民居、民族认同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振兴乡村,留住乡愁。
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图: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