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书院刘青衢博士指导参加贵州大学“诗韵春华,经典咏传”活动的同学诵读《诗经》

发布时间: 2025-04-11 浏览次数: 52

  近日,为贯彻落实贵州大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书香浸润,典耀溪山”读书系列活动,中国文化书院协助校图书馆举办以“诗韵春华,经典咏传”为主题的《诗经》诵读雅集。根据组委会安排,中国文化书院刘青衢博士负责选取《诗经》篇目,并指导学生完成在活动现场的诵读展示。

  326日至29,中国文化书院内,鸟语花香,春意融融,一场以《诗经》为媒的讲习正在悠游涵泳中展开刘青衢博士承担此次诵读任务9名同学进行了反复而细心的指导据悉,被选为诵读篇目的诗歌7篇,分别是:《关雎》《葛覃》《桃夭》《草虫》《相鼠》《凯风》《鹿鸣》,诵读形式是每首诗先用普通话朗读一遍,再用古调吟诵一遍。刘青衢博士的指导包括思想情感解读、吟诵曲调训练和表情动作设计等几个方面。

诗有文情,有声情,刘青衢博士说,吟诵要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首先要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内涵。《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经大典,不仅可从现代学术分科以后的文学、史学和哲学角度解读,更要从传统经学的层面解读,才能把握精华。尤其是《诗经·国风》里的不少作品,表面看写的是爱情、婚姻、家庭等生活琐事,实则背后蕴含了深刻的政治和教化意图。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刘青衢博士介绍说,古先圣王以诗书礼乐造士,希望“陈情欲以歌道义”,在日常生活中涵养人的德性,转移社会风气。现代人常乐于言说其中优美的古典爱情,而忽略了深沉的情理交融的文明底蕴,对于完整接受经典教育和传承文化是不够的,需要补齐。同学们对此深表认同,由此升华了对《诗经》历史文化背景和思想情感内涵的理解。

《诗经》章句对仗工整,语词每有重复,若不加以变化,便易表现得单调。结合诗歌文本,刘青衢博士给同学们详细分析了每一首诗歌思想和情感的主题、结构和层次。他说,要注意重复背后的不重复,不变背后的变化,理解诗歌中的情感是错落有致而且层层递进的,再通过声音的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将之细致、准确、全面地传达出来,才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参加诵读的同学大都不是来自文学专业,不但对诗歌的思想情感了解较少,此前更未接触过吟诵,完全缺乏相关经验。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找到感觉,进入状态,刘青衢博士带领大家首先赏析了部分名家朗诵和吟诵的视音作品,直观感受何谓“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让同学们迅速知道了要努力的方向和要实现的目标。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震撼,值得学习。

吟诵作品中,《葛覃》《桃夭》《草虫》《相鼠》为女生独诵,《鹿鸣》为活动现场师生齐诵,开篇的《关雎》和尾篇的《凯风》为男女合诵。为了丰富表现形式,增强表现力度,除了声音上的轻重缓急,还要注意表情和动作的配合,尤其是男女合诵,更要有呼应和互动,使之和谐统一。刘青衢博士针对每篇诗歌的思想变化和情感节奏,为同学们一一设计了相应的表情、语气和动作,使得吟诵更加生动形象。同学们也会心一笑,乐在其中。


  经过一连四天的指导训练,同学们对《诗经》思想情感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吟诵曲调的把握更加熟练了,表情动作的发挥更加自然了。同学们感到,这次练习不仅对即将正式举行的吟诵活动大有帮助,而且对未来继续深化中国传统经典的学习和实践也有长远的影响,可谓受益匪浅。


文:刘青衢 图:孙博阳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段忠贤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