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赵刚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既强调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又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要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余年中认识到,解决民族问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总方针、总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更加完善。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12个方面总结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阐明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始终应做到“八个坚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九个坚持”;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总结和概括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这些思想理论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思想成果,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指导思想。
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纲领上,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原则立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中,全国各民族平等团结地组成一个大家庭,即中华民族大家庭,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必然要求。
党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民族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拓创新,从实际出发。”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是由该国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党在民族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处理民族问题既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也不能搞西方国家的那一套,只有结合本国实际,才能找到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助推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契合各民族发展实际的必由之路。
党始终坚持在中华文明视野下解决民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源于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延续着中华文明中解决民族问题的优秀思想,如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等思想,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与目标,在中华文明视野下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必然要求。
“两个结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发展到自觉,主观和能动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成了政治组织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民族工作,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为目标,其成功经验即是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工作方法。
认识中华民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党认识中华民族提供了思想养料。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文化及其特征的论述,与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使党形成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体的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体思想相衔接,使党形成了中华民族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关于民族发展和社会主义前途的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社会理念相结合,使党形成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必由之路,等等。这些内在联系,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内涵、思想特质和实践指向。
建设中华民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紧密结合的,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坚持“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前,中华民族的自觉受到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既不能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又不能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其实质仍然延续着旧中国以不平等态度对待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改变了民族压迫剥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起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解决中华民族发展问题,要各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地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征程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确立了各民族成员广泛认同的民族话语体系,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话语的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凸显“两个结合”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和主线,就是要在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都要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要求,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上的“两个结合”,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才能凸显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实践伟力。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确定了“两个结合”的实践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只有和发展着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才能得到解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成“两个结合”的实践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从历史实践上看,“两个结合”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但绝不是只要差异性而不要共同性,其实“共同性”才是“两个结合”的主导、方向和前提,也就是要在民族工作中不断增强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上的一致性。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聚了“两个结合”的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衡量和检验新时代民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进的“两个结合”,必须继承以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有益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改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适应的薄弱环节。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当前在宣传主题和内容上要更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导向作用;在宣传形式上要更加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变化,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和认知需求。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明确了“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民族工作实践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因素。民族工作的“两个结合”要把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实践路径,这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民族工作的“两个结合”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重要任务,这是涵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
总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和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工作中“两个结合”的实践目标和实践价值,对实践路径起到了丰富与完善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两个结合”不是分散的个体,而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统一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
(作者系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两个结合”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
作者:刘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最大法宝,具有深厚的思想积淀、理论自觉、准备过程和历史逻辑。
“两个结合”的先行探索和时代课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中共中央提出,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了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国家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独特性和创新性。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时代命题。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邓小平运用“小康”社会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脉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为新时代从中华文明史历史长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思想准备。
“两个结合”的理论准备和正式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从“两个大局”互动的世界视野,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地位、核心内容和时代价值,提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打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华文明的古代形态和现代形态的内在联系,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中国梦来说,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实现中国梦,既源于共产主义理想,也源于“大同”“小康”的设想。从中华民族来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从中国道路来说,强调“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独特的文化传统注定了“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从文化主体来说,强调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传统和现代、目标和道路,这为“两个结合”做了理论铺垫。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逐步形成“两个结合”的科学范畴和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十八届中央纪委向党的十九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两个结合”的较早提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这个论断提出了“两个结合”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正式提出了“两个结合”的概念范畴和价值指向。
“两个结合”的系统阐释和丰富发展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标志性原创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系统阐述了“两个结合”的生成机理、内在逻辑、基本要求、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于“两个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强调“两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包含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理性认识,都包含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要素,都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价值导向,都具有开放包容的品质特性。中华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性。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追求和执政理念上。
关于“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发展阶段、重大原则、中心任务、阶段目标、主要问题、实践路径等。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对五个“必由之路”的逻辑延伸。
关于“两个结合”的理论意义,强调“两个结合”是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既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也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还使“两个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两个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两个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未来的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具有了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使中华文明具有了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特性。
关于“两个结合”的基本要求,强调坚守魂脉和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筑牢了中华民族的“双魂结构”,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双重根基”,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双宗文脉”。用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贯通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升级升华,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两个结合”是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路径,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遵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是续写中华民族史和中华文明史的必然要求,是占领历史制高点、理论制高点、文明制高点的行动指南。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22BKS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4-10-25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