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诗纪略》——收录明清黔诗的集大成者

发布时间: 2023-11-19 浏览次数: 14


《黔诗纪略》


作者简介

    黎兆勋 字伯庸,号檬村,晚号磵石居士,贵州遵义人。沙滩黎氏重要人物,著名词家、诗人,著有《侍雪堂诗钞》《葑烟亭词》等。

    莫友芝,字子偲,号郘亭,又号眲叟,贵州独山人。中国近代学者、诗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莫友芝与郑珍齐名,同出程恩泽之门,并称西南巨儒,世称郑莫


贵州诗歌总集 

    《黔诗纪略》作为一部地方诗歌总集,为研究贵州古代尤其是明代诗歌提供了原始资料。书中收集了2412406首诗作,加上方外、无名氏诗作及杂歌谣,共2498首。其中包括有孙应鳌古体诗150首,近体诗307首;谢三秀古体诗近体诗180; 杨龙友古体诗、近体诗325首;吴中蕃古体诗75首、近体诗151首;潘润民古体诗、近体诗70首等。《黔诗纪略》基本是以时间为序收录明代以及明清之际的诗人诗作,简明勾勒出明代至清初的贵州诗歌发展历程。因其收诗数量大、内容丰富而成为收录明代黔诗的集大成者。 

    《黔诗纪略》所录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包括有叙事、咏物、遣怀、赠答、山水、田园、诗话评论等,形式有四古、五古、七古、杂言古诗、乐府、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回文诗、杂歌谣等,这些诗歌的保持为后人研究古代黔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书中反映社会矛盾、民生疾苦、战乱频仍的现实主义诗作占有相当的篇幅,同时也收录了不少反映黔山秀水优美风光的浪漫主义诗作。例如贵州关岭县有一处石崖,人曰关岭天书,崖上遍布花草奇树,景致迷人。而将此胜景描状于书,较早传播给世人的就是《黔诗纪略》所载明代诗人邵元善的《红崖》:


《红崖》

[]邵元善

红崖削立一千丈,刻划盘回非一状。

参差时作鼎钟形,腾掷或成飞走象。

诸葛曾闻此驻兵,至今铜鼓有遗声。

即看壁上纷奇诡,图谱浑疑尚诅盟。


来源广泛、传记详尽

    莫友芝学识渊深,治学严谨,所编的《黔诗纪略》的诗歌材料来源广泛,一是文集,二是方志。书中摘录的总集约有13种,别集约有14种,另外书中直接注明录于方志的诗有122首。不少诗歌虽未指明出处,但见于地方志中,因此也很有可能是从方志中辑出。除了从文集、方志等文献资料辑出诗歌外,莫友芝还通过田野寻访搜集诗歌。如《黔诗纪略》收《朝阳洞石刻》一首,莫友芝按:洞在安南县东三里。诗隽洞壁,无年月名字,盖胜国遗民之词也。

    此外,《黔诗纪略》具有浓厚的史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传正体的运用,即在编纂过程中不仅收录诗人诗歌,而且还在书中为诗人写传,按职业、身份、地位等特点分士大夫、女士、方外、无名氏等,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进行编排。而这种方式是纪传体史书在人物传记编纂上常用的方式,《黔诗纪略》明显借鉴了这种方法。
    《黔诗纪略》虽是诗歌选本,但其中有许多人物以政绩、品德显身,并非以诗闻名。《黔诗纪略》的人物传记中大篇幅记载这些人的科第履历、生平事迹。如收尹思民一首,传记有1700余字,主要叙述其在孙可望之乱中抗敌之事。

来源:贵州文库 2023-11-17

一审:王胜军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