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评:“充然西南硕儒也”
郑珍:治学通许郑 门下多俊杰
郑珍
郑珍(1806年-1864年),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史志专家、学者,沙滩文化代表人物之一。
郑珍与莫友芝(详见8月19日《贵州教育报》8版《京华一见倾心黔中固有宿学》一文)并称清代“西南硕儒”,人称继尹珍(详见8月14日《贵州教育报》8版《大儒尹珍》一文)之后贵州经学第一人。在遵义,郑珍先后担任启秀、湘川书院讲席,培育了郑知同、黎庶昌、莫庭芝等一批俊彦。
贵州省博物馆藏郑珍手写《荔波县志稿》
恩师赐字“子尹”
古代男子一般二十岁行冠礼以代表成人,并由父亲或者尊长取字。古人的字,往往蕴含父亲或者尊长对小辈的期望。
郑珍取字子尹,是受程恩泽所赐。程恩泽,字云芬,号春海,官至户部侍郎,熟精汉许氏文字之学,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程恩泽于道光三年至六年(1823—1826)担任贵州学政。
道光五年(1825),郑珍获选拔贡成均(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清制,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成为贵州全省当年所拔贡士中的七十五人之一。对此,《郑子尹年谱》有记“学使者程恩泽……见先生文,奇其才,诏之曰‘为学不先识字,何以读先秦两汉之书’,先生遂邃心于苍雅之学。”恰好这一年,郑珍二十岁,按古礼,应行冠礼,并由长者定字。于是,深受赏识的郑珍获程恩泽赐字,“以乡先贤汉尹道珍真相期许”,“乃字先生曰‘子尹’”。对此,郑珍在《留别程春海先生》诗中有自述,“赐我美字令我晞,以乡先哲尹公期;无双叔重公是推,道真北学南变夷。”
郑珍获程恩泽赐字后,次年进京会试,“应廷试不获选”。归来途中,应邀赴调任湖南学政的程恩泽幕府,开启三年幕府生活。
三年中,郑珍一边跟随程恩泽学习许郑(许慎、郑玄)之学,一边跟随恩师到湖南各地视学校士,学问精进的同时,也结交了不少名士。
道光八年(1828)六月,郑珍辞归,应秋试,作《留别程春海先生》,诗中“出送抚背莫涕挥,东流淙淙识所归。有质卖田趋洛师”等句描写了师生二人立于江边,郑珍涕泪交加,恩师抚背安慰相送,弟子表示即使典当卖田也赴京师看望的离别情形。郑珍归后,程恩泽有“吾道南矣”之叹。
郑珍书法作品
苗疆任职“以文赋开其塞”
尹珍,汉牂牁郡毋敛县人(又作无敛县,据郑珍《牂牁十六县问答》,当时“贵州都匀一府除清平、麻哈不在外,兼黎平之古州,及广西接古州荔波地”,皆属毋敛县)。郑珍先后任黎平府古州厅训导、荔波县教谕——在尹珍家乡任职,郑珍常引以为豪。
道光二十四年(1844),郑珍获大挑二等,以教职用。
次年,郑珍任黎平府古州厅训导,兼掌榕城书院。对于首次任职即赴向往已久的先贤尹珍家乡——毋敛县故地,郑珍作《往摄古州训导别柏容郘亭诗》,有“汉朝道真公,贻今贵州书。盍即字其姓,子岂西家夫。九原怆已矣,瓠落无我如。讵知试手处,即是毋敛区。茫茫念渊源,此事岂在余”,抒发了其内心欣喜、意外又满是期待的心情。
黎平古州旧为苗疆,道光初始立学校,学生苗汉各半,学业荒陋。郑珍到古州任训导后,“以文赋开其塞,继以性道化其顽”,数月间,古州厅学风为之一变,“远近肄业者至百余人。邻县数百里,有负笈来者。坐则侍立一堂,行则从游塞路。”虽说郑珍此次任职只有短短的九个月,但郑珍对此颇为满意,一方面改变了尹珍家乡——毋敛之地学风,得士胡长新(后成进士)、刘之琇等,另一方面从古州厅回乡“束脩粗余”,在望山堂建新居也提上了议程。
咸丰四年(1854),五十岁的郑珍赴任荔波县教谕。此时郑珍贫困交加,桐梓战乱又起,对于此时任职毋敛,郑珍虽怀期待,但内心已生不仕之意,从其诗《选得荔波教谕》“为口求官三十年,论资且足买山钱。千金大物方归手,八品高阶等上天。教泽敢承毋敛水,家人已羡荔波烟。乾坤漠漠干戈满,恐此头衔亦枉然”已能看出。
咸丰五年(1855)二月末,郑珍携家人到荔波,有《初到荔波二首》,其一有“叔重弟子起遐荒,毋敛封疆入渺茫。始笑平生称小尹,坐疑今日到家乡”句,将为官毋敛,“小尹”(郑珍自己)怀疑自己到了先贤尹珍家乡的欢快、调侃自嘲之情吐露出来。
到荔波任职不久,郑珍就遇战乱。在荔波围城之战中,因县令病不能主事,郑珍代理主持军政,指挥将领死战,歼敌百人,追袭三十里,守住了县城。不久,县令病愈,郑珍交还兵柄,携家人离开荔波。对于此次任职,虽然战乱中一路往返波折,任职期间又遇惊险战事和诸多不快,但也不无收获,即为名儒尹珍之乡毋敛之地——荔波,手创了 《荔波县志稿》,成为荔波县历史上留存下来最早的一部志书。
郑珍雕像
一代名宿咽喉病症而逝
从荔波返回遵义后,郑珍先后担任启秀、湘川书院讲席,培育了郑知同、黎庶昌、莫庭芝等一批俊彦。
郑珍读书做学问极为勤奋,博览群书,喜好收藏古籍。对此,《巢经巢诗钞》《巢经巢文集》有很多自述,如郑珍在启秀书院掌院时,有《病夜听雨不寐示诸生四首》,其中有“我年二十时,终岁不识床。对书见日落,忽复窗已光。今日万不如,坐看汝辈强”句,可见读书之用功。其《埋书》诗也自述“鸠集四十年,丹黄不离案。有售必固获,山妻尽钗钏。有闻必走借,夜抄恒达旦。”
同治三年(1864)九月十七,郑珍因咽喉溃穿而逝世,葬于禹门子午山。
回顾郑珍的一生,其虽二十岁选拔成贡,却屡试不售,于是一心学问。其做学问讲究方法,先从文字、礼经、诸经入手,“又以余力,旁通子史”,“亦书画古玩,恒列左右”,于考古之隙“遇事触发,则寄与为诗”,最后则是“作文”。因此,其二十八岁就完成了《〈说文〉新附考》,三十三岁主修《遵义府志》,一生著书,成书者有二十余种,仅经部就有《〈仪礼〉私笺》《〈考工〉〈轮舆〉私笺》《巢经巢经说》《凫氏为钟图说》《〈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深衣〉考辑》《〈论语〉三十七家注》《〈说文〉大旨转注本义》《说隶》等,尤擅长许郑的《说文》和“三礼”之学。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对郑珍颇为仰慕,在为莫友芝父亲莫与俦撰墓表时评价郑珍,“久之,门人郑珍,与其第五子友芝,遂通许郑之学,充然西南硕儒也。”后来,清朝诗人陈田在《黔诗纪略后编》 中为郑珍作传时,将郑珍比于苏轼,言“经学大师兼长三绝,古有子瞻,今则征君也。”
郑珍之所以能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学者,开启逆袭之路,成为比肩于贵州先贤尹珍、受到无数人追捧的大儒,与其有明确的目标、自身不懈的努力、恩师教授有分不开的关系。
郑珍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郑珍对传播遵义酒文化的贡献
纵观郑珍一生,除几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外,大多时间在著书立说,耕读传家,对遵义酒文化的收集整理、考证挖掘不遗余力,为遵义酒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郑珍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其勤苦好学,学识渊博,对遵义历史文化如数家珍,先后编撰《遵义府志》《樗茧谱》《播雅》等聚焦遵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鸿篇巨著,撰写了《白锦堡考》《鄨县问答》等考证遵义历史文化的多篇文章,对遵义的酿酒历史、酒礼酒俗、饮酒文化等了然于心,故在编撰《遵义府志》时特别关注了遵义有关酿酒历史和酒俗文化,并专列条目旁征博引对其详述和记载。
1843年,郑珍在《遵义府志》编撰完成后,应好友之约,由遵义赴仁怀厅(今赤水)访问原遵义知府平翰,途经仁怀茅台,亲临茅台酒产地,亲口品赏当地美酒佳酿后,诗兴大发,写下《茅台村》一诗,成为古代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吟咏过茅台酒的诗人之一。郑珍把“黔省称第一”的茅台酒巧妙自然地融入诗中,有感而发,使茅台酒更加遐迩闻名。
郑珍的另外一些诗中,也有涉及遵义酒文化的诗句。如《吴公岭》一诗中的“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诗句,既如实记述了赤水河开发后,川盐不断沿河而上运往贵州,秦晋商人纷纷汇聚茅台的盛况,也形象地阐明了这是茅台村繁荣的主要原因。赤水河舟船畅通,茅台村繁荣发展,它对茅台酒的酿造、运销以及酒文化的传播和宣传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茅台村
清·郑珍
远游临郡裔,古聚缀坡陀。
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
迎秋巴雨暗,对岸蜀山多。
上水无舟到,羁愁两日过。
对饮成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珍的箫韵诗情
玉屏箫,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始称平箫,它创制于明代平溪卫的山东籍郑氏。明清之际,玉屏箫作为朝廷贡品,是用于演奏宫廷礼乐的乐器,故称“雅颂贡箫”。清雍正五年(1727),平溪卫改设玉屏县,随着地域名称的变更,平箫亦被称为玉屏箫。
郑珍与玉屏箫,都有着赫赫的声名,都是贵州的骄傲。一个是“人中之杰”,一个是“物中之宝”,这仿佛注定了郑珍与玉屏箫不同寻常的情缘。
清道光十七年(1837),郑珍与莫友芝联袂进京会试,均不第而归。第二年,二人受遵义知府平翰的邀请,主持纂修《遵义府志》。修志期间,郑珍住在遵义府署的来青阁,与知府平翰、府署幕僚方凝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在公事的闲暇时光,经常聚会饮酒、吟诗唱和,郑珍作诗《玉屏箫歌》“两年吹笛绕梅花,三声妙擪伊优亚……玉屏山深 溪远,声在此中何处寻”,他感慨万端:地处黔楚边陋的玉屏,云山重叠幽深,水苍茫遥远。而玉屏箫美妙的仙音,却深藏在这深山远水之中,令人何处寻觅?
箫韵诗情,这就是“西南巨儒”为箫笛之乡泼墨点染的精彩之笔,演绎了一段与玉屏箫的动人佳话。
本报记者 杨杰 综合整理
来源:《贵州教育报》 2024年11月06日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