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
刚刚过去的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这一天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节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位热血志士,满怀救国救民的热忱,投身新闻事业。他不仅创办了多份极具影响力的期刊,还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他的诸多理念,对后来的新闻事业有着重要影响。他就是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谢六逸先生。
谢六逸(1898年8月12日—1945年8月8日)贵州贵阳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教授,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东渡日本 求学报国
1898年8月12日,谢六逸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圆通街,这是如今贵阳老城区烟火味很浓的一条街。谢六逸祖籍江西,原名谢光燊,字麓逸,成人后将名字改为谢六逸。
谢六逸5岁时,开始接受庭训(家庭教育),13岁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读书,严谨的家庭教育,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加之本人天赋聪颖勤奋好学,谢六逸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当时,随着西风东渐洋务运动的兴起,全国各地掀起了海外求学的热潮,谢六逸就读的贵州省立模范中学的校长周恭寿是前清秀才,也是贵州第一批留日学生,周校长认为谢六逸很有发展前途,便积极推荐他去日本留学。
1917年冬,20岁的谢六逸踏上了东渡日本的求学之路,与他同船同批赴日的还有同为贵州人的我党早期领导人王若飞。谢六逸经考试合格后被分配到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早稻田大学乃东瀛名校,是培养高官大员的摇篮,许多日本政要均出自该校,但谢六逸对升官发财没兴趣,他只想一门心思学成归国报效国家。为此,尚在留学期间他就开始发表专著和论文,第一篇论文《文艺思潮漫谈——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比较》就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不久谢六逸又接受邀请加入了由茅盾(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正式步入文坛。
1922年春,谢六逸毕业回国进入商务印书馆。当年,茅盾、郑振铎、胡愈之、周建人、叶圣陶等人都曾在此工作过。初出茅庐的谢六逸在事业的起步阶段便能与他们成为良师益友,这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谢六逸(左一)和鲁迅合影。
投身教育 著作等身
1926年初,谢六逸在事业上迎来了转折,他被复旦大学聘为中国文学科教授,讲授西方、日本文学史。早在留学期间谢六逸就潜心研究过日本和西方尤其是美国大学中的新闻教育,撰写了许多观点新颖独到颇有见地的论文及专著,毕业归国后,对比中外新闻教育界的现状,发现国内的新闻事业还比较落后。
谢六逸认为,报刊与书籍一样有向大众传播普及文化知识的职能,若要改变新闻落后的现象,必须破旧立新,通过大学为社会培养输送有责任感有专业知识的新闻人才。于是,他向时任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科主任的刘大白建议设置新闻系。他在书面建议中写道:普及教育之利器,首数报章,以其一纸风行,力能转移社会之趋向也。
刘大白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他欣然应允。1926年,复旦文学科先是设置了新闻学组,三年后又扩编为新闻系,谢六逸为首任系主任,不久他又担任了复旦大学文学系主任。
开门办学摒弃门户之见是谢六逸主持新闻系的一大亮点,除请文学研究会的成员郑振铎、叶圣陶、丰子恺、顾仲彝来校授课外,他还从社会上延聘有真才实学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申报》总编辑戈公振、《民报》 总编辑陈万里等爱国人士来复旦担任客座教授,为同学们讲授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极大地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发展,复旦大学新闻系办得风生水起远近闻名,与北大新闻系并称为南北双璧的“喻亮”。
在教学过程中,他编订的新闻学系课程及配置标准,尤其是“史德、史才、史识”的“三史”原则,被当时各个大学的新闻系列为准绳和嚆矢。
这一时期谢六逸事业上达到巅峰,先后编写出版了二十多部(篇)新闻学及文学艺术专著,其中 《西洋小说发达史》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被誉为一中一西研究中外小说的权威,而《日本文学史》则是我国系统地研究日本文学的首部专著。
复旦新闻系学生与谢六逸先生合照。
办报创刊 助力抗战
抗战期间,谢六逸接手的第一份刊物是《立报》副刊《言林》,《言林》主要面对的是青年及文化阶层,谢六逸秉承短小精悍的办报原则,倡导“五分钟能知天下事”。
他先后刊登了陈毅、何香凝、施复亮等撰写的文章,深受读者喜欢;知名学者曹聚仁经常为报纸投稿,他称谢六逸是做拼盘子的好手;巴金也撰文评论:“在《言林》里,大半是时代的呼声,而且是青年的呼声……我们读它们才不会忘记(自己)是什么时代的人。”
“一·二八”事变后,上海文化界同仁义愤填膺积极声援抗战,在这种形势下,应民众的强烈要求,茅盾、胡愈之二人商议要创办一份新的刊物,报道前线中国军队浴血杀敌的新闻,捍卫和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高地,他们将这本新杂志取名《国民》。
谢六逸是新闻界的领军人物,又熟悉日本情况,胡愈之便推荐他担任总编辑,那时在白色恐怖统治下创办进步刊物要冒很大的风险。谢六逸在民族大义面前仍然义无反顾地接下了《国民》的编辑工作。
《国民》创刊后,谢六逸热情邀请夏衍、艾思奇、姚雪垠、薛暮桥等知名学者和进步作家撰稿,积极宣传进步思想,主张抗战反对投降。为使刊物更加接地气为普通劳苦大众喜闻乐见,他还专门开辟了读者信箱适时解答民众救亡、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谢六逸曾担任《国民》总编辑。
返筑养病 教书育人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谢六逸与报刊同仁辗转先到香港,后随复旦大学西迁重庆,在山城他又担任了由沪迁渝的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
1938年,谢六逸因为长期身兼数职日夜操劳,终使他难以支撑,不得已辞去大部分教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贵阳养病。
谢六逸返回贵阳后,受聘为内迁贵阳的大夏大学文学院长、国立贵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后来谢六逸又担任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其间,谢六逸主编《抗战文艺》,创作和编辑了不少抗战题材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941年,谢六逸应贵阳文通书局局主华问渠的邀请,筹办贵阳文通书局编辑所并出任副所长兼总编辑。同时,他还负责编辑出版《文讯》月刊及《文史杂志》并任主编。
文通书局业务拓展很快,一跃成为抗战大后方七大书店之一。谢六逸任总编的《文讯》杂志,开办之初打算办成“文通书局通讯”性质的、刊登出版信息的刊物,由于形势发展需要,加上许多教育文化界名流、著名作家纷纷投稿,《文讯》杂志逐渐在谢六逸手中办成了“文艺、学术为主,通讯为辅”的综合性刊物。
谢六逸履历表翻,拍自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
贫病交加 英年早逝
鉴于谢六逸在学术界、文化界的声望,1944年,谢六逸兼任《中央日报》贵阳分社研究主任,对贵州物产矿产及人文古迹进行宣传,力求将本省介绍到外界,为贵州的发展尽力呐喊。后来,谢六逸还想编一部《新贵州》的书籍,遗憾的是,终因身体状况恶化未能如愿。
谢六逸家庭人口多,加上国统区物价腾贵,为了养家活口,不得不长期身兼数职,积劳成疾,贫病交加,终于不起。1945年8月8日,在日本投降的一周前,谢六逸先生在贵州省贵阳市因病辞世,殁年47岁。
谢六逸的一生是短促的,但他对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事业贡献却是巨大的。谢六逸辞世后,贵州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哀悼之情。他的文化友人,如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赵景深、章锡琛、顾仲彝、曹聚仁、郑振铎等人纷纷撰写纪念诗文,表达他们对这位于中国新文学有杰出贡献的文学家的敬意。
谢六逸在其并不算长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诸多不朽的文化遗产:他亲手创办的复旦大学新闻系,现已扩展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生前提出的“史德、史才、史识”新闻传播教育三原则再次得到重视和认可……
郭沫若当年在《怀谢六逸先生》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民是厚道的,将来总有报答他们的一天。”
这足以慰藉先贤之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记者节当天
《谢六逸全集》发布
11月8日,第25个中国记者节当天,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卷《谢六逸全集》 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了新书发布式,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学者还围绕谢六逸的新闻教育思想展开了相关研讨。
据了解,本次出版的《谢六逸全集》共有20册,全面整理收录了谢六逸所有的著作,涵盖了其学术著作、文艺创作、报刊文章等,附有谢六逸的照片、手稿等图片资料,是读者了解、研究谢六逸的生平思想,乃至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润泽
谢六逸积极主张新闻是史,提出新闻记者要有史德、史才、史识三个条件。“实际上,这也把我们新闻学引向了更底蕴深刻的人文哲学的境地,对我们理解新闻发展的历程和发展和规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
张涛甫
“谢六逸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丰富、博大精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坚持‘主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培养全媒体人才。我们可以从谢先生当年留下的新闻教育思想里找到源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
罗以澄
“我认为重视新闻人才的职业伦理教育和使命感、责任感教育,注重新闻人才健全人格的塑造是谢六逸先生新闻教育思想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闪光点,他深刻揭示了我们新闻教育的真谛所在,新闻教育的宗旨和存在的价值就是在于要培养真正合格的新闻人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以澄
张昆
重视实践的环节是谢六逸新闻教育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他不仅仅是主张把学生送到设施完善、有公信力的媒体做实践,而且自己也建立了校内实践的平台,创建了复旦通讯社和复旦校刊,设立了复旦的印刷所,让学生在这些平台实习实践,把校内外的平台结合起来。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昆
本报记者 杨杰 综合《北京晚报》、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网站、天眼新闻相关报道
来源:《贵州教育报》 2024年11月12日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