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铜仁东山古建筑群: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缩影

发布时间: 2024-11-26 浏览次数: 12



铜仁东山古建筑群简介:

    铜仁东山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城东隅,南临锦江,是明朝至清朝古建筑遗存。 

    铜仁东山古建筑群包括周逸群烈士故居、东山寺古建筑群、川主宫、中南门古城区。东山古建筑群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结果,武陵山区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是贵州乃至我国西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明清建筑群,反映了铜仁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为了解南方边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流光溢彩的铜仁中南门古城。肖浩 摄(贵州图片库发)

    远眺东山古建筑群,木石参天,风景秀丽;中南门古民居建筑高耸,马头翘脚错落有致。据资料显示,古代铜仁,锦江两岸,人烟稠密,文化繁荣。明清时期,更是舟楫往返,会馆林立,商贾云集,享有黔东护商栈之美誉。 

    2006年,东山古建筑群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光下的铜仁古城墙。刘朝能 摄(贵州图片库发)

 

铜仁市三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燊: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

    数百年来,能工巧匠凭借他们的智慧和精湛技艺,造就了铜仁东山古建筑群中的精美建筑。20127月,铜仁东山古建筑群被授予贵州十大最美古建筑称号。 

    铜仁市三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运营管理,该公司副总经理邹燊对铜仁东山的古建筑群有一定了解与研究。闵孝与寨英都是武陵山区梵净山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商贸十分活跃,川盐独占鳌头。川主宫则是川盐入黔的珍贵遗存。他告诉记者,从建筑学的角度和方位来看,川主宫同时体现了公共建筑的特征和商人的价值取向,整组建筑依山傍水、古树点缀,远可眺群山,近可观江水,视野开阔,环境独好,具有较为突出的地方特点。 

    “中南门古城有明清、民国时期建筑300余栋,古巷道11个、码头4个,是铜仁规模较大、历史遗存较丰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邹燊说,这些明清建筑承载着铜仁600余年来的历史脉络与变迁,在这里,望楼、四合院、巷道、城墙、码头次第排开,可见黔东文化、中原文化、徽商文化交流融合的缩影。

铜仁中南门古城。刘林芳 (贵州图片库发)

    “今年以来,中南门通过全力打造中南门之夜品牌,组织村歌会、路边音乐会、露天电影等线下活动,常态化组织非遗巡游、非遗篝火晚会,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的关注和参与,点亮了铜仁的城市夜景图,展示了古城年轻活力的另一面。邹燊介绍道。 

    东山古建筑群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还承载着红色革命的记忆。周逸群故居初建于清末,呈四合大院,属黔东典型的民居建筑风格。徐向前元帅为故居大门题写匾额周逸群烈士故居1982年,周逸群故居被列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5月,被列为铜仁地区、铜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无论是代表红色文化的周逸群烈士故居,还是反映铜仁商贸繁荣的川主宫,抑或是吸引诸多名人题词留念的东山寺,乃至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南门古城,铜仁东山古建筑群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既回顾了城市的历史足迹,也为城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邹燊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

视频来源/铜仁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4-11-26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