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文化数字博物馆丨王阳明龙场悟道内涵

发布时间: 2024-10-12 浏览次数: 10


王阳明龙场悟道内涵

杨德俊


    阳明心学是研究人们心灵的学问,其内涵非常丰富。它的产生,是处在明朝统治由昌盛转为衰颓的时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激化,统治阶级腐败不堪,皇帝荒废政事,淫乐嬉游,大权旁落宦官手中,刘瑾等专横擅权,王公勋戚带头侵夺民产,致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广、江西、福建等地农民反抗及乱事频繁不断,藩王朱宸濠又起兵争夺皇位,整个明王朝政局非常混乱,已经是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王阳明感到今天下被颓风靡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而当时的社会思想领域,作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不能为明王朝注入新的活力。其学说当时有人认为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已日趋支离决裂、繁琐迂腐,造成道德修养之弊病,成为束缚广大人民的精神枷锁。除应付科举考试外,失去了向前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也失去了维系人心教化的作用。也就是说程朱理学只注重理论,不重视行动,有不少弊端。这时作为封建统治王朝官员的王阳明认为,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以挽救明王朝已经出现的危机,必须要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改变社会道德风尚。

    因此,创立一种新的学术思想,激活和发扬孔孟程朱理学,以及陆九渊心学,是王阳明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万历十二(1584)年十一月,内阁大学士申时行、御史詹事讲等上疏阳明从祀孔庙中,圣旨曰:王守仁学术原与宋儒朱熹互相发明,何尝因此废彼。说明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思想是互相发明,阳明并不反对朱熹的学说。他曾作《朱子晚年定论》对朱熹的学说加以肯定。阳明心学是应时代需要而生,目的是指明当时社会前进方向,为了挽救世道人心。因此他一再强调,他所说的,是知理”“知性”“知心。而这个心则是扪心自问的那个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

 

心即理

    心即理,这不是王阳明的独特创见,是继承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而得来的。其一是来源于孟子的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阳明承接了孟子性善论的看法,所以亦有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等。其二是来源于唐朝大照和尚李慧光《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中的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心能平等名之为理。其三是来源于宋朝程颢的心是理,理是心。陆象山的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其四是宋末元初高僧祖钦禅师的理即心也,心即理也。由此可见,王阳明是扩展心即理的内涵,并不是创立心即理的说学。

    王阳明对心即理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如: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此心在物则为理等。《年谱》中载龙场悟道时情景: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里说的是吾性自足。阳明又说道:心即性,性即理。”“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所以有专家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是性即理,而非心即理,应该是性即理。但早在程颐、程颢两兄弟,朱熹都谈过性即理,朱熹从理与气的关系上,对程颐的性即理作了论证和发挥。

    这是有道理的。王阳明所说的心,是本心、天心、道心,他所说的理,是吾心应事接物之理。应事接物之理乃是道理,亦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心为天心、道心,即良知,理为天理、道理。心即理与良知即天理相通。

    简单地说,心即理是指心就是理,理就是心。即是心离不开理,理融合于心。心理合一,不可分离。心即理包括了伦理和物理,万事万物均是如此。心是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理指伦理和物理,伦理指纲常伦理,即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物理指事物和器物的道理(内在规律)。物理离不开主体认识,离开认识主体去寻求物理,这样的物理是不存在的。同样,离开物理来讲认识主体,这样的认识主体也是不可理解的。心是思维器官,是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及身体四肢活动的支配和主宰者,也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心是使感觉器官目视、耳听、嘴言、体动,能指导规定视听言动的方向。心、身是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心支配身,心物相接。心感应物而肢体发于用,物应心中而用复令其肢体。心之本体是把心看成体,把理看成用,即把理看成是心本体的流行发用,正如水源必发为流一样,体用一源,源流一体,心和理是名异实同。理即心之条理,是心感应到物所表现出来的条理,即心体流行发用的条理。心是具有意识活动的精神实体,条理是指心在意识活动中所必须遵从的道德律令,道德法则。由此可知心即理就是说万事万物的本原,就是做人的道德准则和事物的内在规律心即理与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相通之处。心即理主要是尊重人性,倡导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心即理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心即是良心、好心、道心,俗话常说良心是根本。理即是道德伦理,一切事情只要按良心、好心去做,就符合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就会被大众认可,接受。 

 

知行合一

    知行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在《尚书·说命中》里有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记载,它是在春秋时期就已流行的一句哲理成语,主要是说人们认识一件事情,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把它付诸实行,把主观认识变为客观实践的活动,即是知易行难。我国历代思想家对知行先后,知行轻重,知行难易,知行分合多有不同的论述,由于所处时代和阶级观念不同,他们的主张亦不相同。孔子主张知轻行重,知行分离;孟子主张知先行后,知行分离;老子、庄周主张不行而知,知行分离;董仲舒主张知先行后;程颐主张知先行后,知重行轻,行难知亦难,能知必能行;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相须并发;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王夫之、颜元主张行先知后,行可兼知;魏源主张行而后知;谭嗣同主张贵知不贵行;章太炎主张行而知之;孙中山主张知难行易,行先知后,知行分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把知和行的关系看成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主要论述即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他认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但只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蜚声海外,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倍受中外学者的推崇。

    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建立在心即理基础上的,是他心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主要是对知先行后,重知轻行的学风表示不满,认为这种学说在理论上失却了知行本体,在实践上有可能流入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的大病痛。又针对当时的士大夫们,口言人义、笔写道德,但在心里,实际上常常违犯仁义、背离道德,口上说公、心里想私,嘴上言义、心里欲利,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明里是人、暗里是鬼,言行不一、知行分离,在这样的情形下,提出知行合一的。很大程度是针对明代中期社会世风不古,思想虚伪颓靡的状况下,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出的,出发点是为了挽救明代的封建纲常伦理。这里的主要指道德意识和纲常伦理,主要指实践履行,是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问题,也包含知识,是从意念发动处开始的各种活动,包括心理活动与道德践履及客观上的实际活动。知行是同时进行的,不分先后,不分轻重。如见好色时,已自好了;闻恶臭时,已自恶了;知痛,必已自痛了;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等。知行是分不开的。知行合一主要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合一并进。

    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论述很多,如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一也等等。

    怎样才是知,怎样才是行呢?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是说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指导(打算),道德行为是道德意识的实践(手段);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开始(发端),道德行为(实践)是道德意识的完成(结果)。只有将道德意识付诸道德践履,落实在上,才是体认良知活动的最终完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这里的是指本原,即精神实质,是指切合实际,笃实指扎实透彻,就是说知到精神实质处、切合实际处、知得扎实透彻就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里的是指清楚深刻,是指觉悟明了,精察是指精细明察,就是说行到清楚深刻处、觉悟明了处、行得精细明察就是知。知与行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互为条件、互相包容,相与一体、彼此完整无间。

    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就是说:当我们的大脑、心里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行就开始了,我们的大脑想问题、心里在思考问题,即是知的开始,也就是行。简单地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知即行、知行并进。这就是知行合一。知是道德之知,良知之知,其中包含知识,但并不是知识之知。

本文转载于杨德俊编著《王学之源》,贵州大学出版社 2016-09

 

来源:阳明文化数字博物馆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