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开启了第12场“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孔学堂名家讲坛,讲座主题为《仁学精神与中华文明》。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龚晓康担任本次讲座学术主持人。
讲座中,向世陵教授从仁学缘起、仁者“爱人”、道德引领三方面展开了阐述。
向世陵教授从“什么是仁学”切入。他指出,仁学是与中华民族的生成相伴随的,其与儒学密切相关。孔子在规范意义上正式创立了仁学,在此之后,仁学与儒学的发展是同步关系。但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向教授征引古今、中西,提出自然选择和人类互助推动了“仁爱”观念的兴起并进一步指出,仁学虽奠基于“人”学,但又扩充推广至“天”学。他强调,仁学作为“学”是一种学术形态,既涵摄了宇宙论的生理,也关联着存在论的性理。仁学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并引领精神走向,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实践效用。
向教授提出,从历史的维度上来看,“仁”在根本上是“爱人”,“仁”与“爱”不可分割,“仁爱”是仁学精神最典型的表达。而伴随“人之为人”的自我觉醒,爱人、尊重人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尺。
他从“仁爱”词语的形成出发,提出“仁”由“爱”而导出,从“二人”推广到“天下”,爱是一种对所有人而非某个特殊人的倾向性,是对整个世界的态度,既是情感的抒发本身,是德性的自律和责任的承担,具有强烈现实情怀的道德原则和实践依据。
紧接着,向教授联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由己”等,对孔子所言之“仁”作了深度阐析。“爱人”凸显了人的权利和意志品质,促成了内在德性的彰显和主体价值的实现。
随后,向教授从“四德”与“五常”出发谈论道德引领和善的价值追寻。从天人和谐的层面来说,人与人之间当如兄弟,其实际表现为一种更包容的“大海般的”自我感受和“与宇宙的同一”。在中国哲学中,“与宇宙的同一”是一种我(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直觉体验,而这种博爱的倾向也需要有物质层面的照应。
向教授进一步提出,安民爱人是仁学精神的社会实践纲领。它的实施与执政者的德行密切关联,而人的欲望会遮蔽内在仁性的彰显,阻碍人之为人的普遍价值,因此就得克欲复礼、去私归仁。在孔子心中,“复礼”能够“归仁”,根本上是仁德与礼法的一致。仁和礼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张力,但这种张力也蕴含着动力,推动仁礼关系良善互动和向前发展。
向教授总结说道,今天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天下为公”,正是对儒学精神的承接和弘扬。仁学兼具古老智慧和现实品格,要在总结提炼传统仁学现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根源上树立起文化自信,为构建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充足的精神食粮和强劲深厚的动力。
讲座最后,向世陵教授还与听众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对如何通过儒家文化来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仁爱思想的普遍性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主讲人: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副主编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儒家哲学、传统经学、易学哲学、儒释道关系等。
主持人:龚晓康,哲学博士,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空性与解构》《阳明学知识论问题研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出版《王阳明年谱辑存》《融会与贯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四书蕅益解译评》等著作。
文:贵州大学哲学学院 龚晓康 图:贵阳孔学堂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