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贵州大学“五个一”工程,贵州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于2023年5月12日下午在东校区中国文化书院举办第七届高校青年·思想论坛之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的梦想 我的村”访谈活动。
活动特邀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大学发表重要讲话时的亲历者、挂职贵州贞丰县对门山村第一书记、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勇同志,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博士村长导师张万萍教授,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陈超教授,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赵津教授,“博士村长”代表、贵州大学农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莫飞旭同学,“互联网+”金奖获得者、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那彬彬同学进行访谈活动。活动由尹烽宇老师主持。
六位嘉宾从自身经历说起,畅谈自己的扶贫故事。
主题一
以“变化”为题,讲述村庄发展之路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勇同志和农学院副院长张万萍教授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了对口帮扶乡村旧貌换新颜的故事。
“我们的基层,我们的根,我们祖国营养的发源地”。在访谈活动上,陈勇书记讲述了他“两下基层”和“两片叶”的故事。他以“变化”为主题讲述了他“两下基层”后的乡村变化。他带领村民坚定信心发展“两片叶”,坚持“一片叶子带富两方百姓”带领当地村民种植近三千亩名优白茶,实现了全村产业全覆盖。陈勇书记的经历就如他诗中所写:一颗红心昭日月,两手丹青著村野。非等闲,绘就新山河,朝天阙。
“苦干实干加巧干,富泽百姓俱欢颜”。张万萍教授不仅仅是科研工作中的翘楚,更是扶贫工作中群众口碑下的“蔬菜女神”。她通过照片向大家展示了威宁县的变化:从帮扶前的漫天黄沙的荒凉到帮扶完成后漫山遍野的翠绿。在这个过程中,张万萍教授团队一心为民,不畏天气的恶劣、不畏环境的困苦,只为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帮助,为当地的蔬菜种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八年磨一剑”。农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莫飞旭同学同样以“变”为题,但与乡村之变不同,他讲述的是自身的变化。因从小生活在农村,当莫飞旭考研时被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所录取时,一想到又要和农业农村方面的东西打交道,他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落差。但在之后的学习实践中,在将自己的知识去服务乡村的过程中。他慢慢认可和认知用知识服务乡村这件事。”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作为博士村长的他逐渐体会“知行合一”的精髓。
主题二
忆往昔,分享服务乡村中的小故事
“扎下农村,以村为根基”。动物科学学院院长陈超教授带领他的团队——肉牛科技小院来到了关岭县,服务关岭肉牛产业发展,解决肉牛养殖中技术难题。陈超教授将茅台酒的酒糟作为肉牛的饲料,这不仅仅解决了酒糟问题,同时降低了肉牛养殖成本、提升肉牛生产性能和牛肉品质,还让关岭牛斩获巴拿马金奖,成为继贵州茅台后唯一斩获巴拿马金奖的本土品牌。
“攻坚山地机械,让农村机械融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赵津教授谈到农业机械化时说到:“我们农业生产艰苦的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就是农业机械的普及率不够。这导致了我们农业生产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津教授和他的团队投身于农业生产的调研活动中。在访谈活动上,赵津教授以威宁县的白萝卜种植为例,讲述了他们研制萝卜播种机的过程。
“风雨无情,人有情”。张万萍教授分享了在帮扶过程中她和她的学生服务于乡村的感人故事。所有伟大的事情绝对不是一个人一蹴而就的,它永远是一群人相互陪伴而前行的。张万萍教授团队众人一心,每时每刻都与村民们一起奋斗在最前方,而他们的努力也获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与爱。张万萍教授说到:“在我们离开后,基地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地里有的农民朋友们,他们只认这些学生娃娃,因为他们穿着贵大的马甲,又讲的是一口亲切的威宁话,就很想念他们这些孩子。”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陈勇书记讲述了他在扶贫工作所遇到的困难,讲述了自己“两下基层”的初心与动力。他忆起离家奋斗时对家人的愧疚,但当回溯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大学时的谆谆教诲时,这也成为了陈勇书记的精神支柱。他对青年群体提出寄语,希望青年要扎根到基层中去,为群众做实事,做奋斗中的贵大人。
动物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那彬彬说到:对于格物穷理,我觉得现在自己所选择的行业、所做的事业是正确地。未来我还是选择跟着老师继续坚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深造。与此同时,扎根服务乡村,将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像老师们一样做到经世致用。”
主题三
拨开云雾见日明,博士村长导师答疑解惑
张万萍教授对于如何应对“职业倦怠期”以及对于新鲜血液如何成长进行解惑。她谈到:“我想用4个字‘继往开来’来回答。同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可以教会我们的学生,师者传道是第一的,传给自己的学生,让他去多悟多做。还有,身为学生要抓紧在学校多学。这样你才能够准确地给自己定位。让努力的步伐再稳健一点,再努力一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担责于身,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至此,第七届高校青年·思想论坛之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的梦想 我的村”访谈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来源:贵州大学研究生工作部“贵研新声” 文字:新闻部 吴化英 图片:王行诗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