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百年贵大,书声琅琅。
2011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走进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参加贵州大学“溪山论道”读书会。
“溪山论道”读书会是在贵州大学老师指导下,引导和促进同学们开展读书活动的学习形式之一。每次读书会活动都会分成几个小组,由老师对同学们进行读书指导,然后全体同学交流分享读书心得并由老师点评。
当天,总书记轻轻地走进书院勉学堂,坐下来听同学们的读书心得交流发言和老师的点评。读书会活动结束时,他与大学生们亲切交谈、真诚交流。
“总书记的讲话,我当时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的记录。”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原院长、时任“溪山论道”师生读书会活动指导教师张清说,14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回忆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读书会现场,总书记动情地说,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博学讲坛。师生们在这里学《大学》,并且以五四精神解读它的现代意义、时代精神,别开生面,也颇受启发。我知道贵州大学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国家重点大学,是贵州的最高学府。贵州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培养了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这是贵州大学的一大特色。贵州大学应该教育同学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观念,在培养众多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才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大学生们自强不息,做中华民族的脊梁。”张清说。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五千年文化,是我们的自豪所在,一定要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学习国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它当古董摆设,也不是食古不化、作茧自缚,而是要变成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大学生关键是要选定奋斗的目标,树立远大、正确、崇高的理想信念,并经历实践中的考验、磨炼,虽九死而不悔,成为真正的坚定的志向。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一直鼓舞着贵大师生。作为贵州传统文化研究阵地,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通过开展各种学术研究、举办各类文化讲坛和推广国术传习等活动,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及其所蕴涵的文化意象和生命智慧,进而成为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人格品质、生命境界和展现人性光辉、塑造大学人文精神的家园。
14年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围绕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素质教育三大定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阳明文化、书院学、经学研究及贵州地域文化特别是清水江文书学的研究上出彩出新。
张清表示,当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支持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学术研究为核心,持续开展学术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作者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来源:贵州日报 2025-04-15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段忠贤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