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2024-2025秋季学期开学动员会在思贤楼208室召开。顺真院长首先具体回顾了研究院三年多来的建设过程,指出人才培养、学术活动等需要继续改进,以进一步推进研究院的学科建设。研究院的总体学术目标是要完成陈那和法称量论因明著作的翻译和疏释,建立汉传量论体系。这一目标难度巨大,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于此而有条不紊的展开。从古典时代佛教经典汉译人才培养的经验来看,一如唐代义净大师的教示,梵文学习以三年为基础起步,其后开始正式的翻译训练。佛教量论因明文献翻译的学科归属严格来说属于古典学,具有与国际学界接轨的学术远景,研究院在已经完成了三年基础工作的前提下,教学与科研需要同时提速,必须加快科研进度,进一步实现研究院学术研究的制度化。
副院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师方岚博士对本学期的学习进度作了具体安排:首先,虽然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化的学习,但就具体情形而言,各位同学都是零基础起步,需要进一步加强梵藏文语法、断句的深度训练,只有在具备了基础技能后才有可能开展更好的学术研究。博士生谢敏和吴易恒以毕业为目标,首先是小论文的发表,其次是学位论文的撰写。韩壮波和张景治本学期的重点是文本翻译,依据梵藏文献进行具体的解读。就此,研究院决定设立具体学术措施,每位在读博士每月第一周周六做一次学术报告。喜吉日和杨曼已经完成文献录入和断句,其后工作同样以翻译为主,但进度可以稍慢一些。新入学的博士生李炜钰和那贺同学,在完成文本断句的前提下进行梵藏的文本比对,但主要任务是完成第一学年繁重的博士课程。硕士生学习方面,向云锋同学准备好年底的硕士论文开题。最后,顺真院长鼓励大家要立志于学术研究,取法其上,特别是要从基础训练尽快转向具体的学术研究。
9月7日下午,贵州大学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硕博学术沙龙”第一期在贵州大学东校区思贤楼208室举行,院长顺真教授、副院长方岚博士、汤伟博士出席,哲学学院专门从事量论因明研究的8位在读博士生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研讨。顺真院长作了“硕博学术沙龙”启动讲话,强调硕博生学术研讨将形成研究院的定制并按期召开,通过学术研讨进一步检验梵藏文学习和文本翻译的能力,该项活动具体实施由方岚老师负责主持。方岚副院长强调,目前“硕博学术沙龙”暂定每月一次,第一期由2023级博士研究生韩壮波和张景治,2024级博士研究生杨曼和喜吉日进行学术报告,其他同学则参与讨论。
韩壮波博士报告了对《集量论·现量品》第二颂及陈那自释的研究工作,深入分析了陈那关于“二量”与“二相”的理论。他基于对梵文原文精细的语法分析,揭示了相关概念的哲学深意。为了全面理解陈那的观点,韩壮波同学不仅仔细对勘了藏译本中的V本(Vasudhararaksita/Sha-ma seṅ-rgyal)与K本(Kanakavarman/Dad pa’i shes rab),还参考了其他学者的翻译和评论,包括服部正明(M. Hattori, 1968)的英译本与何建兴的汉译本。通过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韩壮波同学认为,K本在语言表达和哲学阐述上更接近梵文原文。此外,他还指出,细致对勘不同版本间的差异,有助于准确地理解陈那思想,特别是在逻辑结构的精细处理方面。这种梵藏汉对勘的方法论不仅展现了文本的多层面价值,也突出了跨文化翻译与解释的复杂性。
张景治博士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法称《诤正理论》(Vādanyāya)关于本论写作目的第一节原文进行了梵藏对勘。通过对梵文本详细的语法分析,给出新的汉译。第二,分析韩镜清译本(由藏文转译而来)存在的问题及其来源。第三,依据寂护的《诤正理论详注》(Vādanyāyaṭīkā)详细分析法称的“论辩”(vāda)概念。杨曼博士介绍了《定量论·现量品》第2小节的梵汉对照翻译,主要分析梵文句子结构,及其与藏文的差异之处。喜吉日博士对法称《释量论·为自比量品》,从文献情况和序言试译两个部分作了简短汇报。
方岚老师做了总结性的学术点评。她认为,哲学文本的翻译是严谨而开放的,某一语句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如果在不同的文本遇到重大的义理问题时,对一一文本细节的判定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顺真教授最后总结,鼓励大家发心立志、珍稀时间、潜心学术,从事原典翻译工作,研究院要尽快进入到快速化的科研研究阶段,推进量论因明学的学科发展。
文图:佛教量论因明研究院办公室 中国文化书院办公室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