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日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教授等谈阳明文化

发布时间: 2024-12-10 浏览次数: 10

▲王阳明(王守仁)雕塑 计成军/摄


编者按

    日前,由滁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滁山与我最多情”——滁州市第二届阳明文化活动周正式落下帷幕。期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挖掘阳明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动中,国内众多阳明文化研究专家、媒体大V汇聚滁州,共同探讨阳明学说的内涵与意义,聚焦阳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大咖对话。受篇幅所限,本刊摘登了10位专家学者和媒体大V的发言,帮助大家走近阳明心学,感悟先贤智慧,体验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时代价值。


专家学者

董平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

    王阳明任职滁州期间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正德八年十月,他来到滁州。在滁讲学期间,弟子薛侃和陆澄相继入门,《传习录》中卷有专门跟陆澄的讨论。

    王阳明在滁州讲学时期的一个特色就是教学生静坐,以期达到荀子所说的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然而由于静坐,很多人也因此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正是在对这种弊病的反思之中,阳明才有了对致良知学说的初步思考。

    尽管知行合一心即理是在贵州龙场悟道时提出来的,致良知是他晚年提出来的,但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滁州讲学时期既是他知行合一的政治实践和学术总结,也为致良知的提出创造了必要条件。可以说,滁州时期是阳明心学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王阳明以他的人格、哲学构建、政治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三位一体的思想之源,他的生命进程恰好与其思想发展和谐统一。


 ▲“龙潭弦歌”——礼敬阳明诗文朗诵会 毕鸿/摄


张新民 贵州大学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

    王阳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更是一位求道者、悟道者、行道者。

    如果我们把贵州龙场看作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那么王阳明的一生可以分为前三段和后三段。前三段是学之三变,后三段是教之三变。首先要不断地觉悟,找到心中的本体,那个本体是贯通天地宇宙,并落实在人性之中的。以此为基础展开社会实践,然后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最突出的是滁州时期的静坐,他开始反思知行合一学说,用知行合一来启发人们觉悟本体,同他一样的本体世界,然后转化为生命实践中的行动。他还调整进入本体的方法,即在静坐中把私心杂念一层层消解掉。

    儒家学说是形上形下打通的学说,是下学上达的学说。人的实践最终是什么呢?是人性的光辉、内在的良知、人的德行生命。王阳明此心光明卓绝,他一生都活在用道把心打通的光明世界之中。对于怎样寻找人对自我的拯救之路,王阳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采风团游醉翁亭 毕鸿/摄


钱明 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

    后人对王阳明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定位与评价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王阳明的学生徐爱、邹守益等都是更强调立言的重要性。万历十二年,王阳明被入祀孔庙,标志着国家政权最终承认他的合法性地位。立德、立功、立言的排序并不是绝对的,对立言的评价慢慢地转向了对立功的评价,以便于他顺利地入祀孔庙。明朝末期,坚持以王阳明立言,反对将其简单地归入立功功利之范畴,具有一定共识度。

    清朝初期,随着靠武力征服天下的游牧民族满族入主中原,因为政治上的需要,王阳明的立功形象才完全超过立言形象。此时,不仅王阳明的三不朽地位被最终确立,而且立言也被放在了立德”“立功之后。

    王梓将讲学者视为立德,是对明中期以后严厉批评阳明学派讲学运动的否定之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对阳明心学及其讲学活动所持的肯定立场。清康熙以后,真三不朽”“古三不朽之类的定性评价,已为世人所广泛认可。


▲采风团在遵阳街观看“向阳墨韵·化生万物”画展 毕鸿/摄

 

徐小跃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南京图书馆名誉馆长

    如何真正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他所有的思想都是传播,就是学习以前圣人而获得的。这就是我们理解王阳明所有思想,包括知行合一,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

    阳明心学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向内求。王阳明认为,想要通过接触万物去寻求所谓的理,是错误的途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实际上就是解决心即理的问题。

    要圣贤教我们知行的问题干什么?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恢复本体的存在。知行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恢复内在光明的本心的问题,和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是一个意思。这是理解知行合一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讲心动有两个命题,王阳明的知行可以讲心动即行动,心一动一定就行动;再有一个,你只要心动就会行动。心动就是内圣,行动就是外王,内圣外王是王阳明传袭圣人之道的核心所在。


 ▲采风团在丰乐亭 毕鸿/摄


李晓方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省省情专家

    滁州市凤阳县是明代的龙兴之地。滁州跟赣州一样,是阳明先生学问事功当中极其重要的空间节点。

    当代,王阳明及其学说的研究不断升温,成为了一大热词。但是,也存在神化或者庸俗化王阳明的倾向。从历史学的角度,将王阳明回归到历史场景,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我觉得很重要。要深化对王阳明及阳明学的研究,相关史料有待于进一步发掘,而王阳明担任南赣巡抚这一段时期就有大量地方文献。

    王阳明与南赣双向互动的历史际会,除了王阳明自己的历史书写外,南赣的地方志、文集、族谱、碑刻等文献中也留下了大量记录。这些历史资料有利于深化王阳明及阳明心学的研究,有利于深化阳明后学的研究,还有利于深化王阳明跟我们这个区域的社会研究。


▲采风团访滁阳阁 毕鸿/摄

 

原标题:阳明文化大咖谈

来源:《滁州日报》2024-12-05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张清

节选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