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的贵州印记

发布时间: 2024-06-12 浏览次数: 14

    档案是人类的共同记忆,是重要的文化遗产。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记忆项目(也称世界记忆工程),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文献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播,并提升文献遗产保护意识。2000年,我国正式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立并评选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将具有真实性、完整性、稀缺性和地方特色的档案文献陆续分批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截至20231月,全国共有5198件(组)档案文献入选。其中,贵州有5项入选,分别是贵州省水书文献”“锦屏文书”“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档案”“贵州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

 

01 贵州省水书文献

    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水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用水族文字记录、流传下来的文献,通称水书。水书由水书先生(也称水族先生)代代手抄传承。水书文献记载着水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蕴藏着水族的哲学、天文、历法、易学、地理、历史、民族、民俗、宗教、伦理等内容,堪称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

    20023月,贵州省水书文献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221126日,在韩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中国贵州省水书文献》被批准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标志水书文献又向世界跨进了一步。

 

02 锦屏文书

    锦屏文书是生活在贵州东南清水江流域的苗、侗、汉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经济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山林土地权属买卖、村规民约、环境保护等民间文书,真实客观记载了明清以来清水江流域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社会风貌。

    锦屏文书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锦屏、黎平、天柱、三穗、剑河、台江等县有大量保存和发现,包含了各族人民生活、劳作、协商、交往的历史信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藏量巨大,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献利用价值。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份纸质锦屏文书是明成化二年(1466)的田土清退契约,距今已550余年。

    20102,锦屏文书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03 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

    布依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贵州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市、贵阳市、六盘水市。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是布依族民间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种民族文化典籍,是布依族先生进行日常宗教祭祀活动的用书,目前常见形式为布依经书和傩书,多为记述布依族先辈崇尚祖先、自然和诸神,倡导惩恶扬善、孝敬父母等弘扬传统美德方面的内容。

    20157月,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04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档案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组建的经常性救护机构,主要承担战场救护、医疗物资输送、药品拨赠、难民救助、疫病防治及军医培训等工作。19392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迁驻贵阳图云关。自此起至1945年抗战胜利撤离的6年多时间里,世界各地援华医疗物资从图云关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日前线,受过专业培训、满腔热血的医护人员从这里奔赴抗日战场,全力救治军人与平民,开展卫生防疫和医学教育,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贵州省档案馆、贵阳市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档案共计4098卷(省档案馆3189卷、市档案馆909卷),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为庞大、内容最为系统的救护总队抗战救护档案史料。这批档案还原了抗战时期战地救护工作的历史面貌,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抗战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便捷的渠道。

    20231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档案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05 贵州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贵州彝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毕节市、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是毕节彝族同胞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用古彝文书写记载形成的文献典籍,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地理、经济、医学、算术、祭祀、服饰、伦理等。这些档案反映了西南彝族人民的发祥、发展、迁徙、分布,以及与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巩固西南边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历史。目前,毕节市档案馆、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等共收藏彝族古文字档案(彝文古籍)数千册。

    20231月,贵州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此次入选的彝族古文字档案共有55部(册),其中49部(册)形成于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绝大多数为存世孤本。

 

来源:贵州档案方志 2024-06-11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