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古代书院源出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有近1300年的历史,数量至少有7500所之多。它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学风士气、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书院正式教育制度由朱熹创立并发展于宋代。宋代著名书院有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石鼓书院、江西上饶鹅湖书院等。元代将书院和理学推广到北方地区并创建书院296所,加上修复唐宋旧院总数达到408所。明代书院发展到1200多所,清代书院达2000余所。
贵州最早的学堂为东汉时期尹珍所建务本学堂。唐代,建有绥阳儒溪书院;宋代,建有沿河鸾塘书院;元代,建有贵阳文明书院。明代,贵州书院获得巨大发展,建有魁山书院、草庭书院、中峰书院、文明书院、龙冈书院、阳明书院、正学书院等44所。清代,贵州全省新建、重建和修复的大小书院如贵山书院、正习书院、正本书院、龙门书院、龙冈书院、景阳书院、湘川书院、启秀书院、培英书院等等,共192所。
公元1902年,清末“新政”时期,贵州巡抚邓华熙上奏清廷,将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所建“贵山书院”改制扩建为“贵州大学堂”。自此,贵州大学历经1902年“贵州大学堂”、1928年“省立贵州大学”、1942年“国立贵州大学”、1950年以来定名“贵州大学”等时期。2022年,贵州大学建校120周年,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建院20周年。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门前孔子铜像
作者:贵州大学 王晓卫
庚寅仲春 于花溪绎史属文斋
水天竞碧,岭原扬清。黉宇依蔼蔼停云,斋堂流悠悠琴声。不居闹市之中,唯亲花树之馨。门前瞻孔圣之像,室内聆仁德之音。徘徊回廊,游目壁楹,联语多理中之谈,法书富玉润之瑛。仰思古贤,俯察近辙,岂有一事两心之私,但慕五冠六童之行。神驰千载,笔喜再酲,唐风宋韵,来耳盈睛。
嗟乎仲尼云亡,战国塞私学之门;秦灰方冷,汉武定儒学之尊。官学划一,罕闻侍坐之乐;私学不盛,难求矩矱之明。逮及大唐,殿有集贤,礼乐沿今古之变,献酬用书院之名。桂岩有民间书院,史册标幸公南容。皇寮、东佳,松洲、鳌峰,先后继起,弦歌相萦。五代有匡山、梧桐,江州有陈氏家法,或献敏学,或启童蒙。然多制度草创,名实未盟耳。
至于有宋,文教大兴。元龟、广记,备朝野之闻;御览、英华,具先士之型。遂有白鹿洞中,学子莘莘,高明呈一时之盛,朱熹立重建之功。岳麓拥翠,造堂筑楼,塑先哲之像,藏子史群经。应天书院,章甫如星,王洙开讲,仲淹题名。太室嵩阳,书声溢甍,负笈者云趋,论道者风生。又有石鼓枕江,江流浮诵;武夷传道,道心澄宁。观南宋诸学派,共书院而俱行。程朱焕彩,融天光与云影;湖湘竞秀,舞濂溪发性灵;象山之学,流慈湖而澄明;东莱博议,契劲竹之含清。羡斯时之高韵,历千载而摇情。
洎乎元代,集书燕京,南学北移,旧式渐兴。诏定院规,学官俸明;虽祀圣贤,有道伶仃。明有守仁兴学,化军旅为春黉;流徙黔壤,更养气而渊渟。龙冈兴学,启蒙昧以神清;文明布道,敦王学而深闳。又有湛公所至,必建书院,学化甘泉,道广仰宸。而大道难合流俗之意,狭心岂悟至理之精,景附之徒,僻说纷萌。至有嘉靖禁王、湛之书,天启毁书院之棂,党祸一起,阉竖狰狞。东林为瓦砾之区,士人残江湖之形,或相争于意气,或向天而鹤鸣。虽书院其可毁,岂精神而能烹?唯人文之传统,赖尊严得复赓。
华夏九鼎,忽归满清。顺治复衡阳石鼓,康熙题“学道还淳”,雍正命省城俱设书院,乾隆赐省院诸史群经。书院之众,凌越古今;忧时之愤,难追东林。合流官学,为幻为真?耽思考据,诚湛诚精。然颜元建习讲之堂,郝公育文武之英;雍乾谕力行官话,闽省设书院正音。及至晚清,西学相浸:教会书院,由厦及京;格致、时务,变古维新。盖皆前此之所未闻,至今犹堪关情。
戊戌雷动,康公上改制之折;不数年间,学堂代书院之名。盖运极而必变兮,殆抱残而守缺?抑贵远而贱近兮,或厌旧而喜新?恒时移而风易兮,非是自相倾征!然良窳或由人兮,故绵绵而又生:君劢论学海兮,造国人不死之心;十力主勉仁兮,倡民族立命之径。虽为孤响,至今若鸣:书院之精义,在魂不在形。
方今书院渐兴,各异其型。或起民间,或受官勋,或拔地而云蔚,或埋首于春荣。或循旧式,或杂古今,或作应酬之地,或抚清远之筝。巨贾或不屑,儒商或倾情,达官或偶至,良宦或心萦。院无山长,当有笃行之英;庭有生徒,应无门户之争。堂祀孔子,寄意而非祠神;室多论难,求真而不骄矜;楼富图书,精研而非自绳;门聚嘉客,宏道而不矫情。续天地不绝之精神,延华夏久远之文明,恪守学人之法度,岂论奔竞之风尘!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内《书院赋》竹刻
来源: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转载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官方新闻客户端“动静”2022-11-21 编辑:张果力 责编:王晓海 编审:陈曦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