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美协主席徐恒教授主讲孔学堂公益文化讲座 贵州大学刘晓婷教授主持

发布时间: 2023-12-04 浏览次数: 21

    2023123日上午,贵阳孔学堂“游于艺”专题讲座第二十场在孔学堂明德厅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的主题是“中国画解读”,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恒主讲。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暨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贵州大学新时代美育与贵州文化资源利用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刘晓婷担任本次讲座学术主持。

    徐恒教授的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中国画的文化根基、中国画的历史、中国画的表达方式、中国画的程式。

    徐恒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根基。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中国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画重“意象”,而“象”来自于农耕文明对于天地万物的描述,通过“观”而获得。“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种“直观”的生命智慧,与西方通过分析、推论和实证的路径是不同的。同时,中国画也重“意境”,认为艺术的高下终在意境。意境是将外界的山水内化为心中的山水,“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

    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绘画,徐恒教授认为,绘画几乎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器图画、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关于绘画的铭文、秦始皇兵马俑的造型及汉代画像砖、陶俑以及克孜尔龟兹洞窟壁画等,从不同角度记载者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隋朝展子虔《游春图》是现存传世最早的山水画卷轴、唐代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发展的辉煌时代,出现了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一代绘画大师。后来依次出现了“北宋三大家”“南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清六家”等绘画名家,承续了中国绘画的血脉。徐恒教授认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为绘事之要义,水墨丹青为成绘事之必须,随类赋彩为绘事之基础。

    在提问互动环节,听众积极发言、氛围活跃。徐恒教授对业界同道、同好就中国画与时间的关系、中国画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以书入画、孩子蒙学问题等提问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深化。

    刘晓婷教授对徐恒教授的讲座作了总结,认为徐恒教授作了一场风格别具、思想深刻的讲座,分享了他自己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学画心路历程,梳理了中国绘画的历史,阐释了中国绘画中所蕴含的独特观念和精神,高度评价了讲座中所呈现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为在座听众深入了解中国画提供了专业上和学术上的视野。

    主讲人徐恒,现为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农工党贵州书画院名誉院长。作品被国际奥委会、中国美术馆等各级专业机构收藏。在国内外多个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有多篇论文及作品发表于各类专业刊物,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主持人刘晓婷,浙江大学哲学博士,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院商学院客座教授,贵州省礼仪学会美学顾问。曾多次受邀贵州天眼新闻、贵州省图书馆、韩国全北国立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等相关机构做学术主持和学术讲座。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中国艺术观念。

 

文:刘晓婷 图:朱艺嘉

一审:王胜军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