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硕士生课程在中国文化书院现场教学

发布时间: 2023-04-27 浏览次数: 10

    2023426日下午,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授暨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袁轶峰在中国文化书院涵远读书楼为2022级中国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开展《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课程现场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中国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方向一门基础性课程,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的训练,熟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各种类型和利用价值,掌握围绕研究专题来搜集、考证和分析各类史料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达成上述目标显然不能靠单纯的“讲课”和“听课”来完成,而必须把课堂讲授和现场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为此,讲授该门课的袁轶峰教授都会尽可能带领学生到一些图书馆、博物馆、资料室参观与实践,组织专题讨论,撰写各项作业。关在教室里纯理论“讲授”与“听讲”,是培养不出这种本领的。这是袁轶峰教授长期讲授这门课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袁老师随手从满架丹黄中抽取《清实录》和《贵州清水江文书》,先请学生解读,然后指出学生解读的一些问题并讲解道: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从片段的史料中如何发现完整的历史,对于历史研究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在史料间的关系中来加以分析解读,问题意识才会逐渐养成,学术研究也才具有了详实史料的支撑。

    善本四壁中,袁老师通过一则清水江契约文书,指导同学了解文书的基本格式和规范。之后,他详细解读材料里的所要表达的历史信息,分析这些历史信息背后的话语性问题。随后,针对中国近现代史资料丛刊,袁老师详细讲解史料的基本分类和各类史料的价值,介绍搜寻、阅读和考订这些史料的基本方法。

    此次现场教学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了收集和阅读史料的水平,才能加深进行学术研究和撰写专题论文的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只有在实践中去触摸和发现典籍,到处去“挖掘”史料,才能够真正掌握搜集资料和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


文:肖向(2022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图:肖向、陈舒舒、李凤群(2022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